编号:G40(2015)20-02-02
作者:闫 平
本次统考,诗歌鉴赏部分我们选择了2012年江苏卷,唐代作家温庭筠《梦江南》一词。但答题情况非常不理想,学生对诗歌主旨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完全出现偏差。具体为: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的内容是表现女子思念心上人的离愁别恨。而学生普遍认为,“恨极在天涯”中的“恨”指的是游子远在天涯,不能回到江南的怅恨之情。而词中的人物形象,学生普遍理解成是一个因远在天涯而思念江南的落寞、孤寂的游子。
学生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知识上的错误,误把词牌当做了词题。
学生普遍都以为“梦江南”是这首词的题目,从而从而把主旨错解成了思乡把形象错解成了游子。
他们不知道的是,梦江南,词牌名,又名《望江南》《忆江南》《江南好》《春去也》。绝大多数下,词牌与词的内容主旨没有关系。而且每首词都有词牌名,但不一定有题目。
二是认知上的错误,他们不能相信男词人怎么可能去写闺怨词。
甚至是拿到答案后,学生仍然不愿意相信男诗人也会写出来闺怨词这个事实。他们觉得,男诗人可以寄情山水、可以隐居一隅、可以仰天长啸、可以策马奔腾、可以杀敌报国、可以流浪漂泊、甚至可以种豆耘耔,但就是不可能以女人的形象出现去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和闺中怨情。更有甚者,我还听到了这样怀疑的声音“这个温庭筠该不会是个女诗人吧”。
唉,谁能想到,一首闺怨词居然引发了学生对于诗人性别的误解呢!
我们也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同是21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古诗鉴赏部分同时出了一首闺怨词,宋代词人晏几道《思远人》。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这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讯息,高考对于诗歌鉴赏的考查在以写景抒情诗为主打的同时涉及面越来越广,闺怨诗同样会被关注到。
闺怨词名篇选读
1.女性诗人的作品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男性诗人的作品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一高 47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