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李远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100例手足口病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手足口病方面的简单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 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3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痊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0%,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 促进患儿恢复,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手足口病;个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90
手足口病在小儿传染性疾病中较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黏膜疱疹。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飞沫传播, 在院内可形成交叉感染, 所以院内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至关重要[1]。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此类患儿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入选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00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 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 上述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症状, 在患儿手掌、臀部等部位发现疱疹或丘疹, 可合并有咳嗽、食欲减退等症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 女24例, 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4.2±1.3)岁和(4.1±1.5)岁;体温37.5~40.0℃。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 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4.3±1.1)岁和(4.0±1.2)岁;体温37.5~40.0℃。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手足口病护理干预, 包括手足口病方面的简单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 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等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患儿进行交流, 交流时态度要亲切, 关心患儿, 消除患儿紧张等情绪, 让患儿尽快适应病房环境, 提高患儿对医护操作的配合程度。②个性化口腔护理及饮食指导。观察患儿口腔病变情况, 根据患儿口腔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 嘱咐患儿保持口腔清洁, 在家属的指导协助下患儿饭前和饭后要采用温开水漱口。对患儿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 根据患儿饮食情况进行指导干预, 在患儿家属协助下, 患儿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 禁止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摄入清淡饮食, 可采用少量多餐。③个性化发热护理干预。患儿发热时多表现为中等发热或中等以下发热, 嘱咐患儿多饮水, 定时监测患儿体温, 如果体温≥38.5℃, 要报告主管医生, 及时给予降温处理。④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患儿和家属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了解患儿家属及患儿文化程度等, 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让患儿或家属了解手足口病, 并知道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后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实施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儿的体温连续3 d监测显示为正常体温, 手足等部位的皮疹等临床症状消失, 为痊愈;患儿实施治疗后和护理干预后, 其体温连续3 d监测显示有显著改善, 趋于正常, 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等临床症状和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 为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后, 患儿的体温和临床症状没有缓解, 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和痊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为(3.6±1.7)d、痊愈时间为(8.2±1.7)d。对照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为(5.7±1.2)d、痊愈时间为(10.9±1.5)d。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痊愈3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痊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在小儿人群中较为常见,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或飞沫传播, 其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或丘疹等, 患儿可合并有发热、咳嗽等症状[3, 4]。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是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此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其治疗效果。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充分考虑患儿各自特点, 根据其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5-7]。
本文中, 观察组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干预, 在心理、饮食、发热、健康教育等方面对本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早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是显著, 此种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较早患儿患儿症状,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利于患儿恢复,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志红. 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认知及行为的影响评价. 中国健康教育, 2015, 8(1):76-79.
[2] 黄会荣. 持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4):95-97
[3] 袁鑫霞, 刘会彦, 尤彦华, 等.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7):170-171.
[4] 黄敏. 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0):138-140.
[5] 吕迎春. 100例门诊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2):97-99.
[6] 李玉冰.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7):57-59.
[7] 于红润.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 2014, 12(6):517-519.
[收稿日期:201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