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血性从哪儿来?

2016-01-05 23:27岳胜军
国防 2016年4期
关键词:革命军人血性荣誉

岳胜军



战斗血性从哪儿来?

岳胜军

作者:岳胜军,北部战区联合参谋部动员局,上校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和平时期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革命军人还得有血性,并提出要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战争年代,我军能征善战、屡战屡胜,靠的就是强大的战斗精神。但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育、磨炼出来的。

从追求理想、坚定信仰中来。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生命之“魂”。有了信仰,可以为之生、为之死,而不畏危;相反,一旦理想动摇、信仰迷失,就必然得“软骨病”“贫血症”,遑论战斗血性。红军长征渡过22条大江大河,翻越20余座山脉,进行重要战斗600多次,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三四个战士献出生命,之所以能够浴火重生,是信仰的力量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广大官兵应认真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在深学精学、领悟要义、知行合一上下工夫,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武装;大力宣传各类战斗英模、强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出色业绩,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官兵坚定信念,铸牢军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从使命催征、练兵备战中来。战争年代,革命军人的血性是在实战中得来的,是用鲜血生命换来的。和平时期,在缺少战争这个实践平台的情况下,必须把严格的军事训练作为培育战斗血性的主要途径,让官兵多闻闻硝烟的味道,常听听隆隆的炮声。应大抓我军能职和形势战备教育,用好近代中国屈辱史这本教科书,让官兵认清霸权依然存在、战争并不遥远的安全形势,增强练兵打仗、带兵打仗、准备打仗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转变训风,在从严从难施训中练就官兵过硬心理素质和战斗技能;深入贯彻实战化要求,让每个官兵都明白为什么打仗、打什么仗、怎么打胜仗;注重实践磨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官兵战斗作风。

从真挚情感、官兵友爱中来。带兵用情,士兵效命,战场拼命。纯洁巩固、生死相依的战友情同志爱,是战场上奋不顾身、慷慨赴死的情感基础。《孙子兵法》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与士兵同衣食、分劳苦,甚至亲自为一个士兵吸吮毒疮里的脓血,深受官兵爱戴。干部只有当好士兵的同志、师长、表率和知心朋友,才能把兵带好,做到上下一心,官兵一致,无往而不胜。

从荣誉激励、文化熏陶中来。《吴子·图国》中讲:“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异常可贵,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军人身上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能升腾起建功立业的壮志和舍命沙场的豪情。因此,大力打造强军文化,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引领作用,培养军人的集体荣誉感和革命英雄主义,引导广大官兵把争取个人荣誉融入捍卫国家荣誉、追求打赢荣誉之中,时刻准备为国家利益而战、为军队荣誉而战,方是永恒的题中之意。

(责任编辑:何 荷)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ISSN1002-4484(2016)04-0085-01

猜你喜欢
革命军人血性荣誉
涨知识!这些荣誉到底有啥区别?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以血性和心声为诗
血性中国兵
新一代革命军人培养的哲学思考
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有”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以人民的名义
新形势下培育新一代“四有”军人的几点建议
游牧民族之特性对当代革命军人血性胆魄的启发
血性理性 铿锵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