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毅 刘学志
对基层团支部书记素质状况的调查分析
焦毅刘学志
团支部作为基层党支部的助手,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关键取决于团支部书记组织领导团支部工作的能力素质的强弱。实践证明:书记能力素质强,团支部职能作用发挥就好;书记能力素质弱,团支部职能作用发挥就差。最近,我们对所属部队基层团支部书记的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感到多数同志爱岗敬业、忠职尽责,但整体能力素质较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加以解决,把强能硬素的因子植入团支部书记筋骨。
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基层团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弄清楚、搞准确,强化和提升其能力素质才能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基层团支部书记队伍能力素质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心思精力投入不足。团支部书记不集中心思和精力抓团支部工作,团支部发挥职能作用就会失去领导力量。一些团支部发挥职能作用不好,首先是团支部书记对团支部工作的心思和精力投入不到位,甚至表现出“安心不尽心、在位不尽责”的倾向。有的感到自己是兼职书记,本级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没有多少心思和精力考虑团支部工作;有的认为担任团支部书记是额外负担,干多干少无关紧要,思退等帮的心态比较突出;有的觉得团支部书记是虚职无权、人微言轻,说话不硬气,工作难开展,有劲使不上。问卷显示,持上述态度的约占56%。
二是理论功底不够厚实。做好团支部工作,必须具有较厚实的团建理论功底。然而,一些团支部书记虽然结合工作学了一些共青团建设理论和团支部工作基础知识,但掌握得不够扎实。据对30名团支部书记进行团支部工作知识抽测,其中53%的不了解团支部的职能作用和职权范围,47%的不熟悉团支部的组织产生和支部委员的设置,56%的不清楚团支部的工作内容和组织制度,50%的不明确团支部书记的主要职责,因而工作抓不到点子上。
三是实际工作能力较弱。团支部书记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团支部各项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但一些团支部书记组织领导开展团支部工作的实际能力还不适应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调查的70余名基层团支部书记中,有38%的组织领导开展团支部工作的实际能力较弱。有的工作路数不清,方法点子不多,抓不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往往用抓文体活动、办黑板报、助民劳动代替抓团支部的主要工作;有的不会主持召开团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团支部的重要事项和重要活动,不会向上级团组织、党支部和支部团员大会报告工作,不会组织开展学习成才、爱军精武、学习英雄模范、互学互帮互教、践行新“四有”要求等活动,不会与军人委员会加强联系和协调;有的不熟悉或不清楚团员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团课教育不认真备课,不是将政治教育内容“改头换面”,就是学团章、读报纸;有的不善于依据《政治工作条例》和《军队团支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团支部建设,不会依靠组织和骨干开展工作,影响了团支部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
分析基层团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成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书记”意识弱化。一些同志对团支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感受不深,缺乏当好书记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有的尽管口头上讲团支部书记“岗位光荣、责任重大”,内心里却当成“岗位虚设、可有可无”,甚至不愿担任团支部书记;有的认为团支部只是党支部的臂膀,处于助手、配角的从属地位,本身履行职责好差对单位建设和完成任务全局影响不大;有的对改革强军的本质要求缺乏深刻认识,片面强调优化部队编成,不大相信群团组织的威力。因而,抓工作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强,甚至放任自流、敷衍应付,工作显得软弱无力。
二是培训滞后虚浮。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有的单位不重视做培养提高的工作,而是简单地采取“易人更户”的办法,不尽如意就进行组织调整,结果是人换得很勤,工作仍起色不大,个别单位连续两年没有搞过团支部书记培训。有的单位即使结合工作实践搞点短期培训,也是偏重于就事论事、点到为止,甚至敷衍了事、流于形式,正如一些同志所讲的那样“培训月月搞,素质未提高”。有的只重视理论培训,忽视实际操作,造成团支部书记“知识多、能力弱”。统计显示,有72%的基层团支部书记未参加过旅团以上单位举办的团支部书记培训。
三是调整频率较快。由于近几年基层干部流量较大,致使基层团支部书记变动频繁,缺乏相对稳定;加之部分团支部书记长时间被机关借调或外出学习培训、带训新兵,而副书记没有代行起书记职责。这就人为地造成团支部书记任职时间较短、在位时间偏少,势必影响他们对本职业务的熟悉、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作的持续开展。据对60余名团支部书记抽样调查,任书记不满1年的占34%,满1年不满2年的占36%,满2年不满3年的占18%,3年以上的仅占12%;由于书记被借调、外培等原因,约有30%的连队团支部连续四五个月停止或很少开展工作。
四是指导缺乏力度。一些旅团政治机关和基层党支部抓团支部建设的“领导观念”不强,特别是对团支部书记的工作指导不够有力,既不专题分析团支部建设形势、提出指导性意见,也不抓团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和指导帮带,更谈不上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偏重于宏观上提要求,不重视进行具体帮助指导;有的只注意交代任务,不敢放手放权,更缺乏手把手地传经验、教方法、带作风;有的对团支部书记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视而不见,解决乏力;还有少数连队政治主官越俎代庖、干预过多,动辄插手团支部的工作,致使团支部书记“退居二线”。这既不利于团支部书记熟悉掌握本职业务、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又容易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基层团支部书记处于基层建设的重要位置,其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团支部建设的质量,影响着团支部在推进强军实践、促进基层建设、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中助手、突击、桥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把加强基层团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摆上应有的位置,着力提高他们组织领导开展团支部工作的能力。
一要在树立敬业精神中增强忠职尽责的自觉意识。
敬业是精业的先导和支撑。基层团支部书记能力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敬业精神的强弱,必须把强化爱岗敬业意识作为提高团支部书记能力素质的首要任务。要组织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突出抓好以“岗位与责任”“兼职与尽责”“使命与担当”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引导团支部书记充分认清团支部的性质作用,充分认清加强团支部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认清自己在推进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中肩负的重要责任,自觉克服“额外负担”“无能为力”等模糊认识,不断增强当好团支部书记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适时进行思想作风整顿,重点解决奉献精神有所淡化、考虑个人得失较多、政策纪律观念不强等问题,进一步强化顾全大局、乐于奉献和忠职尽责意识。要建立健全激励驱动机制,通过定期组织检查、述职、讲评和开展“争创先进团支部、争当优秀团支部书记”活动,坚持把团支部书记的工作实绩与晋职晋衔、评选先进、立功受奖相挂钩,不断开发团支部书记爱岗敬业、本职建功的内生动力。
二要在加大培训力度中提高组织领导的实际能力。
提高团支部书记能力素质,常态培训是基本途径。必须根据基层团支部书记任职周期与“二次就业”时差较短的实际,建立多维平台,拓展培训渠道,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提高团支部书记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能力。要依据院校奠基。培养生长干部的指挥院校应把基层团支部工作作为学员的必修课之一,适当增加或充实基层群团组织工作内容,为一部分排长将来担任团支部书记奠定良好基础。要抓好在职培训。旅团政治机关应把团支部书记在职培训列入基层干部培训计划,将团支部建设的难题当成培训的课题,本着立足现实、重在应用的原则,以《政治工作条例》《基层建设纲要》《军队团支部工作条例》为基本教材,通过短期集训、以会代训、交流经验、示范观摩、专题研究、岗位练兵、对口帮促等方法,既帮助团支部书记掌握把方向、当助手、抓教育、搞活动、做桥梁的能力,更要提高研判形势、分析问题、把握规律、开拓创新的能力。要加强实践锻炼。根据团支部书记的职责,既要有针对性地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更要注重给他们指路子、教方法、传经验,特别是对他们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误,要少埋怨、多指导,帮助引导他们认真汲取经验教训,通过岗位实践锻炼提高谋划协调工作的能力、培养使用骨干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联系青年官兵的能力。
三要在实行科学调控中保持书记队伍的相对稳定。
提高团支部书记队伍的能力素质,必须从组织上保持书记队伍的相对稳定,尽量减少非正常流动。要加紧书记选配,把选准配强团支部书记作为提高组织领导能力的首要一环,建立任职资格制度,提高团支部书记选拔层次和标准,真正把那些党性原则强、观念思维新、军政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乐于为兵服务的干部选配到团支部书记岗位上,从源头上提升团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对自身素质差、任职时间长的排长,不能照顾提升为副指导员;对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能力较弱而导致不胜任本职工作的团支部书记,要及时进行调换。要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实行干部计划管理的指示和要求,保证副指导员或副连职排长任满最低任职年限,坚决克服和防止照顾性调动或提升的现象;严格按编制配备使用机关干部,不得随意借调基层干部帮助工作,坚决清退超占干部,以保证基层团支部书记在位谋政。要注重加强书记后备队伍建设,对适合担任副指导员或团支部书记的排长,要有意识地抓好定向培养工作,适当地搞一些超前培训,使他们尽早进入情况、熟悉业务,确保团支部书记队伍有人补、接上茬。
四要在加强指导帮带中创造利于工作的良好环境。
提高基层团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政治机关和党支部加强指导帮带至关重要。旅团政治机关和基层党支部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统筹谋划部署基层三大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防止团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被边缘、被捎带、被空化,力戒只喊口号、不见行动。要强化对团支部领导的观念,切实把指导团支部书记开展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经常分析团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形势,及时发现和解决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要通过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传授工作经验等形式,不断提高团支部书记依据《政治工作条例》《军队团支部工作条例》和上级有关要求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效益。要积极为团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了解他们的困难,体谅他们的苦衷,支持他们的创见,想方设法解决他们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系68205部队政治部主任、68210部队政治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