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凤春
计步之囧
☉柳凤春
不久前过生日,爱人为鼓励我锻炼,送我一款小米手环,可以绑定手机,通过微信把步数发布在朋友圈里。从心里说,感觉有款运动软件挺好的。生活在“出门上车,进门上楼”的快节奏下,很多人都不重视健身、疏于运动,或在时尚诱惑和社交需求下有心愿无毅力。运动软件则把健康生活当成一种群体性追求,催人随“群”而动。但囧事也随之而来。
在“人人亚健康”的时代,让新技术带动人们去强健筋骨何尝不是好事呢。开始把每天的运动量定在6000步,后来感觉太少了,几乎天天能达标,经过与自己商量,把目标定在了8000步,在每天晒颜值晒气质的朋友圈里晒自己的运动数值,感觉也是自信满满。后来,我再仔细看看排行榜,看几天来熟人们的步数,忽然发现,通过这些数字,就能推测一个人一天干了什么。因为自己从事新闻报道,朋友圈里有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的编辑记者,他们都很注重健身,西安武工大的熊编辑是个运动达人,每天七八万步的数字,北京特警学院的女编辑谭耘每天活动量也不小,让我感动汗颜,也是我读书学习、健身锻炼的榜样和标杆。在朋友圈可以为好友点赞,通过健身锻炼,不少编辑老师跟我约稿,教会我不少写作的技巧。
通过朋友圈,容易发现不少规律,让我更有兴趣了。一有空,我就刷新,还选取几个重点对象观察、验证,一段时间后,结合参考朋友们的分析,我公布结果:一天1000步之内,可能是办公室一族在室内活动,还有可能在家休息;3000步左右,应该是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3000至5000步,有点忙;5000步以上很忙;1万步,有意识在运动;2万步,可能是突击减肥或是运动爱好者;两个人有相似的步数,彼此又认识,他们可能一整天都待在一起。一个人数天的相似时段,步数均有大幅度提高,就可以得出他的锻炼时间。
朋友圈里有人交流经验,说可以通过步数观察朋友在做什么。前一阵,手环绑到小狗腿上的新闻成为笑柄,跑了就跑了,没跑就没跑,跟傻瓜软件较什么劲啊。呵,这哪里是什么软件,这明明是监测器;这哪里是健身,这简直是计步惊心,天天有小米跟踪器。有时拿着手机,看这些新闻、评论,哑然失笑。猛一抬头,看到满街人步履匆匆,不知他们带着小米计步没有?他们今天走了多少步?和谁一起,去了哪里?被谁监测跟踪,又在做谁的跟踪监测者呢?您说这事囧不囧?
【作者系武警山东省聊城市支队政治处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