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与信仰

2016-01-05 12:56万祥文
国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际行动军人信仰

宋 伟 万祥文

军人与信仰

宋 伟 万祥文

作者:宋伟、万祥文,山东省军区司令部军务处参谋,少校

1934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铁肩担道义,直面两万五千里长征,“衣衫褴褛终不悔”;上世纪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爱国志士,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参与祖国的国防建设,“苟利国家生死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钱钟书、杨绛夫妇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虽饱受忧患苦难,仍矢志不渝地坚守文化传承,点燃民族文明之光,“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何?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他们都因信仰获得了无穷的能量。

信仰之于军人,更是如此。通观古今,但凡战力非凡的军队,无不拥有坚定的信仰,远至古罗马军团,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苏联红军,莫不如此。相反,因失去信仰而丢掉军魂、丧失战斗力的军队亦比比皆是。满清王朝后期,因强大势能殆尽,亟须补充军力时,士兵却失去信仰而“效忠”军饷,故致两次鸦片战争一败再败;国民党军北伐时依靠“三民主义”所向披靡,但到后来因蜕变为四大家族的“家丁”,信仰不再而一触即溃。鉴此,新时期的人民军队必须要有铁一般的信仰来催生力量、照亮梦想、激发担当,方能传承革命火种、担起复兴重任。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军人的信仰,看上去很虚很远,其实很实很近,它存在于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和高精装备前的熟练操作中,存在于执行任务时的一往无前和大敌当前时的力挽狂澜中,更存在于面对艰险毫不动摇的高贵品质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本质中。

毋庸讳言,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尖锐复杂,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只有以实际行动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信仰的高地上“我自岿然不动”。要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理论修养,将坚定的信仰建立在科学理论武装基础之上,通过不懈的学习实践,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先锋形象树起来。尤其是面对鱼目混杂的网络世界,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思想武器认识、甄别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强化纪律观念,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守法纪红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办事;要矢志谋事创业,心无旁骛、勇于担当,把坚定信念集中到一个“干”字上,积极投身军事斗争准备和改革大潮,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劳筋骨、苦心志,用实际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信笃则不惧行之不力,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信仰之于军人,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人民军队走向胜利的伟大力量。只要坚守信仰高地,就一定能披荆斩棘、阔步前行、战无不胜。

(责任编辑:何 荷)

E251 文献识别码:C

ISSN1002-4484(2016)11-0088-01

猜你喜欢
实际行动军人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军人就该这个样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