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诚 商明磊 张水清 张坤
摘 要:阐明建设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的意义,从组织、制度、环境三个层面分别阐述技术体系保障机制建设设想,为提升地方检验检疫部门技术体系建设水平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技术体系;科技;保障机制;
为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发挥科技对质检事业的支撑引领作用,质检总局根据质量发展规律,提出建设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其中技术体系是质检工作体系的重要支撑,是质检工作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质检工作技术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基础工作,作为地方检验检疫部门,在本单位技术体系建设中,必须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质量强国战略推进要求,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管检分离的原则,以高眼界、宽视角、多思维、长谋划的高度和宏观监督把控,微观放开搞活的理念,引导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技术体系长效保障机制。为此,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1 组织保障机制的建设思路
1.1 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
技术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须以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层次,拓展新的思路、开辟新的局面。要在检验检疫职责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基础上,跳出质检看质检,跳出职业做事业。以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技术体系代替原有的封闭式的技术体系,吸纳全社会科技资源和最新科技成果,促进检验检疫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以检验检疫行业视角代替检验检疫系统的视角谋划技术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运行机制;以社会多方保障代替政府的单方保障,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人才、科技经费投入机制。
1.2 建立高效的组织机制
要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根本、抓创新就是抓长远的理念,具有跳出质检谋大局的发展意识[2]。对公益性科研院所和政府实验室,以紧耦合的方式建立统一管理、密切配合、协调互动、上下衔接的管理体制,形成主管部门牵头总抓、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对社会各类技术机构以松耦合的方式建立开放合作、公平公正、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监督管理体制,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民间多方资源参与技术体系的保障。
1.3 建立技术议事平台
建立由检验检疫部门牵头,公益性科研院所、政府实验室和社会各类技术机构共同参与的技术议事平台,以联席会议、技术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协调、联系与沟通,决定重大技术发展思路,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合作研究探索新经验、新方法,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构建质量价值共同体,形成以民生为中心的共同质量价值判断,提高检验检疫技术公信力。
1.4 建立技术专家咨询平台
建设开放性的技术专家咨询平台,通过汇聚国际知名专家、国内不同领域的领军人才,围绕检验检疫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宏观战略问题进行攻关研究,做好决策咨询服务,加强学术活动和交流,培养人才,多出成果[3];建设完善标准化咨询专家队伍,搭建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标准化平台。
1.5 搭建技术成果推介平台
建设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国际化的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第三方技术推介平台,成为集检验检疫技术需求征集、成果发布、转让、专利许可、技术服务、实物交易等多功能的载体。引导、吸引全社会技术成果加入平台,成为政府部门采购技术服务的主要渠道;推广、转化与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检验检疫技术成果,将检验检疫技术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 制度保障机制的建设思路
2.1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
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根据市场需求开放检验检测市场,鼓励各类检验检测机构依法依规合理竞争,形成多种成分的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竞争格局,预防和制止垄断性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市场秩序维护机制,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和惩处,促使竞争各方主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竞争能力,形成以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模式,从而提高检验检疫行业整体效率。
2.2 建立层次分明的技术运行机制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及技术资本,支持公益性科研院所、政府实验室发挥既有优势,激发其内在创新能力和自身发展动力,成为检验检疫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能与国外权威实验室竞争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机构;引导市场化技术机构在不同检测领域实现专业化发展,通过人才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式,促进检验检疫技术能力的整体提升,实现检验检疫行业的集群发展。
2.3 建立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战略合作和交流,提高社会对检验检疫科技的智力支持力度和技术认可度;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尽快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群体突破的态势;探索多种形式“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结合。通过协同创新和自身发展,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3 环境保障机制的建设思路
3.1 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建立技术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学伦理、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完善业务、科研活动诚信和科学伦理监督、惩处机制,大力推进公众参与,加大社会公示力度,扩大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净化检验检测和科研学术风气。
3.2 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支持技术机构投入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升为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鼓励各类技术机构依法依规合理竞争,预防和制止垄断性和不正当竞争。
3.3 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舆论环境
建立质量舆情监测、预警、应对机制和平台。对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做到知情快、回应快、处理快,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和检测结果,保障社会稳定和正能量传递。正面宣传质量强国、巩固检验检疫部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搭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畅通高效的沟通渠道,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3.4 营造持续创新的科研环境
充分利用市场配置优化资源,引导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在政府各类科技计划中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组织的科技活动,大力培养国际领军人才、团队,提高国家话语权。鼓励与国外同类技术机构在安全、对等、互利的原则下相互开放实验室,开展实验室资质互认和检测结果共享。制定鼓励科技人员尤其是青年科技人员持续开展科技活动的政策措施,加强梯队、团队建设;塑造宽容失败的环境,改进项目和人才评价体系,为科技创新营造宽松氛围。
参考文献
[1] 中国特色质检技术体系建设纲要.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10.
[2]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全面建设科技质检的指导意见.青海质量技术监督局,http://www.qhzljd.gov.cn/tabid/106/InfoID/5638/Default.aspx. 2013.
[3] 中国特色的检验检疫工作体系基本特征.刘希安,吴霞.上海包装,2014-12-28.
作者简介:
闫诚(1973-),研究生学历,中级职称,福建检验检疫局科技处工作,主要从事科研与标准化管理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