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说[清]

2016-01-04 12:46刘蓉
美文 2015年24期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履其地,蹴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履平地,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慎始。

(选自《养晦堂诗文集》)

注释:

1.刘蓉:(1806—1873) 湖南湘乡人,善古文,桐城派中坚人物。

2.养晦堂:作者居所名,取《诗经·周经·酌》“遵养时晦”,表示避开浮名虚誉之意。

3.洼:凹地。径尺,直径一尺。

4.浸淫:逐步扩大。

5.踬(zhì):颠仆。

6.清代把《礼记·大学》作为士人必读之书,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修养人格的发展次序。

7.蹴(cù):踢。

8.中(zhòng):影响。

9.窒:阻塞,停滞。宁,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