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小提琴音乐研究

2016-01-03 02:20青彦言
艺术评鉴 2015年5期
关键词:巴赫小提琴音乐

青彦言

摘要: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巴赫小提琴音乐。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巴赫超凡的音乐才能和艺术创作等角度,着重介绍巴赫的艺术成就,以及巴赫在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巴赫小提琴音乐的三个突出特点,着重介绍巴赫小提琴音乐的审美况味。

关键词:巴赫 小提琴 音乐

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其小提琴作品堪称旷世杰作,为了深入研究巴赫小提琴音乐作品,笔者围绕巴赫的小提琴六首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原谱释文的研究主题,认真阅读了巴赫小提琴原谱,并对巴赫的小提琴音乐进行了一些追根寻源的研究和探索。

一、关于巴赫其人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家。他是巴洛克时期最有才华,最有成就的音乐家,被誉为音乐之父。

巴赫善于融合西欧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传统音乐中的精华加以萃取,并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巴赫的“创作领域涉及除歌剧以外每一种可以想到的音乐形式,”其作品有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咖啡康塔塔》等,器乐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6首、《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6首等。由于巴赫在世,以及死后的50年间一直默默无闻,这使他的作品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部分作品已经失散,巴赫协会于1850年,开始制作巴赫全集,共47卷。

巴赫一生主要从事教堂和宫廷乐师的工作,尽管他创作了那么多的优秀音乐作品,但是,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和大众的广泛关注,他一生默默无闻,死后的50年里,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位世界音乐巨匠的作品,他的乐谱甚至被用来包装黄油。直到50年后,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舒曼都曾将巴赫的作品作为自己学习和演奏的曲目,巴赫被世人誉为“不可超越的大师”。如今,无论走到哪里,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巴赫的作品不仅列为音乐学院的教材,还作为重大国际比赛的参赛曲目。

巴赫消失了50年后,谁遇见了巴赫并让他复活了呢?是莫扎特和贝多芬,是门德尔松,是音乐的巨子看到了“音乐之父”巴赫的存在,当贝多芬第一次见到巴赫的原谱时,惊呼“这哪里小溪(巴赫Bach,德语意为‘小溪)啊,分明是大海!”

二、巴赫音乐美学况味

巴赫对于很多年轻人,甚至是专门从事小提琴演奏专业的年轻演奏者而言,其伟大与崇高往往是概念大于内涵,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状态。研究巴赫的原谱,仿佛步入了一个音乐圣殿,其中的丰富与深邃,内里的典雅与唯美,令人感叹唏嘘,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高山仰止。

(一)深邃

巴赫音乐的深邃,不仅表现在他对音乐的悟性高深,也表现在他作品形式编排的繁复高深和音乐内涵的深刻。

巴赫不仅可以用各种可能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还精通并使用各种乐器,他对复调技术的研究之精深,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境界,至今无人超越。巴赫的“艺术力量和洞察力达到了前人所不可企及的、无法估量的高度,在他的号令下,音乐仿佛立即从幼稚步入成熟,”在巴赫的小提琴音乐中,几乎将小提琴的和弦功能用到了极致。在无伴奏小提琴独奏音乐中,巴赫让一把小提琴的四根琴弦,同时在一根琴弓的作用下,发出四条独立而和谐的旋律线条,并用这些变化多端的线条构建出一个类似宫殿一般的立体的复调音乐,这就好比画家用平面的纸笔,却画出了具有三D效果的雕塑一样,一首巴赫的无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巴赫仅用一把小提琴便可以奇迹般地演奏出四重奏的效果,这在创作和演奏两个方面都堪称绝技。

巴赫音乐和巴赫内敛的性格一样,情感表现一点都不张扬,音乐的起伏变化和强弱变化都不是太大,但内在的诉求非常丰富细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综合性、哲理性和逻辑性。巴赫音乐具有“构思宏大、效果辉煌、精雕细琢、表现自如、盘旋起伏、动势外溢、感情强烈、拥有丰富想象力、苦心经营的细节和巨大情绪力量”的巴洛克风格。

哲学家周国平曾经说过:“生命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巴赫一生始终被死亡和贫困所困扰,他9岁丧母,10岁丧父,36岁,第一个妻子去世,20个孩子中就有11个去世。然而,苦难并没有击倒巴赫,反而激活了他的生命,成就了他的灵魂。周国平指出,“一个人对于人性有了足够的了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的经历都可以转化成灵魂的财富,”巴赫将自己的隐痛,以及他对人性的思考都诉诸音乐。由于巴赫笃信基督教,尽管他的置身于苦难,但他并没有将苦难完全呈现在自己的音乐里,反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宗教寓意,我们在巴赫的音乐中并没有感受到声嘶力竭的哭号和呐喊,反而经常用一种平和的语气娓娓道来,所有的高音都具有一种空灵的收势,让人在唱诗般的情愫中若有所思。

(二)静谧

由于研究的需要,笔者对巴赫小提琴音乐作品进行了大量分析和学习。这里,我们权且抛开所有理性的分析,仅仅从一个听者的角度,用心去感受巴赫的小提琴音乐,便能感受其不平凡的音乐艺术魅力。进入巴赫的音乐世界,就仿佛走进了一座教堂,令人肃穆安静。巴赫的小提琴音乐含蓄内敛,静谧安详,但又在一种和谐温润、从容优雅的旋律中,至始至终保持着一种张力,就是那种静而不平,动而不躁,内外通融的祥和感觉。

让人安静的音乐,比让人热闹的音乐更具有挑战性,难度更大。社会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所谓社会人,他一定是关系中的人,一个人的内心很难做到不受外在关系的打扰,从这个角度讲,人的内心很难清净,很难安详。但凡在市井中能够保持高度安详的人,我们都会称之为“高人”。所谓“高”,就是这种清净的境界,常人难以企及。所以,内心不清静,即是常人的常态,我们是否会被一个不屑的眼神、或是一句不恭的言语,搅得心神不宁,是否会被一个小小的褒奖,搞得欣喜若狂,夜不能寐。一个社会人,要在喧闹而躁动的环境中保持安静,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巴赫音乐来安魂。

为了探究巴赫小提琴音乐所具有的收心静躁的作用,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找到了个中的缘由。巴赫是一个虔诚的路德教派的基督徒,尽管他收入微薄,生活清苦,但是他乐于奉献和创造。魏玛宫廷为巴赫出具的一份鉴定,上面这样写到:“他(指巴赫)是一个通情达理和有责任心的人。因为他接受了我们的最低价格,并以最大的热忱完成了已谈好的工作。”甚至在巴赫死后,宫廷还欠了巴赫半年的薪水,巴赫音乐无不蕴含着一种宗教精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巴洛克时期的许多教堂建筑得到很好的印证,比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常常被人们称为凝固的音乐,教堂不仅宏伟壮观,而且精雕细琢,堪称建筑史上的艺术杰作。但是我们很难想象,这座教堂修建的工期居然长达632年。在这漫长的修建过程中,数以万计的人参与修建,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无怨无悔。如果没有宗教作为精神支柱,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巴赫作为虔诚的路德教徒,在音乐中坚守他所信仰的宗教精神,是一件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巴赫性格内向,一辈子安安心心地在教堂和宫廷创作自己的音乐,从不外出巡演,从不八方宣传。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曾说:“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超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作品演出完后,他就把它(乐谱)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虑到拿出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生活在急功近利的时代,浮躁是今人最常见的生存状态,我们的注意力被纷乱浅表的世界所分散,根本无法做到,终生只钟情于一件没有名利可图的事情。虔诚的巴赫内心沉静,做事专注,这才是巴赫音乐不可超越的关键。

常言道,制度是用来对付他人的,科学是用来对付自然的,宗教和艺术则是用来对付自己的,悟透了宗教和音乐艺术的巴赫,不仅用他的宗教和音乐拯救自己,也拯救大众。听巴赫的音乐,会让人沉浸于一个空灵的精神世界之中,让人回归本真,重拾自我。好的音乐是可以净化心灵的,巴赫的小提琴音乐犹如一本音乐圣经,它让浮躁的人安神定志、灵魂附体。这大概是当下巴赫音乐如此盛行的根本原因吧。

(三)均衡

巴赫的小提琴音乐在结构上保持着一种均衡的美感。均衡并不意味着平均,它并不是那种完全机械工整的对仗,而是一种静谧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动感。赵晓生先生在谈论巴赫音乐时曾说过,在巴赫的音乐中,没有一个十六分音符是均等存在的。巴赫善于运用音程、节奏、旋律、装饰、乐器等不同的音乐材料,来搭建宏伟的艺术宫殿,就像科隆教堂一样,根基稳定,结构繁复,优美含蓄,典雅庄重。巴赫音乐的均衡,就像一斤棉花与一斤铁的组合,尽管形状、质地、密度、色彩各不相同,但重量却是一样的。

巴赫音乐的均衡,常常会通过听觉上的时间铺陈延展到视觉空间,使人产生视觉上的联想,这时,所有的音符都跳跃起来,高音旋律幻化出巴洛克教堂的尖顶,直指天际,低音区汇聚成大众苦难的深渊,暗无天日,但均衡的结构又将这个戏剧性的张力巧妙地维系在一个视觉空间里,正是有了这种结构上的均衡,才使天人的沟通成为可能,巴赫将均衡的技巧玩到了极致,这样巧夺天工的组合,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引发人无限的遐思。这就是巴赫音乐的高妙之处。

猜你喜欢
巴赫小提琴音乐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巴赫
OEHLBACH(奥勒巴赫)MATRIX EVOLUTION
音乐
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