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毛致用曾先后担任湖南省委书记、江西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3月中旬,卸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毛致用,待全国“两会”一结束,就直奔湖南岳阳西冲村。此前,他自己花钱在老家盖了三间瓦房,虽然简陋,但住得舒坦踏实;虽然不如城里方便,但内心安宁;更何况还能落叶归根。
不过,毛致用身边的人当时有些担心。毕竟乡下清苦,生活寂寞,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反差很大。这是可以想象的。
回老家后,老朋友黄永玉送来一幅画,上面画着一个老头,躺在一张竹椅上,悠闲得意地摇着扇子;不远处,一个老婆婆正端着盆子,往地面撒谷子喂鸡。画的右上方题有:“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致用仁弟如今有此境界矣。”惟妙惟肖的画面,风趣幽默的语言,活脱脱道出了他们幸福的晚年生活。
在角色转换、环境改变后,生活如此怡然自得,这让所有去过西冲村的人打心眼里羡慕。
几年前,毛致用老友——曾任安徽省委书记、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黄璜前往岳阳看望,并写下了这篇文章。现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霜降后的第一天,也就是2006年10月24日,我又一次沿京广铁路南下湖南,除参加一个小型会议外,主要是去探望告老还乡的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同志和他的夫人易大姐,他俩都是我终身难忘的好朋友。这一天,我就是在致用同志的家乡——岳阳县筻口镇西冲村度过的,很兴奋也很满足。
我和致用夫妇有多年的交往,算是老友了。32年前,他在湖南省,我在安徽省,均是中共省委的主要负责人,曾有所接触。后来,我们先后相聚于江西,成为当地同志惯称的“进口老表”。此时,他仍是省委书记,而我已贬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被贬人的心情是复杂的,不是牢骚满腹,情绪不稳,就是沉默寡言,冷若冰霜。我还比较坦然和理智,但也未能例外,总是孤芳自赏,独善其身。当时的省委、省政府领导人比较关心和理解我,让我和致用同志同住一层楼,而且门对着门,朝夕相见,三餐相伴,还有一些思想交流,对我颇有帮助。从那以后,我就有要报恩的想法,总以“知恩不报非君子”在不断地鞭策自己。1989年秋,他因病在长沙住院,我偕夫人专程去看望他;1993年,他在内蒙考察干部时途经宁夏,我盛情接待过他;在他经中央批准迁居长沙后,我们曾在长沙相见,并共进晚餐;当他在三年前义无反顾地回到原籍农村定居后,我对他的这一选择总是有点保留,早就想前往探望。
车在雨中行走,我在车中东张西望。每当望到那依山傍水的一座座白墙瓦顶的楼房和那郁郁葱葱的田园乡野,我就在和致用同志挂钩,联想到他的家乡是不是也如此美丽,适合不适合他安度晚年,他和易大姐的身体究竟如何,边看边想,边想边看,已到不能不有所思的地步。
汽车在绕过一片又一片的山林后忽然停了下来,停在一栋没有院墙和门楼的三间平房前。要不是致用夫妇出门迎接,真不敢相信那就是他的住宅。坐北朝南,开门见山,环境不算差,只是村庄过小,仅有两户人家,房屋也较陈旧,远不及途中所见的一些村庄和楼房,与他周围的农户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屋内设施很普通,老两口的衣着也很朴实,很像土生土长的农村老人。在一番礼节性的寒暄后,夫妇俩主动充当了“高级导游”,亲领我参观鸡场、鱼塘、果园和菜地,重点介绍了正在推广使用的沼气设施。
鸡场位于门前的山坡上,面积在1亩地左右,筑有简易的围墙和鸡舍,养了近30只鸡,由致用同志亲自管理,每天早上6点,他要去打扫鸡圈和给鸡喂食。果园的面积很小,仅有几棵胡柚、枇杷和杂果,胡柚正是果实成熟期,易大姐还亲手摘下一个最大的送给我,果树下种了莴苣等越冬蔬菜。鱼塘水面面积约8分左右,据说是租用的。全部生产活动都是自给性质,也都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真要是管理好,会有一定的效益,但对这两位年近80的老人来说,并不轻松。
在致用家的沼气池旁,我们以沼气建设为题,共同探讨了改造农业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说到这个问题,致用同志的情绪更高,体会也更多,他将自己的全部想法都倒了出来,既有高度,又有可操作性。依致用同志的看法,农村的住房建设要有个过程,也还不是当地的当务之急,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去发展生产、保护生态才是最主要的。发展和保护,既要紧紧依靠当地党组织和广大干群,还应把项目选准,一定要选有综合性效益的项目。在当地,较有群众基础的是养猪业,依托养猪业,去发展沼气,乃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不仅能有效地保护林业和改良土壤,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倡导文明之风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致用同志协助引进的可年养近万头的大型猪场已建成投产,年上交村里的费用就有15万元。小型猪场就更多了。一户农民,只要养上3—5头猪,就能以国家的700元补助和自筹资金托付专业工程队建起一座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不仅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而且可连续使用30年到50年。现在,沼气建设已为多数农民所认可,将普及到家家户户,沼气渣是上等的有机肥料,正在养鱼、养鸡和种植业中广泛使用,两三年后全村将按致用同志的意愿和村里的规划,打造成为一个重要的有机食品基地。
有关新农村的建设,包括农村道路建设等,我们都谈到了,并取得了众多的共识。在行将前去餐厅用餐时,我关怀地提醒致用同志,请他保重身体,这不是客套话,而是我的心愿。对此,他很自信,反复向我宣传叶落归根的好处,从心态要平衡,要干一些想干的事到当地的水好、菜好、空气好,样样都说到了,说得我真想伴他而行,共享田园生活。
中午的饭菜颇具农家特色,与传统的七大碗八大碟相差无几。饭后,我来到他家的客厅,偶见墙上悬挂着两幅国画,一幅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图,另一幅是阖家欢乐图,均出自于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之手,作者技艺超群、寓意深刻,非我所能理解。按我的观感,前一幅是对致用同志人品的肯定和称颂。致用同志的人品确实是高尚的,已属于毛泽东同志讲过的“纯粹的人”之列;后一幅的画面上有一男一女,均是夏日着装的老人,还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鸡娃。女主人正精心喂着小鸡,男主人则悠闲地躺在宽大的躺椅上,满脸堆笑,慈祥可爱,在画面的右上方,黄永玉先生题写了数行小字,原文是: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致用仁弟如今有此境界矣。黄永玉八十有一作于长沙甲申岁暮。从文字到画面,都令人赏心悦目。
在返回长沙的途中,我一直在深思,致用同志是在全党注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时候回乡的,他热爱农村,亲身参与新农村建设,并做出了成绩,为熟知他的人们所敬重,尊称他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农民,我应为这位中华大地富有传奇色彩的农民写一篇文章,将他播扬四方。
与此同时,我也想郑重地提出一条建议,就是党和国家有必要抓紧研究和制订有关老人群体的方针政策,帮助他们消除“工作嫌太老、死去嫌太早”的阴影,将他们从有形无形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人生是短暂的,在他们告别风华正茂的岁月、相伴于风烛残年之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安度晚年是必要的,若能用政策去鼓励一部分人,哪怕是一小部分人,能像致用同志那样,自愿回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去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对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共同开拓新的天地会有重大的意义。
(黄璜,中共十二届、十四届中央委员,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安徽省委书记、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