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传承中的择徒样态评析

2015-12-31 01:53袁志良罗卫东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2期

袁志良 罗卫东

【摘要】在中国武术的历程中,师徒传承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的择徒样态饱含着丰富的文化观念,折射出恒久的伦理思想。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对师徒传承模式中的择徒样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择徒样态 道德决定论 家族文化 拜师仪式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19-02

在整个中国武术的历史进程中,师徒传承是传统武术生命延续的基本模式。建立在这种模式上的择徒拜师,是一个反映丰富文化的过程,在结构上,呈现着具体的择徒过程与拜师仪式的文化样态。

一、择徒过程的道德决定论

自古以来,饱学名师、择徒选生都较为严格。在师徒传承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谈玄授道,贵乎择人”的文化律令。“择人”是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历史上的各家拳种门派都把传人的选择,视为本门拳种辈嗣繁盛的关键所在,制定严格的择徒要求是各门各派的重要事宜。

从史料及走访中可知,在对待择徒问题上,传统武术最关注的是被择者的道德素质。如《礼记·射礼》所述:“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说明射礼是与德行教化紧密结合的。西汉时的司马迁亦曾说:“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清初黄百家的《内家拳法》中记有“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其中前四条均涉及了对习练者道德素质的要求。字门拳门规规定“十不传”:德行不端者不传;不孝父母者不传;心险者不传;好斗者不传;轻露者不传;无志者不传;喜财者不传;狂妄者不传;私心重者不传;无恒心者不传。“八极谱规”中更是明确规定:“武术者,本为锻练身体,保卫国家者也,不可恃血气之勇欺压乡里,尤不可贪图小利,害及同胞”;“倘有不法之徒,或欺师灭祖,或为匪作恶,一经同仁查明,先取消其谱名,然后群起而攻之”。许多民间武术谚语对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亦作了描述,如:“未习武,先观德”、“学拳宜以德行为先”、“未曾学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些耳熟能详的武谚说明重德已成为整个习武群体的普遍共识。另外,“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则是对违反这一文化律令带有宗教情感的道德训戒。综上所述,道德品质已被看成是“传兵论剑”的首要条件,不具备这样的道德素质就不能成为师门弟子。

传统武术恪守着“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的信条,践行着道德至上的择徒理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文化传统的规定。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视道德为根本,其它不过是道德的枝叶。传统武术对于择徒的道德要求,是构成传统武德的重要基础,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传统社会中被普遍认同的日常道德伦理。其次是传统经验的使然。在农耕社会中,由于长期受传统思维方式、落后教育水平以及传统武术本身的活动特点等制约,传统武者难以提出具有现代体育理论的选材标准,他们熟悉的是“知其然”的经验感知和运用自如的实践把握,并不善于“知其所以然”的理论表达。第三,信奉意志品质的作用。在为师看来,即使身体有点伤残,只要具备了坚韧的意志品质,加上指导得当、训练得法,也能弥补身体条件不足带来的缺憾,练就出惊人的功夫。这就是武者强调的“苦恒出高手”。

二、体现家族文化的择徒类型

由于能力高低、勤惰有别,有幸收入门下的弟子亦有优劣之分;在对徒儿的考察过程中,师徒感情也会出现亲疏之异,由此徒弟也被分为普通弟子和入室弟子。

通过对前来求艺者基本条件的初步认定后,便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师徒关系。但是,此时的“徒”尚未正式磕师立誓、更未登堂入室,只能算作“普通弟子”。

“入室弟子”是传统文化诸多门类传承中的常用词,古籍中亦有出现。《晋书·杨轲传》云:“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入室弟子承担着传承技法、秉承特色、弘扬精神的重要责任,对入室弟子的择取是各拳种非常严肃、慎重的门派大事。其考察标准除了“忠孝仁义”的道德要求外,还非常强调忍苦勤恒的意志品质。《少林拳术秘诀》中记有:“师之授技,须先考察其人之性情、志气、品格,经三月之久,始定其收留与否,盖以师择人最严”,随后又认为:“虽其人之性情良、志气坚、品格高洁,苟无恒久耐苦之心,专一不纷之概,师必不收矣。”突出对入室弟子“恒久耐苦”的意志品质要求,同时也为习武者日后的发展,做好精神与技术上的准备。在这段时间内,若被认为不合格,那么习武者只能停留在“普通”弟子的层面,不能“入室”,难以学得武技精要。如若通过考核,则收为“入室弟子”,列入门谱,承载着传承技艺的历史使命。

另据走访得知:根据徒儿继承前辈技艺、在弟子中的号召力、拳种外的影响力及对本门拳种的贡献等综合因素,入室弟子中又有贴身徒、传人、掌门人之分;在师父年事已高、功夫炉火纯青之时亦会选择“德悟”皆优者作为自己的关门弟子。关门弟子的功夫往往能得师父“真传”,这并非师父偏心所致,而是因为招收关门弟子时,师父经过更长时间修炼,功夫已达到最高境界,此时学练武艺,更可能得到师父最高绝学。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分类择徒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家族本位文化。按照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习惯,如以自我为中心,则世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家人”,另一类是“外人”。自家人主要由家庭内部及亲朋好友组成;自家人以外的便称为外人。这种人际分类方式,表现在传统武术以“师门”为基点的传承关系上,便形成了列入师门之内的“入室弟子”和未能登堂入室的“普通弟子”。

传统家族本位的主要特征是以荣耀家族为重心。传统伦理规定家族各成员对家族的繁荣昌盛肩负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收为家族内部成员的“入室弟子”,在家族伦理文化熏陶下,自然体现出以传承家族武艺、传播拳种特色、发扬门派精神为己任的精神品质,承载着传承家族文化的特有意义。因此,在“香火延脉”的传统观念支配下,出现了严格的拳技继承人的分类择徒现象。

三、浓缩传统文化的师徒确认程式

据《论语》和《史记》记载,孔子在收入弟子时,有一套严格的入学章程,可概括为三方面:第一,要有介绍人。要做孔子弟子须有人介绍,向孔子引荐。第二,由孔子面试。即要及门者先见面谈话,孔子观察其言行举止、相貌是否合格,再决定取舍。如宰予“利口辩辞”,孔子高兴地收下;澹台灭明,孔子见其状貌甚恶,以为材薄,虽收留门下,但让其“退而修行,行不由径”,列为“以次相传”的弟子。第三,行“执见礼”,即弟子向老师所执的见面礼。

正如孔子在接收弟子时规定入学章程一样,师父在确认入室弟子时,也有严格的程式。与孔子规定的入学章程相比,传统武术的师徒确认步骤大体相似,但其过程比孔子的入学章程更严格、更正式;师父对徒弟的考察时间也非一朝一夕,其对徒弟产生的情感意义亦要深远。

首先需要介绍人。介绍人被称为“引师”或“中间人”,一般需要1~2名。有些特别讲究拜师仪式或愈是有绝巧的拳种如梅花桩拳,还设有“送师”,负责把由“引师”介绍来的弟子,送到拜师场所。拜师时引师必须到场,若有送师,送师亦须到场,即“三师在位”(引师、送师、师父)。一般而言,介绍人的身份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与“徒”有着血缘关系的家人,如“父兄”。一类是与“师”有模拟血缘关系的人,如师父的同门师兄弟或早期入室弟子;还有一类是与双方都熟知的亲朋好友。

其次,“徒”必须写有拜师帖,或曰“门生帖”。拜师帖的格式大体相同,但内容简繁不一。简单些的有拜师者、“引师”及师父的姓名,拜师过程及日期等。详细的还写上拜师者的籍贯、年龄、生辰八字,以及进入师门后敬重师长、遵循门规和恪守武德之类的誓言。帖子一般是一式两份,师徒各执一份,也有的一式三份,“引师”一份,以示郑重。有的拳派在接受了拜师帖之后,师父要给徒弟写“回帖”,帖上主要写有承认接收某人为徒,按照拳门规定,给徒立字,确定其排位,以及对徒的赠言等。另外有些拳门在向师父递帖时要附上一些“压帖钱”,数目不一,以表敬重;也有的拳种传人表示,他们在递帖时无压帖钱的习惯,但会随带一点礼物。

再次是磕拜立誓。磕拜立誓是确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徒关系的最集中体现。磕拜的对象是本门拳种的师祖与师父。各地的磕祖拜师有一个大致的程序。双方选择良辰吉日,确定拜师的时刻。磕拜前点香燃烛,拜师者向师祖遗像或牌位及师父下跪,当众念读拜师帖内容;之后,向师祖磕拜,随后向师父、师母跪磕(回族弟子行鞠躬礼,因回族习俗规定只对父母和真主下跪);此时,师父给拜师者讲述本门的规矩要求及勉励的话语;然后,拜师者向师父、师母敬茶,以示感谢。拜师仪式后,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正式形成。

最后是收录家谱。在真正的师徒关系建立后,拜师者要被正式收录在本门的谱系之列。在谱系内一般要简要记载拜师事由,注明引荐人、拜师者在家谱的字辈等。许多拳种都有本门的字辈排列,如陈氏太极拳弟子按“忠孝节悌弘仁义礼智信忍”排列;笔者村里字门拳的字辈排列有:“明兴健本永,景运义新昌”。

敬拜师祖,是传统农耕社会诸多文化领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一方面体现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对维系文化载体发展的规模及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呈送拜师帖是师徒确认程式中最重要的环节。拜师帖是师徒关系的重要凭证。在封建社会时期,拜师帖就像是主体社会具有法律意义的合同,有明显的约束力,饱含多重的文化内涵。拜师帖体现了拜师学艺的正规性;限定了授业内容、学艺期限及应负担的责任等;承认了师父的绝对权威;同时,也隐示了师徒之间既如父子、又如主仆的复杂关系。在面对拜师帖时,徒弟内心有一份登入拳门的荣耀,师父则有一种传技授艺的职责,这种约束力和监督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保障传统武术技艺传承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拜师字据规定了每位徒弟的辈份与排位,它既是徒弟身份的象征,又表明与同门的关系和自己在拳门所处的位置,所以拜师帖强化了同门及师徒之间的整合与链条关系,既是徒弟自我认同与强化的手段,也成为这种认同与强化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吴殳.手臂录·附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张孔昭.拳经拳法备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尊我斋主人.少林拳术秘诀[M].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