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记者 彭迪 责任编辑_老秋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和多民族文化的世代交融,产生了无数绚烂的文化瑰宝。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最精华部分,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然而目前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还面临很多问题,诸如公众了解度不够,缺乏推广途径以及难觅传承技艺的学徒等等。
为此,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于2月8日启动了“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计划。同时第一季公益记录片《非遗会客厅》正式发布。
“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计划由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百度公司主办;文化部非遗司、全国工商联、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首都互联网协会、中国文化促进会非遗办公室、中国民间艺术体验馆等单位联合指导;爱奇艺、跟谁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戏逍堂等单位进行战略合作。
我国很多非遗传承人,年龄偏大,对网络不够熟悉,且很多居住偏远,对此,"助力中国非遗保护公益计划"目前已落地于跟谁学平台,跟谁学定位于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凭借其平台优势和相关资源,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跟谁学CEO陈向东表示,将会在在线教育这一学习服务平台进行非遗系类产品的开发与运营,通过移动互联网生态圈以及整合业界各类资源,找到非遗传承人,采取电话、邮件、视频、面对面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推动线上线下非遗项目文化推广与相关产品营销。
空竹传承人王晓华
“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计划启动现场嘉宾合影
中国电二胡唱奏第一人章磊
本次发布公益纪录片《非遗会客厅》由中国第一视频门户网站爱奇艺公司纪录片频道独家首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传播渠道的今天,爱奇艺有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传播的新桥梁。
在问及爱奇艺与此次非遗公益计划的合作中,爱奇艺副总裁耿晓华坦言,随着4G时代的到来,非遗文化的传播将进一步通过视频流,借助影像包括非遗宣传片、微电影、访谈等短片的方式,帮助非遗实现商业化。在内容制作商方面,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制作公司加入非遗文化的宣传中去。
在非遗对外文化传播方面,语言一直以来都是传播的瓶颈所在,这直接导致国外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此,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洋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今后将会通过更多非遗文化专著的翻译出版、网络云翻译等多种方式,借助纸质出版、互联网在线翻译等多种语言交流方式,帮助更多的非遗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执行会会长王强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非遗的保护与发展要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广与传播三方面。
关于民营文化包括非遗在内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与每年一度的民营文化产业峰会有密切关系。民营文化产业峰会举办的初衷在于,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峰会举办地,并以其独特的区域文化为核心,辐射周边其他国际性的文化元素。
在保护非遗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当下,社会团体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各界力量未来的方式,无疑是对非遗事业的巨大推动和创新。非遗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品格和美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依然鲜活的存在,传承非遗就是要把民族精神文化中最精华的内容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更有中国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