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活污水水质变化特征研究

2015-12-31 11:51:24来雪慧刘欣欣
山西化工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温电导率时段

来雪慧, 刘欣欣

(1.太原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山西 太原 030008;2.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宾馆、饭店等家庭生活以及医院、学校等工作单位,目前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可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的传播,同时还会引起其他水体的污染,使水质恶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不断增快,各高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展,高校校园已成为生活污水的重要来源[1]。据统计,全国所有高校的水资源消耗量平均为2亿t/a[2],且存在用水量大而集中的问题[3]。研究中选取某高校生活污水的排污口作为研究地点,生活污水的主要组成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洗漱、洗衣等污水,食堂污水以及卫生间的洗澡用水和粪尿污水等。通过测定高校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探究其水质变化规律,为高校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采样方法

在学校生活污水排污口设置采样点,流经该点的污水包括高校中的公寓出水和食堂污水。选取2015年3月份连续的2个星期天作为第1个研究时段。在之后的4月~6月中,分别选取该月中的某一天进行采样监测,作为第2个研究时段。考虑到在1天内不同时刻学生的活动频率不同,因此每次取样从早上6:00开始,每隔2h取1次样,直至凌晨00:00点结束。

1.2 实验方法

每次采样后,将所采集的样品及时送至实验室,并于24h内进行测定。测定指标有: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氨氮(NH3-N)和总磷(TP)。其中,水温、pH值和电导率分别通过温度计、pH计和电导率仪测定,DO用碘量法,CODCr通过重铬酸钾法,TN、NH3-N和TP分别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纳氏试剂和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第74页表1为2个研究时段的采样分析结果。其中,第1研究时段中每个时间点的值为3个星期天的平均值,第2研究时段中的每个结果均取的是采样当天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值。

表1 不同研究时段生活污水水质指标平均值

2.1 水温、pH值、电导率的变化特征

对于水温,第1研究时段中,早上6:00的水温最低,为3.5℃;到14:00时达到最高温度,为6.8℃。第2研究时段,水温随着天气的转暖而逐渐升高,整体表现为早晚低、中午高。水体中生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污染物的降解都受到水温的影响,如水温升高,会引起硝化速率的增加。校园生活污水的pH值变化范围不大,处于7.24~7.69,属于弱碱性。同时,生活污水中的pH值日变化和月变化较小,说明高校中洗漱用品对pH值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水中电导率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中午和傍晚高于其他时间点。有研究表明,电导率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上升[4]。实验中发现,高校中生活污水的电导率在中午12:00和下午18:00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中午水温较高;另一方面,食堂在这2个时间点处于高峰期,产生的厨余生活污水较多。厨房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固体,继而导致电导率增加。

2.2 DO和CODCr的变化特征

通常情况下,生活污水中的DO含量较低,但是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高校生活污水中DO含量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6:00~14:00时间段内呈现减少的趋势,而到了16:00之后又开始增加。在第2研究时段中,4月份的DO含量高于5月份和6月份,说明随着温度的上升,DO含量下降,可能是因污水中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时消耗氧气导致的。COD是反映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衡量指标。如图1所示,高校生活污水中的CODCr含量在早上8:00和晚上20:00达到最大值。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洗漱和洗衣时间大多集中在这2个时间点,污染物随之增加。同时,5月份和6月份的CODCr含量低于4月份的原因可能有2方面,一是温度的升高会促进污水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增强了其降解有机物的能力;二是天气的转热会导致学生用水量增加,对污染物起到稀释的作用。

图1 高校生活污水CODCr含量的日变化曲线

2.3 TN、NH3-N和TP的变化特征(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高校生活污水中TN和NH3-N含量的日变化趋势相似。两者都是在中午出现了高峰值,并在18:00之后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污水中的氨态氮可能会进一步氧化为硝态氮。在不同的月份中,TN和NH3-N含量都表现出了6月份最高。TP含量在22:00达到最大值,为0.64mg/L;最小值出现在16:00为0.20mg/L。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0.44mg/L。磷污染通常来源于生活中的洗涤剂,因此,一旦高校中出现洗衣或者食堂洗涤高峰的时候,污水中的TP含量就会明显增加。同样地,在月变化特征中,也呈现出6月份高于前几个月的态势。

图2 高校生活污水中TN和NH3-N含量的日变化曲线

2.4 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排放

与国家环保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相比,学校生活污水的pH值、CODCr、氨氮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只有TP含量超过了国家三级标准。TP含量的日变化数据表明,在晚上18:00之后呈现逐步增加趋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同时,高校在进行污水回收利用的设计时,可以根据此变化特征进行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结果表明,高校生活污水中的磷超标,为主要的污染物,这主要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洗涤和洗漱活动。在考虑污水回用时,不易作为景观用水,因为磷含量高,会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并危及生物的生长。因此,应该利用磷含量高的特点,作为植物的灌溉用水,促进其生长发育。

3 结论

1)高校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与学生的生活习惯相关,一般在中午和晚上浓度较高;同时,天气的转暖也会增加污染物的浓度。

2)生活污水中的pH值、CODCr和氮含量较低,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一级标准。

3)生活污水中磷含量较高,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收集后可作为植物灌溉用水。

[1] Zheng J,Wang X C,Miura T Y.Occurrence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pathogens in domestic sewage effluent in Xi’an[J].Microbes and Environments,2012(5):21-26.

[2] 邓民,郭伟,王朋雅.校园污水回用处理技术研究及工艺设计[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6(1):27-30.

[3] 万敬敏,赵毅,王淑娜,等.某高校中水回用工程[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37(1):56-57.

[4] 时晓燕,黄钰铃,陈明曦,等.校园生活污水水质变化规律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6):535-538.

猜你喜欢
水温电导率时段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制作(2019年7期)2019-04-25 13:18:10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17期)2018-09-28 01:56:38
基于比较测量法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电导率检测仪研究
低温胁迫葡萄新梢电导率和LT50值的研究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46
傍晚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
创业家(2015年3期)2015-02-27 07:52:58
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与探讨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7
水温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
技术与教育(2014年1期)2014-04-18 12:39:18
高电导率改性聚苯胺的合成新工艺
技术与教育(2014年2期)2014-04-18 09: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