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孔孟

2015-12-30 00:06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5年39期
关键词:人伦孟子论语

孔子和孟子是中华文明史上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以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虽然历史的风尘已飘然远去,但他们超凡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仍留存在世人心中。

孟子确立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石

□鲍鹏山

孟子对中国传统道德所作的贡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人性善。程颐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对这个世界有大的功劳,就是因为他讲性善。

人性善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确立人性善?孔子本人对人性问题是不说话的,因为他讲不清。但是,到了孟子以后,他为了证明人性本善这句话花了很多的功夫。

实际上孟子提倡人性善,是要解决一个特别重要的道德问题,那就是确立道德的基石。

假如一个社会老是让我们感觉到好人没有好报,坏人活千年,这个社会的道德就很难维持。这个大难题该如何应对?

西方用宗教的解决办法。在西方,假如有人问为什么做好人?因为做好人将来可以上天堂,可以跟上帝坐在一起吃蛋糕,做坏人要下地狱。

中国没有全民性的宗教信仰,没有宗教为国家的道德体系提供保障。那么,中国解决这个道德的难题,靠的是史官文化,史官文化就两个字“不朽”。死了以后怎么办?精神可以不朽。不朽有三层:立德、立言、立功。看看立德是成圣,立言是成贤,成圣、成贤就是“成人”。“成人”就是人性中善的全面发展,到这里我们就看到人性的重要性了。做好人是符合你的本性的,你只有做好人你才能够完善自己,你才能完成自己。

所以,孟子用这个办法解决了非常深刻的道德问题,为我们这个没有宗教的民族确立了我们自己的独特的道德基石。从人性出发,我们照样可以获得崇高与尊严,一样可以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人性善可以使我们获得对自我的肯定,对人类自身的信心,对人类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过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的信心。

(选自《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

读后一得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纯粹的性善论者,仁学是他所提倡的主要学说之一。仁爱思想是孟子思想的一条主线,孟子的仁爱思想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自身的道德意识,提升道德情感,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孔子的洒脱

□周国平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有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过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为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绝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硁硁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孔子,如果审视他本人,对他的哲学或许也会有些新的认识吧。

(选自《周国平作品精选》)

思维迁移

作者认为孔子的“洒脱”表现在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如果将孔子思想的核心“仁”除外,那么,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聊天时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联系全文,你认为孔子“不洒脱的地方”主要指的是什么?积极“入世”,关注社会生活或是人伦世理(或“重事功、重人伦”)?

猜你喜欢
人伦孟子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伦与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天伦和人伦共生伦理永恒——秦汉传统中基于发生角度的伦理分类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由传统礼仪看中英传统人伦道德观念异同——以英剧《唐顿庄园》为例分析
沅陵傩文化中人伦与平民的主体性伦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