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2015-12-30/ 第06版面/关注中国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2月28日文章,原题:面具背后:报道中国的挑战过去40年,西方如何报道中国?中国如何报道西方?这些报道如何变化?
这是“中参馆”网站(由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办的一个全英文、介绍中国的网络杂志——编者注)组织的讨论会上的一些问题。参会的有《纽约人》周刊的中国通作者,包括何伟、范嘉阳(音)、查建英、欧逸文和奥维尔·谢尔。
谢尔一开始讲述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报道的困难。当时,中国民众避免与记者有任何“未经批准的接触”。因此,那时的中国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当你只看到一张面具,没有手段看到背后,那会怎么做?那就写那张面具。
查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初,她第一次到美国留学时,人家问“你们有电么?”“你们吃蚂蚱吗?”之类的问题。在她看来,这暴露出美国的无知。不过,从1979年-1998年,中国确实存在全国性的电力短缺现象,中国有些地方也常吃蚂蚱。所以,笔者赞同她说西方缺少“更细致的报道”。范讲到首次在西方报纸上读到中国时的感受。她觉得,就好比看到X光透视下的中国,全身各个部位都不缺,就是没有一丝血肉——没有生命。
可喜的是,中国的面具开始滑落。查认为,西方报道失实严重,要么称中国是“不祥的巨人”,要么是“濒临崩溃的纸老虎”。尽管如此,相比以前还是好些了。在何伟看来,中国不再是不可理解的“别人”了。欧逸文则表示,现在都是默认中国始终在变,就像“赫拉克利特的河流”,不能两次踏进同一个中国。
因此,我们似乎从信息匮乏变成了信息太多,从而遭遇以前相同的问题: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正如欧逸文所说,我们看中国时看到太多的自己,以为他们必然越来越变得与西方“相似”。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实际上是人类共性的行为视为中国特有的。▲(作者戴维·沃洛兹科,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