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北京 100029)
从市场经济总体来看,金融排斥现象是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缺陷在金融领域的集中体现,其主要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活动,某些群体因为缺乏吸引金融因素的优势而无法接触到金融机构,进而导致该群体无法得到必要的金融需求满足的现象。这一现象是伴随着金融领域管制的放松而逐渐产生的,对市场经济的主要影响是,在国际金融环境较为严峻的情况下,金融领域会因为在某些地区的金融投资收益较差而关停位于该地区的金融分支机构,以降低金融机构整体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整体的效益。导致这些弱势区域或者区域内的弱势群体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金融排斥现象很容易放大市场经济调节的缺陷,导致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愈发扩大。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我国2004年和2012年金融排斥综合测度评价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略有增加,但总体稳定。对比全国31个省(区、市)在2004和2012两个财年中的金融排斥均值和总值可以发现,全国整体的金融排斥水平有所增加,从省份个体来看包括北京、重庆等地在内的19个省(区、市)的排斥度有所增长,包括上海和安徽在内的12个省(区、市)的金融排斥指数有所下降,以纵向的时间轴为标准金融排斥数值的变化幅度并不大,普遍在0.1左右徘徊。从横向的省(区、市)地域轴来看金融排斥数值变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金融排斥指数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金融排斥指数较高。
排斥值普遍偏高,空间差异大。从金融排斥数值的静态分布来看,我国的金融排斥指数总体偏高,在2004和2012两个财年均有一半以上的省市自治区属于重度金融排斥类型。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排斥指数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两极化趋势,以上海、天津、浙江为首的七个经济较发达省市集中形成了我国金融排斥指数的低值区,包括新疆和西藏在内的18个中西部省区形成了金融排斥指数的高值区,金融排斥指数低值区域高值区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而且根据各个省市在2004年和2012年的金融排斥指数变化实际来看,这一差距还处在增长的趋势。
排斥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趋同。从金融排斥指数的空间分布上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金融排斥指数低值区和高值区的集中分布,以上海、天津、浙江为代表的沿海经济较发达省市的金融排斥指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值,而相对的山西、河南等中西部省市就存在着明显的金融排斥指数过高现象,所有金融排斥指数超过0.9的省市自治区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排斥指数的这一分布特点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有高度的相似性。
表1 我国省际金融排斥程度分类与指数值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排斥水平容易升高。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2004年和2012年比较,GDP地区排名下降的共有11个省(区、市),分别是山东、河北、上海、福建、黑龙江、江西、广西、山西、云南、吉林、青海。其中,除上海外,都处于表1所述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即金融排斥较为严重的范畴。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的地区,其金融排斥水平多数处于较低水平,或者呈现下降趋势。金融排斥水平的升高使得地区整体经济活力受限;地区经济发展的减速,延缓金融服务的覆盖容易使金融排斥水平升高。
通过对金融排斥度与省份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地方财政支出在当地GDP中所占比例越高其金融排斥度越低。在当地GDP为定值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利于金融排除指数的降低。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的干涉行为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排斥程度,政府的干预主要体现在政府支出和银行利率上,在同等银行利率水平下政府的支出越多,区域经济的建设活力就越强,同时区域市场内部的投资活动和投资需求就越旺盛,相应的金融机构就能够有更多的金融投资机会。
表2 我国各省(区、市)2004和2012年GDP排名情况
从金融排斥指数较低的几个省市地区的共性特点来看,城市化水平与金融排斥指数之间呈现一种负相关状态,省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金融排斥指数越低,而城市化水平越低的地区金融排斥指数越高。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化水平与实际经济活动中的融资需求率成正比,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城市人口较多,投资行为也较多,而且相对而言其投资活动的良性投资比例也较大,从金融机构对利益追求的角度出发来看,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有更多的投资项目,而且其中回报较高、风险较低的优质投资项目比例也较高,相同的成本支出前提下金融机构往往更愿意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投入更多的金融资源。
通过对金融排斥指数较低省市地区的特点分析认为,区域人口密度与金融排斥指数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人口密度越大金融排斥指数越低。从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置角度分析,人口密度是金融机构分支机构设置的主要参考指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口的集中程度越高,投入相同资源建设的金融分支机构覆盖效果越理想,向更多的法人和个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概率越大,使得该金融分支机构的功能能够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所以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来看,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往往是金融机构的设置分支机构较多的区域。
通过对金融排斥指数较低区域的总结分析认为,金融排斥指数较低的区域往往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也就是说区域教育水平与金融排斥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教育水平越高的区域其金融排斥指数往往较低,教育水平较低的区域往往金融排斥指数较高。教育水平与区域范围内的人口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人口素质往往较高,而高水平的人口素质就意味着其财富聚集速度往往较快,未来的收入预期比较乐观,在这种情况下素质较高的人口往往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其金融理财的坏账率也比较低。
通过对金融排斥指数较低区域的总结梳理发现,金融排斥指数与区域平均收入水平呈负相关,收入水平越高的区域其金融排斥指数往往越低,这主要是因为金融服务本身的利益趋向性,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是以获取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提供过程中,预期收益率与融资风险将是其衡量投资质量的主要标准,区域居民的高收入水平往往意味着其能够承受金融机构更高的利率,金融机构在单次融资过程中的收益可能会更高。而向收入水平较高的社会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融资本身的风险水平会很低,所以金融机构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更愿意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区域建设分支机构,为收入水平较高的区域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通过对我国2004年和2012年两个财年的金融排斥度推算,可以将我国省际金融排斥度划分为轻微、轻度、中度、重度四种类型。我国金融排斥水平整体较高,除了北京、上海。多数省市自治区的金融排斥指数都在0.8以上;金融排斥现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的金融排斥指数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中国金融排斥类型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高度一致。通过对金融排斥指数较低省市自治区情况的分析,总结认为区域范围内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例、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收入水平等因素与金融排斥指数有明显的相关性。
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降低金融排斥度。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当地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需求的增长会引导金融机构的扩张,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最终都会促进金融机构亲和力的提升。
加快新型微观经济建设。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在乡镇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始终不高,企业发展水平的滞后必然无法产生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相应的金融排斥指数就会上升,推动微观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乡镇和城市小微企业的发展,推动其小微金融需求的扩张,金融机构秉承追求利益的目标自然会形成相应的金融服务层次,为乡镇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加强政府经济行为。金融排斥现象主要是市场经济调节的自发性导致的,其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也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发挥相应的宏观调控功能,以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对金融排斥现象进行主动调节。
1.胡宗义,袁亮,刘亦文.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8)
2.李春霄,贾金荣.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鲁强.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金融论坛,2014(1)
4.王人扬,张惠.城市家庭住房自有率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六普”数据的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4(6)
5.肖向东,罗能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