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嘉年华魅力绽放

2015-12-29 00:00:00赵静蕊
航空世界 2015年12期

10月15日—19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共同主办,以“推动通用航空发展,加快航空产业聚集”为主题的2015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在陕西西安举办,此次展会包括了飞行表演与静态展示、通用航空高峰论坛、航空设备器材展等内容。此次通航大会,不仅让参会者了解到了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也展现出了通用航空市场所蕴含的的巨大商机。

参展企业创历史新高

本届大会上,西安和蒲城两大展区参展飞行器共计130架,参展飞行器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立陶宛、瑞典、奥地利、捷克、新西兰、斯洛伐克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28家飞机制造厂商,共计82种型号。其中,中航工业集团、美国德事隆集团、空客直升机、捷克航空工业、奥地利钻石公司、恩斯特龙直升机、中俄直升机、乔治海因茨、罗宾逊、快银、派珀、罗特威直升机、加拿大庞巴迪、意大利泰克南、德国轻型飞机公司等著名通用航空制造企业均派出经典机型进行飞行展示和客户体验活动。

大会共有来自国内外的40余架飞行器进行了84架次的飞行表演,瑞典“斯堪的纳维亚”、立陶宛“空中匪徒”等国际知名特技飞行表演队继续亮相本届通航大会,连续三天表演“模拟空战”“多机编队”“单机特技”“空中绘图”等精彩节目。此外,动力伞、旋翼机、花式跳伞等节目组成的飞行编队,进行了壮观的“蓝天巡游”。特技飞行表演充分展示了国内外主流及最新通用飞机的优越性能,为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本届通航大会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展参会,形成了综合展示、专题展示、品牌展示、科普展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新型通用航空会展模式。西安和蒲城两大展区共设展位443个,较上届增长40%以上。包括特装展位57个,标准展位388个。参展展品涵盖固定翼、直升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航空零部件、航空新材料、机载设备等高端航空器材及相关产品。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捷克、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斯洛伐克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议代表参会。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全国共有十余个省市举办通用航空类展会,通用航空展可谓“遍地开花”。但2015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仍然受到国内外航空企业的“热捧”,参展积极性空前高涨,大会呈现出诸多精彩亮点:

1.海外制造企业参展踊跃。捷克航空工业派出所属LET-410飞机,横跨欧亚大陆飞行逾万千米赶赴2015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另有斯洛伐克VIRNIK旋翼机、新西兰P750、意大泰克南P2006等机型均为第一次亮相通航大会。

2.“中国制造”通航企业纷纷亮相。以中航通飞、中航直升机、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有限公司、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为代表,“中国制造”在通航整机制造领域的迅猛发展是我国通用航空跨越式发展的有力引擎,为本届航展增添了“中国制造”的风景线。

3.通勤航空参展呈现井喷式增长。与往届相比,以德事隆集团德塞斯纳208、捷克航空工业LET-10、北京通航P750等企业为代表的机型均以中国中短途通勤航空市场为目标积极参展。未来十年,我国通勤航空领域将呈现白热化的竞争态势。

4.旋翼机参展机型数量增长迅猛。中德远达MTO sport 旋翼机、宝鸡猎鹰旋翼机、香港万里的马格尼旋翼机、斯洛伐克VIRNIK旋翼机、中联农林旋翼机ela-07egro和通用旋翼机ela-07s等多款型号,以优异的性能和较低廉的价格成为了通航市场中愈发重要的组成部分。

5.顶级飞行表演精彩无限。来自立陶宛、瑞典等国家的多架飞机带来了模拟空战、特技编队飞行等展示项目。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在为观众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更会激发普通群众对通用航空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中航传媒旗下的《航空世界》杂志在蒲城内府机场和绿地笔克会展中心两个会场均有展位,这两个地方也成为了广大航空爱好者往来频繁的两大“风水宝地”,一些《航空世界》的老读者利用这次机会,将自己对杂志的建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与杂志编辑进行了深入沟通。《航空世界》的过刊也成为了抢手货,一些读者特意来杂志展位“查漏补缺”,把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在报刊亭购买到的某一期或几期杂志收入囊中。还有一些新读者,被《航空世界》所吸引,干脆将全年的杂志都抱回了家。

高层人士竞相发声

10月17日,在用通航大会的高峰论坛上,600余名来自各级主管部门以及航空业界的相关专家齐聚阎良,围绕备受通用航空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畅谈各自的想法,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未来发展出谋献策。

国家空管委办公室主任蔡军的发言主要围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有关情况,他表示,自2012年10月印发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五年多来,先后实施了改革试点和两大区,七小区的扩大试点,涉及的范围包括全国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约33%的低空空域由过去的全域管制调整为管制监视报告三类不同属性的管理,实行了有序放开,管放结合的差异化管理模式,有效缓解管制员工的工作强度,建立低空空域使用转换机制,根据飞行情况和通航用户的需求,建立三类临时转换程序,临时释放资源。

低空监视方面,应用技术科学规划建设地面站,通航服务保障的终端设施建设,通航空管信息站方面,建立了四个通航空管信息服务站,其中海南通航空管服务站累计不间断运行719天。在低空改革政策的引领下,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通用航空飞行量,增长到70万小时,通航企业达到了239家,通航飞机2200多家,通航产业作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民用航空局通航处处长靳军号也在论坛上阐述了自己对通用航空发展现状的看法,他总结道,在过去的时间里面,通用航空实际上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企业数量在快速增加,从业人员稳步增长,作业能力也在稳步提升。企业数量达到了269家,从业人员达到了1.3万人,其中飞行专业人员7300人,这些数据表明行业在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系统性的问题依然存在,新型的作业项目发展比较缓慢。公务机市场在经历了每年倍增的高速增长之后,在去年和今年,进入了稳定期。用航空运行的制度性的成本目前依然是影响通航企业能力的关键问题。简单的用八个字概括影响的根本原因,硬件环境来讲是天、地、人、机,软件环境是法、政、统、观。

除了来自政府部门的声音,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沙长安也代表航空企业表达了观点。

他表示随着国家对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视,整个通用航空产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中航工业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做了专门的业务。虽然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是通航业整个的发展前景与空间是非常好的。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个是从政策法规层面,特别是国家从顶层规划方面,通用航空产业的规划还没有出台,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在做相关的工作,由于政策法规还没有发展,没有及时跟上,这会带来很多问题。很多人在谈空域,其实空域是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相关政策法规对应的是在整个产业发展方面,无论是制造、运营还是服务方面,都需要相关配套支持,沙长安认为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二个是我们的机场设施建设问题,飞机能不能飞起来,不仅仅是空域问题,目前机场非常少,即便是从明天开始空域全部放开,仍然没办法飞。美国现有可以供通用航空使用的机场大概为1.9万个,其中有5200个左右是可以公用的,剩下1.4万是属于私人的,我们的机场大概在400多个,真正能称的上通用机场的就70多个,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修跑道就可以,美国的机场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基础设施也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个方面,就是人力资源,人才队伍,特别是专业人才,包括飞行员,航务人员,以及通用航空的管理人员。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实施了民用飞行员的培养计划,到二战结束,飞行员达到34万人,我国到今年不到2000人,这个数量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另外一个存在的问题,就是商业模式,环境很好,现在社会上各个方面产业,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活下来,都能赚钱,在通用航空方面大家也在探索,包括通航俱乐部如何营利,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航工业曾专门请国际顶尖的公司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咨询公司来讲都感觉到这个事不是那么简单。第五个问题是通航文化,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航空整体的文化基础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在1991年的时候,当时沙长安在波音,他看到旁边有小的机场,基本上一分钟起降一架,这说明美国目前通用飞机保有量有很多,沙长安看到比较新的数字是20.3万架,而且有大量的通用航空的配套企业,非常成熟,用起来非常便利。

在这次的高峰论坛的嘉宾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这个名字在通航界比较陌生,但是在房地产界如雷贯耳,他就是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理事长孟晓苏,孟理事长是经济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也从经济的角度发表了自己对通航产业的意见。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从去年开始提出的,什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李克强总理讲到了,新的产业,新兴产业,包括高端设备、航空,移动互联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的时候特别要求陕西要加快建设航空产业基地,航空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比中国目前和世界各国的航空器的数量,虽然我们发展了,但我们还只是美国23万多架的1%,中国在很多奢侈品方面走在全国行列,唯独在飞行器方面落在世界之后。我认为在这次会议上可以说出通航产业可以成为我们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了。”

具体到作为奢移品的私人飞机,他讲道,“这种飞机在国外并不贵,现在我们国家从制造业方面也有了这样的能力,但这种通航飞机我建议还是首先要引进,因为中国老百姓要买,还是想买国外的。我们应该学中航,干脆把美国的公司买下来,国外的企业正濒临破产,急需拓展中国的市场。包括飞行员培训,贸易服务,制造业,机场,停机服务,后面就是旅游,并且为军队的发展,为军队培养后备力量提供方便。通航培训现在已经在慢慢展开,我66岁了,我现在已经取得了培训资格,争取在明年能够拿到我的飞行驾照。这些通航家园将是环境优美、低密度的家园,买了飞机怎么能开回家去,必然要放到机场,这样一些富裕人群就可以到机场居住,由此可以改变居住状态,如果有了这样的飞行器,我们也能够有利于缩小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贫富差距。特别要提到的是军事力量,作为后备力量的作用,有人说是不是空军在通航方面不积极?我说不对,我了解空军,我的很多业务干部就是从空军来的,中房系统曾经有两个将军,他们告诉我,有了通航飞机之后,第一是打起仗来,所有机场都可以使用,第二,打仗的情况下,有驾照的都可以作为士兵使用。这些都说明我们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和消费市场,如果把他们释放出来,就能够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有利于实现我们的小康目标。”

重磅签约接踵而至

10月18日上午,2015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迈入第四天会程。在各项活动完美收官之前,大会项目签约暨成果发布会在西安绿地笔克会展中心举办。会上,30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经过各方努力,在本届大会上,共计89个项目顺利签约,签约总额达313.53亿元,项目涵盖了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通用飞机装备制造、通用飞机维修、通航运营、通航投融资、通航基础设施建设、通航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

例如:乔治海茵茨飞机制造集团公司和中房金控集团公司合作联手打造陕西、山西两省大众低空通航天路网络,在陕西和山西投资20个通用微型机场、200架飞机,2个飞行员培训中心,2个飞机制造厂。

“陕西航空产业投资基金项目”由西安渭北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及陕西航空产业发展集团双方设立航空产业基金,共同开展项目开发与投资管理工作合作。该基金总规模计划为人民币3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未来将吸引社会资金逾百亿元,为陕西航空产业腾飞助力。

小鹰-700飞机也在本届通航大会期间获得多个市场订单,与中飞通航、天颖航空等多家通航公司签订购销意向合同、租赁合同,预计到2025年将陆续交付小鹰-700飞机300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航传媒总经理赵忠良与西安通航大会唯一运营公司——西安通航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鉴文签署了5年媒体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至2019年,中航传媒将与西安通航大会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度战略合作。今后,双方还将就具体合作内容和细节展开进一步磋商。

在签约项目中,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项目个数和飞机交易项目占到签约总数的27%。大会飞机销售签约项目共计19个,交易飞机453架,交易金额19.53亿元。作为大会的主要执行单位,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签约项目共计25个,签约总额218.58亿元。

在大会筹备之时,大会执委会提前介入,通过多种渠道牵线搭桥,力促参展企业合作磋商,大幅提升了洽谈对接的成功率。会期中,开展了多场商贸对接和合作交流活动。通航大会作为国际化专业性通用航空博览会的平台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协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大会搭建的广阔平台,积极引进项目、飞机技术、资金和人才,谋求深度合作,使通航产业发展的资源、市场和潜力得以充分展现。

这些成果,预示着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而陕西西安作为中国通航产业发展的桥头堡,依托良好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环境,深受企业家和投资者的青睐,通航产业发展的“西安模式”也受到通航业界的深度关注。目前,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已举办到了第四届。与往届相比,通航大会的交流纽带作用不断提升,产业拉动效应逐步扩大,民众参与愈发广泛,飞机交易更加活跃,业界影响日益深远,在我国低空空域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对于促进我国通航产业突破发展意义重大。

三大比赛吸引眼球

10月18日下午,在2015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静态模型大师赛、航空航天摄影展以及航空航天绘画展的颁奖典礼上,中航传媒总经理赵忠良作为颁奖嘉宾,为其中静态模型大师赛现场陈列组的冠、亚、季军颁发了奖项。中航传媒是这三大活动的平面媒体支持单位。

这三大比赛被称为航展里的“航展”。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航空航天摄影展的所有摄影作品均来自国内外顶尖航空摄影师的优秀作品,内容涉及航空器、航空人员、航空建筑设施、航拍风光等,摄影角度包含地对空、空对空和空对地。很多优秀作品都是首次公开展示,画面气势恢宏,效果幻化多姿,展示内容丰富全面,令现场观众被精彩的空中力量所震撼。

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航空航天绘画展的作品也同样来自国内外顶尖航空美术工艺大师,作品表现方式包括素描、水粉(彩)、油画、丙烯、喷绘以及CG,让观众精确感受光影艺术和画笔艺术风格的迥然不同,在参观中被航空航天之美所包围。

除此以外,绘画展的作品中还有为数不少的来自少年儿童的航空航天画作。在孩子们的心中,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是什么样的?儿童的航空航天绘画以稚嫩的手笔描绘自己心中的蓝天,让观众在忍俊不禁,温馨莞尔之余充分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这些精选出来的儿童航空航天绘画作品成为了航展现场的一道靓丽风景,也体现了航空航天从孩子抓起这一国家大战略。

“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静态模型大师赛”囊括国内外近百名模型制作高手的精美作品,航空模型业于20世纪50年代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促进航空文化推广、航空及飞行原理普及具有很大意义。同时,航空模型产品的水准直接反映一国模具业水平。这些模型展现了制作者的匠心独具以及美术工艺实力,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时,通过特定模型所蕴含的历史背景、装备知识、爱国情怀达到模型赛教育性、娱乐性与观赏性的统一。

我国目前在航空模型产品、模型制作、模型文化的推广等方面与日本等国家存在很大差异。作为国际级通用航空展会,能够将静态比例外观模型引入航展既是对模型产业的一种肯定,也凸显了模型对于宣传航空文化的作用。

编辑:赵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