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北海市银海区下村扎实推进村基层文化建设,于2011年建起了3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现有藏书3000多册,2014年被评为全区示范“数字”农家书屋。
下村位于北航北海学院东南方,距市区约10公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其大力发展近海捕捞和海水养殖业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领导重视,完善建设
下村农家书屋建于2011年12月份,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喜爱的“求知堂”。成立之初寄希望通过农家书屋建设,大兴读书学习之风,积极引导村民“爱读书,读好书”,努力营造“全村阅读”,增强向上向善的力量。基于这个认识,在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中,村两委干部高度重视,结合本村实际,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领导和村民的全方位支持。
村委将农家书屋工程视为工作重点中的重点,村两委成立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张愈璞任组长,明确了管理员和农家书屋相关管理细则,确保书屋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村里在办公条件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安排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间建设农家书屋,并配齐了桌椅、书柜、报架、电脑、电扇等设备。除上级配送的书籍外,村里又投入资金,保证每年定期订阅各种报刊16类,从而进一步丰富群众阅读视野。
下村根据村内实际情况,将农家书屋和党员活动室合二为一,不仅使全村的党员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在党员的带领下,更多的村民都认识了农家书屋,愿意到书屋来借阅图书。书屋设有出版物需求登记簿、意见簿等,及时了解村民的需求,不断完善书屋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更加满足农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需求。
因地制宜,创新管理
农家书屋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尤其是正在学习成长的青少年,因家中困难,买书看书成为一种奢望。村里建设农家书屋后,吸引了许多热爱读书的青少年来书屋阅读、借书。
为了保证书屋最大化的利用及长效发展,下村村委创新书屋的管理方法:
一是结合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灵活设置开放时间,原则是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对外开放。但是针对不同人群工作、学习的特点,设置不定时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上学的在校生,在星期六、日以及节假日集中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的,在晚上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开放。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联系电话预约开放时间。定期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寓教于乐灵活生动的形式更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在轻松快乐中获取更多知识。
二是建立健全书屋管理制度。为了管好这些书,切实发挥书屋的作用,下村专门制定了《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完备借阅手续,填写借阅记录并及时收回,检查破损情况,使书屋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是坚持科学管理。学习其他书屋的先进经验,结合北海市图书馆培训的管理知识,摸索出一套特有的图书管理办法,对每一类、每一本图书,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包括桌椅、书柜、报栏等功能分区进行精心设计,用心摆放。
彰显实效,推动发展
下村农家书屋建成4年来,密切了党群关系,已经成为村内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农家书屋和党员活动室配套使用,让党员和群众有机会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在活动室,党员和群众经常读书讨论,更好地了解村情民意。共商生产发展、村容建设等大事。很多村民都深有感叹地说:“有了书屋,党支部和群众见面多了,服务机会多了,关系也融洽多了。”
因下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虾养殖已经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科学技术,只能靠自己积累问题,慢慢摸索经验。经常一遇到病害,就血本无归。而且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缓慢。上级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在村里举行养殖培训班,但是由于培训时间及效果有限,培训结束后,村民的技术还没得到很大提高。
自从2011年村里农家书屋建成之后,专家在培训时对养殖的各个时期的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帮助村民找出养殖问题的原因、对策。并指引村民通过到书屋查阅有关书籍,自学掌握科学技术。根据书籍中各种常见病防治知识对症下药,经过精心选种、水质配比、及时消毒、隔离、科学喂养等措施,对虾生长很快转好,产量也有了提高。
3年来,在农家书屋的助力下,下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2014年该村主导产业近海捕捞和海水养殖业产值约7765万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