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亲情不容缺失

2015-12-29 00:00:00李月星
农家书屋 2015年7期

近年来,留守儿童遭遇不幸的新闻频繁爆出,今年,在“六一儿童节”之后的第八天,6月9日,贵州毕节4兄妹服农药中毒死亡。一时间,关于留守儿童的话题讨论异常热烈。

6102.55万: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全国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两者之和约占全国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

如此庞大的基数之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结构在发生变化。妇联《报告》显示,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省份。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从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等省份已超过50%,而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也已超过40%。可见除中西部地区外,留守儿童也分布于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

44.1%:两岁孩子留守比例

国家卫计委5月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从年龄方面看,留守儿童分布呈“倒U”形,中间略有波动。即,两岁孩子留守比例最高,为44.1%,随后开始下降。

妇联《报告》显示,与2005年相比,2012年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增幅达47.73%,规模快速膨胀,而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6~14岁)和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分别下降了9.65%和19.68%。

根据妇联《报告》,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入学率在96%以上,但是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1/3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10.7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和父母的长期分离,使留守儿童的生活受到影响。根据妇联《报告》,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3个月外出,导致相当数量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不能得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不同,对其受教育状况也会产生不同影响。

妇联《报告》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3.13%和3.11%。

74.0%:受访者称留守儿童不幸是因父母无法常回家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5%的受访者平时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74.0%的受访者认为留守儿童遭遇不幸是因父母无法经常回家探望,57.0%的受访者建议应继续扶持“三农”,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28.3%的人直言应加快户籍改革。

受访者中,11.7%的人居住在农村,26.8%的人居住在县级市,24.3%的人生活在地级市,20.9%的人居住在省会城市,16.4%的人住在直辖市。

关于留守儿童都面临哪些困境,调查显示,69.1%的受访者感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62.5%的受访者认为留守儿童缺少关爱,56.6%的受访者了解到留守儿童居住条件差,50.3%的受访者发现留守儿童缺乏学校教育,48.1%的受访者发现留守儿童面临医疗卫生条件差的窘境,42.5%的受访者认为不少留守儿童饮食条件较差,34.0%的受访者直言留守儿童安全保障较弱,28.6%的受访者指出一些留守儿童要照顾年幼弟妹,精神压力较大。

35.7%:受访者表示会伸出援助之手

本次调查显示,在身边的留守儿童面临困境时,仅35.7%的受访者表示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在父母远离、乡邻援助不乐观的情况下,该如何让城乡二元体制下的留守儿童脱离窘境呢?调查显示,57.0%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大扶持“三农”力度以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53.5%的受访者认为应完善留守儿童救助机制,45.3%的受访者建议将留守儿童问题归口到具体部门负责,44.7%的受访者建议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43.1%的受访者直言监护人应尽到责任,37.4%的受访者认为应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35.8%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应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31.6%的受访者鼓励民间组织服务留守儿童,28.3%的受访者建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26.7%的受访者倡导农村优生优育。

“让孩子跟随父母是最人性化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也是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熊易寒指出,让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做法,其背后是城市之间和个体之间的竞争,以及特定个人与城市之间的匹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他建议,逐渐为农民工创造家庭迁徙的条件。同时,政府也应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破除家庭迁徙的制度性壁垒,从而尽可能减少留守儿童,逐步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侯佳伟认为,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去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尊重他们的心理成长规律,给予他们普遍需要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关注。

情感荒漠化,心理问题检出率偏高

得不到父母足够关爱和社会的关注,还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根据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农村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曾表示,孩子的成长特点是年龄越小,情感支持系统要求越高,父母的关注和呵护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父母的远离,导致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变得脆弱。父母对孩子衣食住行照料不周让孩子情感荒漠化,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不会爱别人。

有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偏高,而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孙云晓认为,童年留下的心理问题可能为他们日后成长埋下悲剧的种子。缺乏亲情和感情脆弱,容易使孩子的攻击性变强,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有些孩子可能滑向犯罪边缘,吃不好、穿不好的去偷抢,学习退步无人帮助会被学校淘汰。

妇联《报告》对此给出的建议是,应先在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等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福祉。

解决办法:消除制度、经济文化方面的排斥

熊易寒撰文指出,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是生产与再生产相分离的劳动体制,以及“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城市化模式。即,将农民工作为经济要素吸纳到城市中来,但却忽视了他们作为父母、子女和市民的需求。农民工在城市没有获得相应的公民身份和社会福利保障,导致其家庭迁徙非常困难。

对此,妇联《报告》认为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排斥,是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对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要建立长效帮扶和管护机制,对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教育指导。此外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使更多农村儿童能够在父母身边成长,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总量;针对大龄流动儿童教育需求,稳步出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中考、高考制度的相关政策,使更多的流动儿童能够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接受高中教育。

侯佳伟曾组织学生做“小组社会工作”实地考察留守儿童。当问及他们“最大的愿望”时,很多孩子的愿望是“希望父母能给自己过一次生日”,这让侯佳伟感触很深:“这本是作为一个孩子理所应当享受到的童年乐趣,此刻却成为了一件奢侈品。”

熊易寒在谈到留守儿童监护问题时表示,目前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隔代抚养,祖父母无力管教,亲子互动较少。此外,与夫妻双方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在同一个城市生活的跨地域婚姻不同,很多农民工家庭丈夫因外出打工与妻子两地分居。加上一些年轻夫妻在心智和情感不成熟时早婚早育,导致有些家庭夫妻关系不稳定,这样家庭中的孩子要比同龄人承受更多的心灵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