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是一方古朴、清雅之地。在江南水乡如珍珠般散落的古镇中,乌镇以悠悠飘荡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与众不同。可别小看这个小镇,历史上这里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坛巨匠茅盾、沈泽民等名人更是为它增添了几分显赫。经过千年洗练,乌镇有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古老与沧桑是它的基调,青石板、小石桥、水上船、马头墙、老房子、古街市,都在用黑与白的方式表白和展现着这里的悠悠岁月。一条千年的老街蜿蜒曲折地缓缓向前,悠长悠长地,让人望不到尽头;唐代银杏、六朝遗胜、梁时古寺、清朝戏台,也都在光阴的流转中记载着小镇的年岁。电影《似水年华》中说,乌镇的美,是让人迷失又绝望的。
10月,这座古老的东方小镇将迎来一场戏剧狂欢,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台剧目上演,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相遇相融,第三届乌镇国际戏剧节即将开幕。为期11天的乌镇戏剧节,将汇聚世界八大国际名团,来自德国、巴西、瑞士、法国、意大利、荷兰、波兰、立陶宛、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台顶尖剧目共计73场在乌镇轮番上演。其中不乏《惊奇山谷》《物理学家》《Oleg!Oleg!Oleg!》《尼伯龙根的指环》等等在国内难得一见的戏剧大作,让乌镇戏剧节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戏剧盛宴。
当乌镇与戏剧相遇,烟雨朦胧的乌镇,不仅仅是一幅飘逸的绢丝水墨画:小桥、流水、人家。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碰撞,古老小镇和现代戏剧交融,乌镇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性感。
戏剧和乌镇的第一次遇见
2002年,黄磊带着摄制组到横店看景,很不满意,在飞机读物上看到一篇报道,讲“鸟镇”,立刻被吸引住了,直到真的去了那里,才发现这里叫“乌镇”。当时公路上甚至没有指向乌镇的醒目路标。一行人到达乌镇东栅的时候,已是傍晚。景区大门关闭,但供景区工作人员出入的小门虚掩未锁。推开小门,黄磊看见古意盎然的街道,炊烟袅袅,有人洗衣,有人做饭。“我突然觉得我来过这个地方。”黄磊决定,《似水年华》就在乌镇拍了。
2003年,电视剧《似水年华》播出。恰逢SARS时期,人们躲在家中无处可去。在瘟疫流行的恐慌中,这部讲述乌镇男人和台湾女人之间缠绵悱恻爱情故事的电视剧收获了奇高的收视率。剧中人不断提及“乌镇”,好事的观众一查:中国还真有个地方叫乌镇。一时乌镇名声大振。
回到北京,黄磊对乌镇念念不忘。一次酒后的突发奇想,黄磊萌生了在乌镇办戏剧节的念头,“本来只是一个拍桌子的想法,回去越想越觉得有意思,看似不合理的反而越有创意。”黄磊说,中国很多城市都在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但全世界最好的戏剧节都不是在大城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等都是在一个小镇,我忽然觉得这个想法清晰了。”
当黄磊向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讲述这个拍脑门的创意时,陈向宏被打动了。中国当代文学大师木心先生在世的时候对陈向宏说,“向宏,乌镇要重视文艺复兴”。木心说文艺复兴就是对生命、对生活、对人的兴趣,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而这正是陈向宏一直想做的事情,乌镇有很好的“景”,但是有文化才有“境”。一直在寻找乌镇复兴之路的陈向宏,恰好要在古镇的修复中注入新的、有意思的、有文化的、有态度的元素,而没有什么比戏剧更符合这些特质。
一个人的想法最终变成了一群人的想法,除了陈向宏, “亚洲剧场之翘楚”赖声川、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和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都成为让戏剧节“落地”的重要力量。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为乌镇提供了强力的策划和执行,他的妻子、也是表演工作坊的行政总监丁乃竺就是第一届乌镇戏剧节的总策划。2010年,赖声川带来了8个小时的《如梦之梦》,为第一届乌镇戏剧节开幕。
古镇处处是剧场
2010年3月,导演赖声川邀请建筑大师姚仁喜在乌镇设计一个现代剧场,这个剧场2011年11月就要投入使用。姚仁喜嫌工期太短本想推辞,,赖声川说:这里就是“楚门的世界”。姚仁喜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楚门的世界》是一部美国电影:楚门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城里,直到他结婚、生子后才发现,身边所有的人,包括妻子都是演员,整个城市就是为他建构出来的。
姚仁喜要建造的这座大剧院,要能同时容纳1200座和600座的两个剧场。对姚仁喜来说,挑战在于如何造一座现代化剧院,而不破坏周边景观。大剧院选址在西栅主体街区之外的一片桃树地上,虽有水系植被的间隔,但现代剧场要求至少26米的挑高,对附近两层的江南砖木结构建筑来说,仍是庞然大物。
姚仁喜的解决之道是让“大”回归“小”。两个剧场“背靠背”共用一个舞台。平时,一堵隔音墙把两个剧场一分为二;如有需要,隔音墙打开,两个剧场合二为一。这样做,也让建筑两边低矮下来,更接近周边其他建筑物的高度。乌镇是水乡,陈向宏希望,这两个背靠背的剧场采用并蒂莲的造型。姚仁喜把这个要求落实在图纸上,变成两个相互依靠的椭圆形水上建筑。
乌镇大剧院的内外建筑结构,就像蛋黄和蛋壳。蛋黄是两个椭圆形的剧场。一个外立面涂金箔,一个外立面涂银箔。两个蛋壳,一虚一实。虚的用玻璃幕墙,外面饰以木窗花。这些窗花都是业主多年从周边收集到的老船木。仔细看,上面有蛀孔。实的蛋壳是厚实的京砖砌成的若干片弧形的墙,每两片墙之间有落地的玻璃窗。近乎矩形的窗框,像一个个巨大的取景框。
工期如约完成,乌镇大剧院土建成本大约1.3亿;室内装修1亿;机电安装1.7亿。在乌镇大剧院建造过程中,其他5个剧场的改造也紧锣密鼓地进行。
国乐剧场原是有600年历史的老戏台。戏台有顶,饰以精美木雕,但观众需站在露天看戏,它被赖声川改造成了一个室内剧场。对赖声川来说,国乐剧场最不可思议之处是它有一排后门,打开来就是一条河。“这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导演,都是很大的诱惑。”设想戏在6点半开演,观众进场的时候,透过戏剧场的后门看到太阳慢慢下山,余晖笼罩着一条河和河边的菖蒲。
水廊戏园和蚌湾剧场与国乐剧场隔一条西市河相望。两个剧场原是仓库。沈家戏园坐落在一条窄窄的长巷里。
门口一个小小的木头招牌。赖声川在乌镇的“家”与沈家戏园在同一个院落。院落曾是一个乌镇望族的五进大宅,戏园在第三进,赖声川的“家”在第四进。其他几进被开辟为乌镇戏剧节的大本营,戏剧节的工作人员在那里办公。蚌湾小剧场则是青年戏剧人打擂台的地方。乌镇戏剧节特设“青年竞演”环节,主创年龄限定在35周岁以下,演职团队不得超过5人,参赛剧目时长不得超过40分钟,且必须使用三样道具:收音机、水盆、手电筒。
小镇里的一个甲鱼塘,被改建成依水而伴的露天剧场。江南建筑斑驳的山墙是天然的舞台背景,不远的水面上有一座残桥,观众席在临水的小丘上,由一排排顺着地势蜿蜒的防水木条拼成,尽数将烟雨江南的婉转幽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西栅有很多空房子,也可以任意作为表演场所,表演剧目完全是个人化的狂欢。
涉水而建的宅院楼台,纵横交错的弯曲河道,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古朴浓郁的吴越味道,篷船自桥下穿出,桨橹轻摇间,带着目光悠然远去……乌镇的美,赋予了戏剧节如梦如幻的意境,而戏剧的魅力,则带给这座古镇更当代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艺术家办艺术的事
艺术家办节,在世界范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对于一个企业办节,纯粹让艺术家掌握话语权,也并非易事,某种程度上,需要心胸和远见。在中国,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是个普遍的事情,但企业要做文化,难免要插点嘴提点意见,可在乌镇戏剧节上,投资方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除了搭台之外,完全放手让艺术家们随心所欲。
“我们是独立操作和运营的国际戏剧节,这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也是少有的。”接棒赖声川担任今年艺术总监的孟京辉,对于“艺术家说了算”这件事情颇为自豪,乌镇戏剧节今年能够拿出惊人的世界八大名团,也都完全出于孟京辉的个人趣味,他直言:“联系国外剧团的时候我就说得特明白,能不能来我就能拍板。”
赖声川和黄磊也多次表达了一种感激,就是陈向宏对于艺术家的信任,以及对于他们要求的尽量满足。黄磊一直想做青年竞演和大师课堂这样的板块,今年都已成型。而这种艺术家主导的局面,似乎是从第一届就打下的基础。
记得第一年参加乌镇戏剧节的发布会结束后,赖声川的夫人、也是他的行政总监丁乃竺悄悄跑来媒体席,看着金碧辉煌的会场对记者感慨说,“这发布会气派真大,我们戏剧圈很少这样的,不过我和陈总说,开幕式得让艺术家先发言,国际上的戏剧节都这样,因为这是艺术家的节日。”最后她抿嘴笑道:“难得的是,他都接受了”。”
陈向宏则认为乌镇和艺术家不是甲方、乙方的关系,整个乌镇都是一个艺术平台。对于戏剧,艺术家才是专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理所当然。 “艺术家们在很多时候是纯真单一的,充满儿童化的思维,而这些想法无所谓对错,我要做的只是在将哪些有趣的想法率先实现这方面把把关。”陈向宏说。
最好玩的戏剧节
乌镇戏剧节把自己定位成“最好玩的戏剧节”。孟京辉说:“我的乌镇就是:起床,玩儿,吃好吃的,看戏,看戏,愣神儿;喝咖啡,吃好吃的,看戏,看戏,吃夜宵;喝酒,混沌,胡侃,晕醉,睡觉,做梦。”对于大多数特地赶去乌镇的文艺青年而言,乌镇的生活不是这些词汇的全部,但至少都能沾上一部分。每天看完戏的夜半时分,满大街都是需要互相倾诉的人,把酒聊戏,也是戏剧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如陈向宏今年自己总结的:“乌镇戏剧节越来越显示一个特点,戏剧节不是一个简单的文艺节庆,戏剧节跟小镇结合,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行走在乌镇的青石板路上,时不时地看到一群人簇拥在一起,走近一瞧,要么是来自于艺术院校学生组成的剧团在进行表演,要么就是来自欧洲的乐手们在快乐地演奏。上一刻还驻足在烂泥戏《寒江关》表演的小广场,下一秒看的到就有可能是滑稽的人偶戏。当你还沉浸在樊梨花大战薛丁山的阵前副将相互调情的妙趣编排,突然出现的人形狐狸又让人眼前一亮。《物理学家》导演赫伯特-弗里茨说:“在这里能够让人思考戏剧,思考该如何去做,同时也给予了创作者无穷的力量。”只要街上有动静,人们立刻围拢上来。民宿的服务员、商店售货员端着饭碗追过来,街上闲逛的游客更不用说。这让艺术家们很兴奋:“说明戏剧有很多潜在观众。”
看人和看戏同样有趣,每个巷口转弯处都可能遇到明星。乌镇西栅女红街一个叫似水年华的酒吧,戏剧节期间黄磊老师每天在此坐镇,酒吧门外每天举着长焦相机抓拍明星的游客朋友们本身都成了一景。据不完全统计,戏剧节期间造访乌镇的明星有宋丹丹、郭涛、吴越、韩童生、张杰等人,香港导演文隽、著名画家陈丹青也常出没在乌镇的街头巷尾。还有传闻,周杰伦也曾出现在乌镇的一家餐馆。他们大多是低调而安静的美男子或美女,安安静静地看戏。比如胡歌连续三届戏剧节全程待在乌镇,曾一连看了8场青年竞演,且跟所有人一样在简陋的观众席里一坐就是3个钟头,堪称模范观众。第二版话剧和电影版《暗恋桃花源》“云之凡”的扮演者林青霞,也专程来为赖声川的《如梦之梦》捧场,看戏去晚了,也是在剧场门口淋雨等待。
几乎每一个来乌镇的人,都挺喜欢这个地方。景区里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志愿者的热情、嘉年华的惊喜、满大街戏剧海报的氛围、格瓦拉购票的便利、和明星近距离接触等细节元素,构成了一种综合的体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乌镇戏剧节远远不只是剧场看戏的那一部分,而是所有细节堆砌起来的美好感受。“别的不说,这里的厕所是我在全国的景区里见过最干净的,并且还提供厕纸和擦手纸。”观众陈皋说,“吃饭不算便宜,但也能够接受,所有店铺都是景区统一管理,不会宰客。这两点做到,解决了游客最大的后顾之忧。再加上免费的wifi覆盖,隔不远就能发现一个直饮水台,来乌镇就算什么也不做,在河边坐着就觉得心情舒畅。”
总之,乌镇戏剧节就是这样能给人意外的地方,可以满足一个人对生活所有的幻想。正如黄磊所描述的一样,坐在桂花树下,和挚爱的朋友喝酒、聊天,谈谈梦想。一切不用太认真,轻松自然、小醉微醺,所有的事情便都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