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漫谈

2015-12-29 00:00:00
农家书屋 2015年9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一方整洁的桌面上,铺开你要读的一本好书,你会感到好像同一位哲人才士作了一次精神的交流,在特定语境上兴奋而又坠入情思,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滋滋的感觉。

每每遇到这种情景,我就感到这一天没有白活,活着蛮有意思,这种情绪可以管上好几天。如果在疲惫中,在心绪不宁中读书,那就糟了。即使是一本好书,也活该它的作者倒霉。读书要安静,有时要有一种心灵上的熏香沐浴式的准备。有时一天忙碌下来,临睡前总觉得不读读书这一天就过得可惜。这时读书效果往往不好。

最善于支配时间的人,会分出整时间与碎时间。上下午和晚上,当然是整时间,可以读专一点的书。如果只有二三十分钟,读大文章大本书,就得不偿失。培根说:“如智力不集中可令其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看来,各有各的招数。

我年轻的时候,总相信“开卷有益”,年纪大了,就怀疑它的绝对可靠性了。这不单是说书有好书坏书,也不单是说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处理好读纸面书与读人生一本大书的关系,处理好读书与实践的关系,同时也包括不能把书读偏了。也就是说,要真正走向“读书自由”、“自由读书”,让世界一切好书为自己敞开大门。如何做到既读线装书又读洋书,古今中外兼顾,确实不容易。我50年代上大学后来教书,读的书也都是好书,但那时候只能读一部分书,根本谈不上我等读书人有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的条件。到了“文化大革命”,就更悬了。

当然,读书是为了致用。如何确保“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话题。我国的开放改革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到了新的高度,为清除积弊、开创未来奠定了基础。

——四川省广安市 蒋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