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摄影记者

2015-12-29 02:20王士俊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全民摄影

□王士俊

(大连晚报社,辽宁大连116021)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摄影记者

□王士俊

(大连晚报社,辽宁大连116021)

摄影发展百余年来,从没有像如今的手机摄影在社会上如此普及。伴随大量的手机摄影赛、网民与微博数量的急剧增加,兴起了“全民手机拍照热”。采访全国“两会”时,手机拍摄直达网络,灵活快捷,让摄影记者尝到了甜头。《北京晚报》摄影记者程功介绍:刚拿到大会文件就地用手机拍照,将文件快速传回报社,以求第一时间发稿,以流媒体形式传播,使广大受众快速获得信息。《羊城晚报》摄影记者林桂炎说:总理挥手入场,前面坐着的记者立刻站起来用手机拍照。记者图文并茂地用“流媒体”传播新闻,是纸媒体受“三图时代”冲击下应时生存发展的新措施。全民普及的手机拍照传播,增加了地市报摄影记者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摄影记者应该怎么做?

坦然迎接“掌图”时代的来临

“掌图”信息的进步普及,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让手机拍照、传播大显身手。当人们在候车候机、地铁或列车上、公交车内,都在看手机信息,或用手机拍照,手机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也是最便捷的拍摄工具,能让人们用一种平和、朴实的心态来记录生活。当前,拍照手机10倍光学防抖变焦、2000多万像素、高保真录音、全高清视频,可以控制感光度、白平衡、对焦、快门速度等,配置了手柄外壳以及三脚架接口,将手机变成“微单相机”了。人民网刊发的《把脉未来发展2014年移动互联大会看点》一文中说,手机开发者瞄准“新、奇、特”,4G手机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及图像,网速可达到百兆以上。“用手机轻松摄影,记录生活”、“不依赖昂贵器材也能拍出精彩照片”等观念,让摄影记者有些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有道是“剖开现象看本质”,有矛就有盾,摄影记者应该这样想,事就好做了。

专业水准才是摄影记者的竞争力

仅大连一家佳能影友俱乐部2014年年底统计,有摄影会员3700多人,2014年国内手机网民人数达到6亿多,全民摄影,人人是记者、人人是自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人手一部拍摄手机,遇事一拍网络传播,作为新闻照片常被报纸刊用。手机摄影对于新闻摄影来说,不仅在技术上与摄影方式有所不同,而且是摄影主体与以往完全不同。手机摄影相比于传统摄影的区别,是对画面的载体不同了。《羊城晚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山西日报》、《大连晚报》等都举办了手机摄影比赛,赢得了读者欢迎,为地市报的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手机摄影的独特优势是基于其社交网络,人们愿意用手机拍照分享到微博、朋友圈等等。手机摄影为人津津乐道的拍照功能,还在于通过软件实现特效风格的图片,比如改变照片背景效果,改变色彩等,过去暗房中的照片技术效果,手机拍摄时也可轻易实现。但在令人欢喜的同时,也出现令人担忧的事情,表现在手机摄影用在新闻上时,其影像是否真实的问题。在第68届全球年度图片奖中,戴蒙·温特的手机照片阿富汗战争获三等奖,引发了人们的争议,用手机拍摄的四角发暗的返古照片能不能算作新闻摄影,以后的新闻摄影是否可以延用这样的方法,手机摄影与传统摄影、数码摄影是否坚持同样的标准,争论的结果是,今后新闻摄影评选中增设“手机摄影”专项,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有的摄影记者抱怨:百姓拍的新闻图片被报纸刊登,发生了重大新闻事件,网络上普天盖地的图片,还需要摄影记者吗?事实并非如此。2014年在大连市中山路半夜有辆“保时捷”因飙车撞车后起火烧焦,有人手机拍后上网说是撞车,而笔者发的稿件是飙车+撞车=毁车、害人。《大连晚报》刊发了笔者的《扎堆儿“看眼儿”忙中添乱》图片后,编缉周媛在《晚报论坛》写出了文章:“我在编辑《大连·现场》版时,遇到一幅让我不敢怠慢的图片,是摄影记者的图片比网图有新意,说有人突发急病,一些无关人员“扎堆看眼”,给救护带来困难。画面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人群,一辆被人群簇拥的救护车。端量围观人群,我脑海中一下子出现鲁迅先生笔下《药》中的一段描写,尽管大多是背影,但那种事不关己、看眼不怕乱子大的表情和心态都写在那些人后脑勺上了。当天读者的同类稿件上版,我宁可把版面改了,也要上这幅图片。一般来说,新闻图片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文字新闻的补充,一种是作为独立的传播形式。现在看,对于我们的报纸来说,图片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图片不光是美化版面,有时它本身就是重磅报道。”

任何事都有矛盾两个方面,正确对待“全民手机拍照热”,可拾遗补缺。摄影记者多看本地网络突发新闻,若离得近可迅速赶到现场拍摄,报社当然选用记者专业水准的图片。摄影讲究的是构图、用光、角度等多方面技巧,手机摄影其质量有懈可击,有的图片模糊不清,新闻要素不准确有误,文字内容不真实,需要摄影记者的专业稿件以正视听。

摄影专题彰显摄影记者价值

《中国摄影报》2014年曾报道:技术变革让摄影门槛越降越低,无论是摄影器材的易操作化,还是传播方式的快捷化,使得专业摄影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芝加哥太阳时报》取消了摄影部,采用读者及文字记者的手机照片,这是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竞争而采取的求生手段。在解雇了28名摄影记者的几个月后,不得不重新雇佣了4位之前解骋的摄影师,这家媒体的编缉们意识到,没有了专业摄影师,图片实在是惨不忍睹。

在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专业、独家、深入人心的摄影专题对于提升媒体价值十分重要。在第十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专家说:当今是“影像大喷发”时代,数量大、速度快、来源广、成色杂,全民摄影如雨后春笋,迅猛增长,让摄影记者有了危机。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郑石明说:“全民摄影危胁了摄影记者的职业,要让摄影记者搞深度、重大新闻的图片报道。术有专攻,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中国记者》编辑陈国权说:人人都能拍照,摄影记者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手机摄影的时代,一些大事发生后,摄影记者刚回到办公室,读者拍的照片就已经传到报社编辑部了。讨论的结果,是很有存在必要的。因为,面对挑战唯有做得更专业,才有摄影记者新的生存空间!我在现场看到很多摄影记者用手机拍摄新闻,给自家报社“流媒体”发稿。平面媒体不再局限于文字报道与静态图片,竞争激烈的地市报有了新的发展目标,纷纷办起电子报,随着新闻摄影运作方式的改变,摄影记者的思维和行动应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全民手机拍照热”,摄影记者该怎么做?“全民记者”时代,更需要摄影记者的专业思维和专业技能;面对生存与发展的决择,树立创新观念,融入“三图时代”,才能立于职业的不败之地;在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专业、独家、深入人心的摄影专题,对于提升摄影记者的价值十分重要;充分运用新闻事件所具有的新鲜题材画面,去打动编辑,去感动读者;熟练地运用新闻摄影规则所允许的,又不影响新闻事实性的技巧构图,适应地市报的新需求,成就版面魅力的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让报纸普遍受欢迎,这就是摄影记者所应该做的。■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全民摄影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可持续全民医保
爆破瞬间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