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石永久,黄毅华,肖新华,马进,王亮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影像科,广东深圳518000
多层螺旋CT评价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可行性
彭明,石永久,黄毅华,肖新华,马进,王亮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影像科,广东深圳518000
目的研讨分析多层螺旋CT评价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肺气肿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与观察组患者同时期的10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此次选择的160例研究对象行全肺双相扫描及局部感兴趣区HRCT薄层扫描,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计算CT临界值和患者全肺、肺内各区双相肺容积减少百分比。结果经研究统计,在肺气肿CT临界值方面,深呼气相-914.62HU,而深吸气相-953.30HU,另外,在≥50岁群体中,中度肺气肿患者双向肺容积减少百分比为32%~48%,重度患者为20%~30%,正常人则为45%~6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精确得到肺功能的评价指标,对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评级具有一定可行性,尤其是对局部肺功能及诊断早期肺气肿有重大价值。
肺气肿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功能;可行性
新时期的医学发展中,在肺气患者的治疗方面,对分布不均的肺气肿局部肺功能的损害评估较为落后,使得其评估不能正确指导肺减容手术有效切除靶区,影响了手术治疗的彻底性,多层螺旋CT扫描能进行高速容积采样,并且其具有图像分辨率高及后处理功能丰富的特点,为患者肺气肿的早期发现和评估及晚期肺气肿的、肺功能提供了有效保障。针对此,该院选取2012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报到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肺气肿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与观察组患者同时期的10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年龄均大于50岁,其中男60例,女40例,对对照组均行全肺多层螺旋CT双相扫描及肺局部感兴趣区HRCT薄层扫描。对观察组的60例患者,先对其均拍摄正、侧位X线胸片和肺功能试验检查,然后进行全肺双相扫描及病变部位HRCT薄层扫描。
1.2 研究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采用的CT装置为PHILPS多排螺旋CT,工作站EBW。在进行扫描时研究对象采取仰卧位,医生实施全肺扫描的条件是螺距1.5,重建间隔5.0 mm,层厚为5.0 mm,此外,对照组局部感兴趣和观察组病变部位扫描需满足螺距1.0、重建间隔2.0 mm,且层厚为2.5 mm,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扫描时均在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屏气进行,进行CT值测量的面积为15~30 mm2,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测量部位为距胸壁5.0 mm以上的周边肺野,并且在患者肺部无肉眼所见肺部纹理区域,而对观察组患者测量时的测量部位则为肉眼可见的低密度区。在此基础上,以气管分叉平面为基础,分为肺下区和肺上区,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全肺、肺上区和下区3D图像,对研究对象两相容积减少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另外,统计学处理方面,采用了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促进了本次研究的有效性分析[1-2]。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全部统计数据的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对照组肺容积和CT值统计
该次研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基于身高、体重等个体因素差异,其全肺容积及各肺区之间容积差别较大(P<0.05),但是研究对象在全肺容积和肺内各区容积减少百分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名志愿者的两相肺容积减少百分比95%。经研究发现,对照组两相容积减少百分比与肺功能测试结果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该次研究中,深呼气和深吸气相平均CT值范围分别为:-751.60~-651.08HU和-891.93~-865.16HU,相比于呼气相CT值,吸气相CT值更稳定,且肺上区CT值的稳定性优于双肺下区。
2.2 肺气肿组肺容积统计
全肺、肺内各区之间两相肺容积减少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相肺容积减少方面,其百分比95%可信区间范围为:(19.15,30.85),相比于胸片及肺功能试验结果,两相肺容积减少百分比与重度肺气肿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如表1。
表1 重度肺气肿组肺容积减少百分比(%)(18例)
经综合统计发现,在不同区段肺容积减少百分比方面,为(40±8.59)%(32%~48%);另外,此组的重度肺气肿(25±85)%(20%~ 30%);轻度肺气肿与对照组两相容积减少百分比比较无明显差异。
中度肺气肿组两相肺容积减少百分比数值变化较大,结合胸片及CT图像分析得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部分病例肺内气肿分布不均匀,经统计发现,26例患者中表现为气肿不均匀分布有16例,如表2,这一统计符合中度气肿的肺区,研究中显示的95%可信区间为(31.41,48.59)。
表2 中度肺气肿肺容积减少百分比(%)(26例)
2.3 肺气肿组CT值统计
该次研究中,深呼气相肺气肿区域平均CT值范围为-923.03HU~-914.62HU,深吸气相为-960.54HU~-953.30HU,双肺上区与下区CT值之间在深吸气相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平均CT值在深呼气相上、深吸气相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双相扫描CT值测定是诊断肺气肿的量化标准之一
测量感兴趣区域CT值的位置及大小。经综合相关研究发现,肺功能异常程度与病变密切相关[3],Hereman等选择300个像素作为测量范围[4],经比对感兴趣CT值和全肺CT值发现无明显差异,基于试验过程中测量全肺CT值的复杂性,在研究中选择了感兴趣位于肺野周边距胸壁≥5.0 mm位置,区域大小为15~30 mm2的位置及逆行能够CT值测量。这样做的优点有两个,第一个是有效避开了较大的血管,第二个是有效避免了因患者胸壁部分容积效应所致使的误差。
肺气肿区域的CT界值。经过不断地研究发现,CT对肺气肿的检出与病理关系密切。Kinsella认为虽然病理学是诊断肺气肿的金标准[5],但不可否认,它是基于切除某一肺叶或肺段得到的,所以其不能有效对全肺的情况作出反映,另外,虽然视觉对病理和肺气肿的CT评价存在一定的关系,基于不同层面肺气肿范围的不一性,使得对肺气肿的整体评价较为困难,不利于跟进后续的治疗。但是,一旦肺气肿的CT界值确定后,就可实现对低CT值的肺气肿区域的定量研究,所以,CT界值度肺气肿的客观评价极其重要。该研究发现,相比于对照组的志愿者,观察组患者的两相平均CT值明显较低,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CT值无论是深呼气,还是深吸气上都存在较明显差异,本次研究统计显示,肺气肿CT界值深呼气相为-914.62HU,深吸气相为-953.30HU,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此界值可以做为诊断肺气肿的量化标准之一。
3.2 双相扫描测定肺容积变化在判断肺气肿严重程度中的价值及可行性
该次研究中,经对两相肺容积减少百分比的统计,其结果观察组中度肺气肿全肺容积减少百分比无显著诊断价值;Daniel总结及研究报道中指出[6],肺气肿X线胸片分级标准为:中度肺气肿在25%~75%之间,轻度肺气肿病变面积(肺纹理缺乏区)<25%,-重度>75%,与该次研究明显相近,并且在医疗过程中不能仅依靠肺容积变化来进行轻度肺气肿的诊断,在后续试验观察中发现,此分级结果和切除的肺组织病理切片对照结果一致。所以,在准确评估肺功能状况的方面,可以通过两相肺容积的变化来实现,特别是准确评估局部肺功能损害程度方面,应加大对此方式的运用。
重度肺气肿方面,各肺区和全肺两相容积减少百分比较一致,且分析结果显示,全肺两相容积与肺功能检查结果明显相关,本次试验中,研究人员结合CT和胸片发现,观察组患者中,重度肺气肿病例呈全肺弥漫性肺气肿,此外,其全肺与各肺区容积减少百分比不一致,且患者中中度肺气肿多数呈不均匀分布,这一肺功能试验结果反映了全肺功能状况,在严重程度方面与部分肺区气肿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可以分不同区段进行肺容积变化测定。有效弥补了肺功能检查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7-8]。
综上,经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精确得到肺功能的评价指标,对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评级具有一定可行性,尤其是对局部肺功能及诊断早期肺气肿有重大价值。
[1]周蓓.多层螺旋CT肺密度测定与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8):33-35.
[2]胡迎光.多层螺旋CT对肺密度测定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32):126-127.
[3]张辉生,华毛.多层螺旋CT肺容积测定对诊断早期肺气肿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8):161-163.
[4]Hereman A,Verschakelen JA,Fraeyenhoven LA,et al.Measurement of lung density by means of quantitative CT scanning[J].Chest,1992(102):805.
[5]Kinsella M,Muller NL,Abboud RT,et al.Quantitation of emphysema by computed tomography using a0density mask0/program and correlation with pulmonary function test[J].Chest,1990(97):315.
[6]Daniel D Maki,Wallace T.Advanced emphysema:preopera-tive chest radiographic findings as predictor of outcome following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J].Radiology,1999(212):49-55.
[7]王玉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RCT和肺功能指标的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
[8]房宾.64层螺旋CT评价COPD气道壁厚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Multistage Spiral CT Evalu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mphysema
PENG Ming,SHI Yong-jiu,HUANG Yi-hua,XIAO Xin-hua,MA Jin,WANG Lia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zhen,Guangdong Province,518000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nalysi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evalu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mphysema.MethodsSeptember 2012 June 2014 in our hospital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mphysema,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choose another 100 cases observed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patients in the same period,to the control group,for the study selected 160 cases with total lung duplex scanning and partial thin region of interest HRCT scans,the associated statistical data,calculate the critical value and the patient CT lung,pulmonary lung volume reduction in the percentage of districts duplex.ResultsThe study statistics,in terms of the critical value of CT emphysema,deep breath phase-914.62HU,and took a deep vapor-953.30HU,In addition,the age group≥50,moderate emphysema,lung volume in patients with bi-reduce the percentage of 32% to 48%of patients with severe 20%to 30%,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45%to 65%.Conclusion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multi-slice CT can get fast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of lung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physema rating has some viability, especially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localized pulmonary function and emphysema have significant value.
Emphysema;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Pulmonary function;Feasibility
R6
A
1672-5654(2015)03(b)-0005-03
2014-12-17)
彭明(1981-),男,广东深圳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放射诊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