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东部地区大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2015-12-29 04:55杨军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矿井煤矿

文/杨军

推进东部地区大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文/杨军

直面市场需求放缓和产能过剩双重压力,置身煤炭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性新常态,作为东部地区的大型煤炭企业,由于自然禀赋差、衰老矿井多、开采成本高,加之区位优势丧失,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短期降本增效,可以勉强维持;长期坐吃山空,只能坐以待毙。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中部地区矿井逐步退出是历史必然,市场的急剧变化正倒逼着这个进程不断加速,有幸留下来的也仅仅是具有规模效应的较大型煤矿,以及与坑口电厂或者煤化工产业伴生的煤矿。

如何破解当下困局,布局长远发展,做好人员接替、资源接替、产业接替三篇大文章,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首要课题,尤其需要政企携手、多维思考、统筹施策。

一、人员接替:强化政策保障,稳妥有序转移

企业发展以人为本,解决好人的问题永远是最核心、最敏感、最棘手的事情。只有解决好人员接替,保持职工队伍相对稳定,做到人员稳、人心齐,才能形成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当前,东部煤炭产品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以安徽国有煤炭企业为例,人工成本占完全成本比重已超50%,有的企业甚至高达70%。随着煤炭价格断崖式下滑,市场倒逼企业减员增效,这不仅仅是权宜之计,也势在必行。人如何减、减下来怎么办,还需要找到相对稳妥的路径。

要建立有保障的退出机制。企业安排退出现有衰老矿井与人员,需要政府重启资源枯竭矿山政策性关闭破产机制,出台煤矿退出长效机制。应将开采时间长,且资源濒临枯竭,服务年限不足五年的国有煤矿;资源禀赋条件差、灾害严重、安全无保障的国有煤矿;煤质条件差、开采困难、开采成本高、亏损严重且扭亏无望的国有煤矿,列入国家支持关闭破产煤矿范围,可以从国有资本收益或煤炭资源价款中安排省级专项资金,用于弥补关闭矿井的关闭清算费用资金缺口。同时,可适当放宽破产矿井员工退休规定,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研究出台支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政府相关政策。

要实现有秩序的转移安排。近年来,东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多数已经走进西部开发资源,但往往是资产走进、管理走进、技术走进,大量普通员工的转移因多种因素,始终滞后于走出去步伐。但资源开发的主战场已逐渐转移,现有煤矿员工大批量走出去的序幕已经开启,煤矿员工队伍流动性增大也将成为新常态。因此,要研究员工成建制、大批量走出去的制度安排,通过人员走出去,减轻现有企业人员安置负担。同时,可以通过发展煤矿托管服务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有效解决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比如皖北煤电这几年走进晋陕蒙发展,分流人员近4000人。

要做好有效益的转岗安置。应坚持效率效益为导向,大力推进组织机构调整和三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企业内部岗位设置、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以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将拳头力量集中到能够产生效率效益的单位和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劳务市场,构建全集团柔性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通过加强富余人员培训,培训合格的优先在内部调剂,增强人员的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生产后勤市场化,将非主营业务优先向内部员工发包,鼓励富余人员参与承包经营,保持内部稳定的同时,激活内生动力。

二、资源接替:积极“走出去”,加快“跨区域”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有资源才有未来,有资源才有施展核心能力的空间。只有解决好资源接替,搭建核心能力持续发挥的平台,做到手有资源,心中有底,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已经做出“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煤炭开发总体部署,作为东部的煤炭企业,必须积极响应号召,顺应发展形势,调整资源储备与开发格局,走出东部,走向西部,甚至走出国门。只有如此,可持续发展才有可靠支撑。

中部资源开发要突出“稳定”。要保证产能稳,人员接续稳,经营状况稳,采取逐步收缩战略。现阶段考虑到人员安置的现实问题,要适度开发建设一些资源枯竭煤矿的接续项目,缓解人员分流压力。对于企业衰老矿井退出后又没有新建矿井项目,导致产能减损的问题,应考虑发挥现有矿井能力,将退出矿井的产能指标分配到拥有富余生产能力的矿井上,保证企业总体产能不下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西部资源开发要突出“集中”。实现集中布局、集约化生产并形成集成效应。布点省外,必须有战略思维、宏观视野,资源开发做到系统谋划,合理布局,实现基地化建设。当前,国家积极推进“五基两带”构想,东部地区大型煤炭企业走出去意愿强烈,但内地煤炭企业进入西部获取资源的门槛依然较高。要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通过高层推动,协调东部大型煤炭企业有效参与西部资源开发,在项目建设证照方面应给予优先办理,帮助企业实现战略重心转移。

海外资源开发要突出 “合作”。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东部大型煤炭企业应牢牢把握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秉持合作共赢理念,通过上下游企业的有效协同,密切合作关系,打造新型产业链联盟,共同走出国门,机遇共享、风险共担。皖北煤电集团正积极与省内具有较强实力的上下游企业沟通,拟建立安徽省属企业煤炭产业链海外发展战略联盟,也将适时借船出海,赴海外开发资源。对此,希望能从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政策,加强指导,推进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资源开发。

三、产业接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

新阶段、新常态、新机遇,赋予东部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新任务。只有解决好产业接替,构筑转型的比较优势,做到增长有亮点,发展有新意,才能找到新出路,实现传统产业的华丽转身。要植根现实情况和需要,依托企业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不断用好的业务板块替代已完成使命的业务板块,并强势推进战略落地。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提高产业发展实力,实现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要推动煤电一体化发展。煤电联营、煤电互补是东部大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就皖北煤电而言,要加快电厂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国家应积极鼓励煤矿企业与大型电力企业开展煤电联营,政府在电力指标分配上,应优先选择大型煤矿配套建设项目,便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也为煤炭企业脱困创造有利条件。在煤种适宜发电的煤矿,要鼓励自行配套建设坑口电厂项目,由煤炭企业进行煤电一体化生产、集约化利用。

要加快煤化一体化步伐。“延伸煤、超越煤”是煤炭企业的梦想,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要坚持走新型煤化工道路,瞄准行业先进技术和工艺,利用人才、技术等优势,突出高附加值,实施技术攻关,塑造独特的竞争优势,抢占区域乃至全国煤化工产业市场制高点。皖北煤电已与中石化合作推进建设了170万吨煤制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希望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得到支持和帮助,通过建立省部合作机制,帮助解决项目融资、建设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推进东部地区煤炭企业和国家大型化工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要提高煤炭产品适配度。当前煤炭价格受需求持续疲软和产能惯性释放影响,短期内难回高位已成既定事实。要通过市场倒逼,对煤炭生产全过程进行优化,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适配度,增强用户依赖度,提升产品收益率。要从煤矿井下生产源头树立生产服务的理念,实现由生产销售原煤向商品煤、洁净煤转变,向社会提供清洁的煤炭产品。要按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通过优化采场布置,洗选加工、配煤等方式,提高煤炭的适配度,由传统的生产销售商转变为能源供应商,更好锁住客户端。

困难之时、逆境之中,也是煤炭企业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最佳境遇。只要找准人员接替路径、把握资源接替方向、谋实产业接替方略,东部地区大型煤炭企业就一定能够砥砺住这轮危机的洗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作者系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宏伟)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矿井煤矿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