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华
摘 要:全面推进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在深化改革开放、高职教育不断发展这种新形势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以促进高职专业的持续性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专业发展模式、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为高职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专业可持续发展;基本思路;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74-02
引言
專业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业设置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建设水平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1-2]。虽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教学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专业基础性设施和专业教育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专业发展失衡、专业绩效不佳、专业管理效率偏低等不利于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也缺乏系统的专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解决策略。因此,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1.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现代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运行机制
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要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实现与社会需求和劳动岗位的有效对接,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纵向衔接,与各类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横向贯通,拓宽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渠道,与其他教育统筹发展,互动双赢。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实用、自主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运行机制。
2.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创新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要建立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专业建设中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考核,不断深化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专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
3.促进专业现代化,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体制
高等职业院校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专业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促进专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要加强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促进高水平专业数量的大幅增加,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并使其中一些特色鲜明的专业能够走向世界。
4.深化改革,健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由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和社会力量参与的高职专业管理机制。政府和部门的职责要更清晰,统筹要更公平高效,服务要更具体。高职专业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机制要更加灵活,社会保障体系更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更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许可和认定、就业准入等制度更加健全。
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措施
1.开放务实,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体制和模式创新
首先,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管理体制,加强监管力度。在“政府统筹、部门管理、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基础上,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管理机构的职能调整和整合,加强宏观调控和过程监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管理体制。其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理顺政府、市场、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关系,加强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行业、企业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发挥作用。要控制专业数量,明确专业定位,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更新观念,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积极发展。
2.深化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增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首先,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体系建设。明确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系统要求,打造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之间、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与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全立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接受继续再教育和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其次,改革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才质量,实现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的互通,融合发展。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走出“学历崇拜”的认识误区,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最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效益。要以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为动力,以调整优化专业为推手,以创新管理机制改革为保障,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目的,增强高职院校专业的吸引力。
3.推进改革,建立健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首先,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面向社会,多渠道筹措经费,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和社会资金用于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比例,确保经费使用更规范和高效。其次,规范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运行机制。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方案和标准。再次,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健全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的常态机制,完善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制度。最后,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科研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研的服务、指导和推广作用,围绕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联合攻关,不断推进专业在实践创新中发展。
三、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动态的、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3-5]。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评估也需要站在一个全局的视角。为此,本文合理设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標准,形成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如表1所示。该体系标准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这个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评估标准的指引下,注重全面性、客观性、需求性和效益性等原则,以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措施为根本推动力,不断优化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运作过程,提高专业的投资回报率和专业吸引力,提高学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的满意度。通过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评估过程,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整体、长期、协调性发展。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设定。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明确了从增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和影响专业可持续性发展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整体评价,这种评价具有全面、动态和可操作性。有助于高职院校客观分析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专业实践与评价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7]。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方面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的要求;另一方面强调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专业建设,是紧密联系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纽带,集中体现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全面推进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在深化改革开放、高职教育不断发展这种新形势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探索性工程。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实施措施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促进专业持续发展的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廖荣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增远.可持续发展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4]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郑确辉.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30).
[6]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宋文光,许志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