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凌燕
以“双向认领”为平台搭建党群联心桥
记者 / 凌燕
2011年,五里桥街道设计推出的“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双向认领”,主要是由街道通过征求社区群众意见基础上,向驻区企业开具公益项目清单、定制服务内容,比如有“尊老爱老”、“扶幼助学”、“人文关怀”、“志愿服务”、“拥军优属”、“文化推广”、“共建共享”等,鼓励和引导社区企业从中选择认领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爱心援助。同时,街道根据企业的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委托社会组织参与,给企业提供诸如“生活服务”“心理疏导”“场地使用”“兴趣培训”“党建联建”“信息化应用”等服务,以一种双向“付出”的方式,让驻区单位和居民都得到实惠。
从整个“双向认领”的运作上来看,该项目既为社区单位赢得价值认同、承担社会责任搭建了平台,又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专业优势、有效激发了社会组织的内在活力。比如其中的“我为老人添道菜”“我和智障儿童手牵手”“西点烹饪我来学”“我为文化事业作贡献”等公益认领项目,在社区群众中脍炙人口。
记者手记:
盘活街道资源,整合驻区单位力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以服务保障民生为宗旨,搭建的“双向认领”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当记者采访到负责该项目的五里桥社区工作委员会综合党委副书记卢军时,他告诉记者:“五里桥‘双向认领’项目体现了党联系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性。在社会治理中,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围绕民生服务,让每一位服务者、被服务者、参与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的价值和需求。”
自项目开展以来,迄今为止社区(街道)与社区单位共双向认领了90个公益服务项目,主要有“尊老关怀”“爱幼助学”“拥军优属”“文化宣传”“社区建设”“党建指导”六大类别。比如在“尊老关怀”里有一个项目是“我为老人添道菜”,为社区孤寡老人做菜,这个项目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就不断有新的单位来认领这个项目,并且在这个项目的基础上,逐渐又发展出“我为老人送温暖”“我为老人送清凉”和“我陪老人去踏青”一系列关爱老人的项目,不仅给老年人带去了生活上的方便,排解了他们的孤独感,而且还营造出浓厚的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再比如,香蕉皮、苹果皮怎样变废为宝,再利用。由街道搭平台,社会组织定期组织园区的白领到居民家里,教居民做水果皮酵素:一个用过的矿泉水瓶,装着褐色的液体。瓶内的液体中泡着香蕉、橘子果皮,打开一闻,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水果香味。它能充当清洁剂的角色,可以洗碗、洗菜、拖地板、刷厕所,效果都不错。喜欢橘子气味的,就多放点橘子皮,喜欢葡萄味的,还可以放葡萄皮。择菜后剩下的菜叶也可以“参与其中”。这个活动极大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白领们通过这个活动,也与社区的关系贴得更近了。
同时,五里桥街道还推出了党校选课制,为企业量身定制课程。具体来说,在企业党员上课之前,会首先告知哪些是必修课程,哪些是选修课,企业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定制适合自己企业的党校课程。同时,还开设了很多社会实践的课程,丰富了党课。
此外,社区的一些公共设施也向创意企业开放。比如企业的白领需要办沙龙、讲座,街道的活动室、会场都能向他们免费开放。在五里桥街道图书馆创意园区的茶座——“香啡缤”一角就设立了一个“时尚书吧”,这个书吧集多元复合与趣味为一体,精选了流行小说、职场读物、与传媒、电影、饮食文化、美食评鉴、人文思想及部分翻译作品,其中图文并茂的旅游类图书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目前,五里桥街道已与56家社区企业双向认领了90个公益服务项目,17家社会组织参与承接项目运作。
首先,双向认领有一个“站得住”的立足点,那就是社会公益。通过公益,将工作及生活在社区范围内的在职员工与居民群众视为社区大家庭的一员,将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迫切需求当作工作的不懈追求,将社区公益视为凝聚人心、构筑社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将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作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永恒的主题,将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其次,双向认领有“靠得上”的支撑点,即社会力量。为了能充分发挥驻区单位、社区群众以及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街道党工委把双向认领搭建成一个枢纽平台,通过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定向委托、公益性招投标等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优先引进、培育、发展养老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鼓励并支持这些社会组织承接运作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双向认领有一个多方受益的共赢模式。自开展社区公益项目双向认领活动,不仅为驻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搭建了平台,而且有力推动了街道枢纽平台作用的发挥,又充分激发了社会组织的内生活力,更让广大社区群众真正得益,“白领午餐地图”“图书换绿植”“我和智障儿童手牵手”“西点烹饪我来学”等公益认领项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第一,运作机制讲求规范性。建立了《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双向认领制度》,不仅明确了认领原则、服务领域,而且还建立了调研机制、通报机制、签约机制、例会机制、跟踪机制、考核机制等六大工作机制,有效保障了项目的有序、规范、顺利实施。
第二,参与主体体现广泛性。既有中船江南重工、建信信托等央企积极参与,也有绿地集团、浦江桥隧运营等市属企业参与;既有市救助管理站、市儿童临时看护中心等市属事业单位参与,也有三枪集团、世好餐饮等民营企业参与;既有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参与,也有中国银行、国泰君安证券等金融机构参与。
第三,受益群体呈现多样性。既有居民区内的困难群众,也有驻区单位的来沪务工人员;既有社区内的孤寡老人,也有残疾家庭的职工;既有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学生,也有智障儿童与临时看护儿童;既有应征入伍的新兵,也有生活困难的复员转业军人;既有居民区的困难党员,也有驻区单位的弱势群体。
双向认领有“靠得上”的支撑点,即社会力量。
第四,项目承接突出社会性。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独有的组织动员和专业化优势,推动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活力充沛、特色明显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如爱心花园公益中心承接了“义务辅导慈善班”项目,社区老年日间照料站和城市爱心共助会承接了“我为老人添道菜”项目,都市绿农和江南制造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承办了“图书换绿植”项目,社区志愿者协会承接了“医疗服务进社区”项目等。
第五,工作推进注重实效性。再具创意的设计理念、再高效的运作模式、再广的社会组织参与度,必须得到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认可,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始终将群众的迫切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始终将群众满不满意放在突出位置、始终将社区服务型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放在突出位置。比如,针对当下“午餐去哪儿吃?吃什么?”这一普遍困扰商务楼宇和园区白领的难题,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商会和互联星空信息化协会认领了“白领午餐地图”项目,通过走访辖区内209家餐饮企业,并与其中的31家企业达成便民套餐合作意向,共可提供近125种优惠套餐。同时,帮助改造新建3家白领餐厅,并与企业主商讨改进菜式口味和价格,使之更贴近白领们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将提供便民套餐的就餐点绘制成地图形式,餐馆名称、营业地址、营业时间、菜品特色等详尽信息一目了然,并通过“i五里”微信公众号,每周两次提供餐饮和优惠信息更新,更快捷地为白领们送上“精准有效”的贴心服务。
社区是直接接触群众的“窗口”,是回应群众诉求的“平台”。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下,五里桥街道将始终致力于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始终致力于服务保障民生、始终致力于探索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服务理念、服务方法和服务载体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群众心田。
首先,党组织是居民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为什么双向认领这个项目自开展以来越来越受欢迎,其中有一点是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其服务功能,这是党组织的核心任务,也是基层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根本工作。因为再具创意的设计理念、再高效的运作模式、再广的社会组织参与度,如果得不到社区群众和企业的认可,这个项目就会失去生命力,就不可能在这四年的运作中稳步向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服务好群众、关心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当基层党组织服务社区、服务党员群众,使党员群众得到实惠,才能真正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有效性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所以,五里桥街道的党建服务中心,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始终将群众的迫切需求放在突出位置。比如,2015年年初,五里桥街道综合党委在调研公益服务双向认领的项目时,得知卢工邮市工商经营户老刘因意外事故,离开了人世,他的妻子早在前几年过世了,12岁的女儿小刘一下子成为孤儿。突如其来的打击,不仅给小刘带来了莫大的精神创伤,在经济上更是陷入了困境。根据小刘的特殊情况,综合党委专门设计了“我为孤儿成长出份力”项目,供社区的好心人、企业认领。傅君芳是卢工邮市党建服务站站长,一向以乐做慈善事业而被社区居民津津乐道,小刘的困境引起了她的关注。她当即认领了“我为孤儿成长出份力”项目。在傅君芳的发动下,卢工邮市19位工商经营户组成帮困小组,承诺从今年开始,资助小刘的学费、生活费等,为期5年。第一期的资助资金34800元已经交到小刘的手中。此外,有一家驻区单位在申报上海市文明单位时感到彷徨无措,五里桥街道得知后,派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程跟踪,传授参评经验,提出了不少可行性建议,最后该驻区单位申报成功。
第二,在居民区治理中,党组织始终是纽带,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引领作用,而这个功能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随着社会新形势的不断涌现,党组织的引领已经不能再是简单地说教、或者生硬地开展一些强制性的活动,而是要结合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群众认同和接受的一种形式来开展。所以,在双向认领项目开展之前,党工委的同志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把工作及生活在社区范围内的在职员工与居民都视为整个社区大家庭的一员,用“社区公益”作为凝聚群众、构筑社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从而将党组织的服务以一种更为精准的方式带到社区群众身上,构建了一种新形式下的和谐互动的党群关系。比如了解到中船江南重工股份公司、绿地集团对于党性教育的需求,五里桥社区党校特地推出党员培训班,邀请了和五里桥工作联系密切的浦东国家干部学院、区委党校的教授专题授课。通过重温党的历史,让广大学员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
第三,基层党组织发挥其政治核心优势,通过整合社区的各种资源,成为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最强推动力,使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及党员群众成为社区建设和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将社区社会组织的创意和组织能力都充分发挥出来,为社区的老百姓谋福利。比如有些项目在今年的发展,会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信息化的手段,在参与者和接受者都得益的前提下,搭建网络平台,让社区的公益项目不仅局限在五里桥,更可以在全市展开,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参与。
第四,基层党组织还需要做到有效监督,以确保社会组织、社区公益项目的健康发展。在“双向认领”项目中,五里桥街道党工委通过调研机制、通报机制、例会机制、跟踪机制等对每个认领项目进行评估,以更好地督促承接单位能按照计划方案落实服务细节,保证社会公益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