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绿色抉择

2015-12-28 04:02李欢欢沈海滨
世界环境 2015年4期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能源

■文/李欢欢 图/沈海滨

城市化的绿色抉择

Green choices for urbanization

■文/李欢欢 图/沈海滨

“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一个新的城市时代已经来临,可以想象,全球城市化水平在未来的40年内将高达70%。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和高级代表安瓦尔·乔杜里”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城市化进展相当缓慢。直到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当今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总人口中有70%以上生活在大都市地区,人口越来越集中在一个国家的少数几个地方,而发展中国家也将出现一批新的大都市群。

在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发展迅速,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了2014年的54.77%,30多年的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根据我国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对2030年发展目标的研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要在2020年达到60%,在2030年达到70%左右。这意味着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20年间将转化3亿人口,相当于一个美国的规模。城市化的进展乐章听着包含了很多美妙音符,可是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

关于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新”的立足点在哪里,绿色化下的城镇化建设如何进行,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所长潘家华先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吗?

2010年,上海举行世博会,这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政府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同时7308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世博会的口号尤其让国民为之心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但是事实如此吗?

当面对城市拥堵,当面对高价楼房,当面对空气污染,当面对众多“城市病”时,会轻松地说出“城市的美好”吗?城市的主体居民会犹豫,众专家们会反思,中国现行的这种城镇化建设能够可持续发展吗?

潘家华指出,资源的过度集中,造成了城市病的出现,大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土地等资源短缺。在城市化进程中要使资源均衡配置,比如北京高校云集,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高校分散到其他省份?而在美国和欧洲,高校资源则没有出现扎堆的现象,如美国加州大学有10个校区,则是分散在加州各个地方,没挤在一个地方。而我们现在资源垄断集中的形式,造成了北京这种大城市的无序喷张,如果现在把这些社会公共资源重新均衡配置呢?

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金融中心--陆家嘴

城市化进展带来了城市文明跟消费的整体提升,却伴随着更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过去几年,中国在全球能源需求排名中很快跃居前列,201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来自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2014年国际能源展望》报告称,到2040年,中国的能源消耗量将接近美国的两倍。更多能源的需求也为我们的城市化进展带来了问号,当GDP直升、经济猛冲时,能源储备准备好了吗,化石能源带来的污染如何解决?

绿色化下的低碳城市

“绿色化”在今年3月份被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后,单看字面意思,似乎会让人觉得空空然,第一反应或许便是“绿化”,植树造林。在专访中,潘家华这样认为,绿色化概念,是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并列提出的,内涵远远超出了“绿化”、植树造林的内容,绿色化的内涵至少包含节约资源、控制污染和生态保护这三方面。“绿色化”就是在操作层面怎么继续落实生态文明,将“绿色化”融入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动力。简而言之,绿色化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

城市化建设势在必行,而现在需要的是要把“绿色化”融入进来,作为城市化的判定标准。潘家华指出,中国城镇化要走低碳道路,现在超大、特大城市的过度膨胀,交通的成本和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是高碳的,如果继续以高碳、高排放的发展模式搞城镇化,能源安全、气候安全将难以保障,就需要政府在区域发展的管理规划中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日本早些年就曾经有过资源分散化计划,以降低能源的消耗,这是值得借鉴的。低碳城市必须要跳出低碳本身,低碳城市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是思维问题、规划问题。

低碳城镇化有利于就业和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因为它会带来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另外,中国现在有至少数以千万计的富人,数以亿计的中产人群,目前有7.1亿城市居民,2030年将有10亿城市居民,居民的低碳消费非常关键,对于低碳城镇化的实现至关重要。

避免“伪低碳”城市出现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有效路径。不少城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出现了建高楼的热潮。例如长沙838米高的“天空城市”规划,土地集约度看似非常高,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838米,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清洁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当GDP直升、经济猛冲时,能源储备准备好了吗,化石能源带来的污染如何解决?家华认为,首先,政府决策部门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关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与全国布局。其次,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国家应当根据经济增长速度、人口结构、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考量,将未来城镇化的增长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同时,规模也应当合理控制,国家应该设立一个规模的限度。他认为,到2030年,城镇化规模达到70%左右是符合我国国情。另外,农村人口到城市的转移中,出现了城市边缘化,成为了城中的异乡人,没有真正完成市民化,没有享受城市的就业、医疗等保障服务,关于顾全农民工、社会底层群体的利益,是人文之道。

低碳城市下的机遇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市民化进程,存在各种有利因素,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的速率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和工业化。这就意味着,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将会进一步消化已经转换用途的土地来实现有限的数量扩张,加大力度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品质。例如,低碳城镇化意味着低碳发展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低碳、零碳的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生产、营销、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有着巨大的市场供求空间,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市民化进程规模大、时间长,必将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增长速度的维持。

而新一轮城镇化的市民化进程,将产生持续的投资和不断扩张的消费需求,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它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不仅仅是原材料需求和世界工厂,更意味着科技创新和消费能力。中国将生态文明、绿色化的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不走发达国家城镇化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路,将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之路探索出有益经验。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既然选择了城市生活,城市,也请你不要负我们的那一片初心。 (本文根据新华社CNC环境栏目内容改写)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标签

当问到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标签如何落实时,潘

作者单位: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城市化城镇化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家乡的城镇化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