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关心驻苏科研院所

2015-12-28 02:45:34蒋守国
档案与建设 2015年9期
关键词:蚕业植物园朱德

蒋守国

(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

朱德生前多次到江苏视察指导工作,先后深入科研一线听汇报,实地考察,做指示,与科研工作者拉家常,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视察了多家驻苏科研院所。

视察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1951年12月,华东农科所蚕桑系、华东纤维研究所、无锡蚕丝试验场和镇江蚕桑实验场等4个单位及无锡与苏州两个蚕桑实验所的部分人员,共同组建华东农林部镇江蚕业研究所。1955年改名镇江蚕业研究所,隶属江苏省政府。1957年,又改隶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并改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江苏省蚕研所,隶属江苏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4月重新划归中国农科院。

蚕研所在研究解决我国蚕业生产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和蚕业基础理论研究中,先后取得261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全省科学大会奖6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部级技术改进奖19项。突出的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夏秋蚕新品种“(苏蚕3号×秋3)×苏蚕4号的育成和推广”、“保幼激素738和蜕皮激素在蚕业生产上的应用”和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的家蚕新品种“苏5×苏6”等。蚕研所在科研工作中重视与生产实践结合,科研人员先后在苏、浙等10多个省区的农村布设了150多个试验基点。1

958年4月19日,朱德在镇江地委副书记隋振江、原市长戴瑛陪同下乘坐一辆黑色小轿车,专程来到了位于镇江西郊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视察,蚕桑研究所被接见的有所长王檐雨、副所长高一陵等11位同志。在一间陈列着各种标本的会议室里,朱德和所里的研究人员一一握手,面上流露出慈祥和蔼的笑容,使初次见到国家领导同志而不免有些紧张的人的心情很快地平静下来,大家就好像见到亲人一样感到温暖。朱德耐心地听取了所长的汇报,并且问了每个研究人员的姓名和工作历史,就中国的蚕丝业发展、蚕桑的综合利用、桑树地方品种选育、蚕桑发展远景、国际技术合作等问题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

在谈到中国蚕丝业发展的历史时,朱德说:“蚕丝生产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后来让日本跑在了前面,我们好好努力可以超过。”接着他又分析了我国发展蚕丝比日本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人多,地多,劳动力便宜,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都可以栽桑养蚕。”“当前在蚕丝生产上要来一个飞速的跃进,家蚕南方多,要向北方发展,柞蚕北方多,要向南方发展,要普遍地发展起来。”朱德向王檐雨询问了青海、内蒙古地区蚕桑基础情况后,接着说:“西北空地多,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也可以推广。凡是能栽桑养蚕的地方都要推广,一直要推广到不能推广的地方。”

在谈到蚕桑综合利用时,朱德说:“蚕桑用途很广,桑叶可以喂蚕,桑皮可以造纸,桑果、桑皮、桑根、桑枝、蚕蛹、蚕粪都有用处,没有一样废物,要好好支配使用,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特别是蚕蛹蛋白质、脂肪含量很丰富,可以制成合乎卫生的食品,这样可以代替猪肉供应的不足。”

在谈到蚕桑发展远景时,朱德说:“蚕丝是中国的特产,世界上好多国家不出蚕丝,工业上需要它,又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将来前途很大。”“有人怕将来人造纤维发展以后,天然丝会被淘汰,这种看法很不正确。”“现在蚕丝纤维在世界主要纺织纤维总产量中还不足百分之一,而且人造丝也需要天然丝混纺,才能织出较好的纺织品,真正喜欢穿人造丝的并不多。现在蚕丝不是多而是太少,是大有可为,我们要搞它10万吨到20万吨,才能满足国内外需要。”在谈到国际合作问题时,朱德说:“蚕丝这门科学,苏联及欧洲兄弟国家也在研究,我们要互相帮助,不但以生丝原料去和他们交换商品,而且在技术上也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这方面看,我们研究蚕丝不仅是为本国人民服务,也是为世界服务。”

朱德勉励大家:“全国100多个农业科学研究单位,研究蚕业的只有这一个专业所,这门科学是接近群众的,六亿人民都希望掌握栽桑养蚕技术,要注意推广技术,培养干部。”“蚕丝业在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是我国农村的一项重要副业,应当积极发展。”“发展蚕业生产,一靠政策,改善经营管理;二靠现代科学技术来迅速提高产量和质量。”他希望科研人员多出成果,为我国蚕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座谈结束后,朱德在蚕研所领导和科研人员的陪同下,健步深入蚕室、缫丝厂、炕房和桑园等地参观。

当年负责接待和安全工作的俞月娥回忆:“1958年,我在蚕研所茧丝研究室工作,记得在缫丝厂,朱德副主席满面笑容地朝我走来并与我亲切握手,他问我搞什么工作,我向朱副主席汇报,自己出身在工人家庭,现在搞缫丝专业工作。朱副主席和蔼可亲地对我讲,他母亲也会养蚕、抽丝,她用一只碗,放进热水,然后将茧放在热水中就可抽丝、纺线了。朱副主席又说:蚕桑有很广的用途,桑叶可养蚕;桑树皮可造纸,可造人造棉;桑果可酿酒;蚕粪可做活性炭。特别是蚕蛹营养价值高,三个大蚕蛹(指柞蚕蛹)就可抵上一个鸡蛋的营养。朱副主席的比喻形象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那和蔼可亲、气度不凡的举止言谈,让我永生难以忘怀。”

视察华东农科所

华东农科所于1950年成立,其前身是创建于1932年的中央农业实验所。1959年经江苏省委批准,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1970年更名为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77年成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朱德题写的“养好兰花”

1958年4月21日上午,朱德视察华东农科所,问刘正发副所长:“你们有没有研究薯类作物啊?”刘正发回答:“今年搞了一块番薯试验田,争取每亩收获十万斤!”朱德说:“好哇,番薯是好东西,产量很高,到处可种,既能养人又能养畜,发展起来,大有好处。”朱德还谈到:“花生含油率很高,还可培植抗生素,世界上许多国家没有这些东西。希望你们能够好好研究一下,这在全世界都有意义呀。”谈到蔬菜问题,朱德询问园艺系的两位研究员吴光远和姜诚贯:“南方人是吃蔬菜多,还是吃粮食多呀?”听到“按福建的统计,每人每天吃蔬菜最多一斤十两(旧秤十六两制),最少八两”时,朱德点了点头,对大家说:“看来蔬菜需要量还是不小啊。要普遍发动群众种。多种,普遍种,不少经验就创造出来了”。

在同园艺系的科学家交谈时,朱德说:“现在公园里到处都种冬青树,你们看可不可以改种些茶树?”接着说:“搞园艺要中国化,资本主义国家搞公园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做到既好看又有经济价值。因此在街道上、公园里都要种起茶、桑来,让它绿荫遮地,形成经济林。”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余克告诉朱德,苏北不少盐碱地区种了桑树,不仅增加了桑,还改良了土壤。朱德听到后十分称赞,并要余克赶快将这些经验写出来,登报推广。

和几个系的专家们交谈后,朱德再一次教导大家说:“现在国际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在这样的形势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非常有利。希望科学家们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好好为社会主义服务。”他又说:“为社会主义服务,首先要把心交给社会主义。心交出来了,心情就会愉快了,也就安心了。只要你交了心,群众就会尊重你,因为群众需要你们。同时,你们也需要群众,离开了群众就没有力量了!与群众一条心,与党一条心,思想就一定能大跃进,我们的事业也就发展得更快了。”

视察华东农科所后,朱德来到南方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并亲自下田看了水稻插秧机操作表演。他和插秧机创造人、助理研究员林体强握手久久不放,高兴地说:“很好,很好,农民很欢迎!”

两次视察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

1954年6月,朱德在刘伯承陪同下,来南京视察了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和地质陈列室,深入地了解了一系列岩石矿物的成因,对岩石矿物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极为重视。朱德不仅十分强调科研在建设中的重要性,而且也很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视察时对地质陈列室内展出的恐龙和北京猿人等化石以及说明地史和生物进化的各种化石看得很认真,问得很仔细,负责接待的同志深深感到朱德十分重视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工作。

朱德到土壤研究所

1958年4月,全国正处在大跃进的前夕,朱德又风尘仆仆,不远千里,在彭冲陪同下,再次视察了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和地理研究所。当朱德来到两所的消息传开后,人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奔走相告,有的同志在考虑如何向朱德汇报,有的在实验室等待着朱德来检查工作,有的走到朱德视察经过的道路两旁,热烈欢迎朱德亲临两所视察。在这次视察中,朱德走遍了一间间实验室和一排排温室。在土壤陈列室中,朱德察看了全国各地的土壤标本,非常关心土壤资源和改良利用工作。当朱德健步登上土壤所三楼微量元素的光谱室时,亲自观看了光谱仪的分析操作,并亲切地指示说:这个仪器很好,有了这个仪器,研究工作就好开展了。朱德来到土壤微生物室,他的视力很好,不仅看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还亲自检视了显微镜下的菌片。接着朱德来到地理所图库,当一位负责人向他汇报自然地图集编制情况时,朱德带着又是鼓励又是批评的语气说:你们这个工作很重要,但编的时间嫌长了,现在是跃进形势,能不能早点完成这项任务?在场的同志深受教育。根据朱德的指示,在中国科学院党组的领导下,经过有关单位通力协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终于提前完成了这项科研任务。

在座谈会上,朱德讲话和蔼可亲,详细地询问了每个同志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参加工作时间等等。并一再教育参会同志科学工作很重要,勉励大家好好搞科研,对科技人员寄予殷切期望。

三次视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简称紫台,成立于1950年5月20日。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紫金山天文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天文台,始建时拥有60厘米口径的反射望远镜、20厘米折射望远镜,附有15厘米天体照相仪和太阳分光镜等设备,抗日战争时期部分迁往昆明,其余遭到破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修复了损坏的天文仪器,并先后增置了色球望远镜、定天镜、双筒折射望远镜、施密特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等先进的天文仪器,可以进行恒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卫星的观测与研究,以及对太阳的常规观测,研究太阳的活动规律并作出太阳活动预报。

1954年端午节后,朱德身着军服,在刘伯承、陈毅陪同下,视察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朱德看了我国古代天文仪器和天文图片,逐一视察了几个观测室。当他听到该台汇报观测工作可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服务时,嘱咐天文工作者要好好为人民服务。

1958年4月,朱德在视察了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研究所)之后再次驱车到紫金山天文台视察。朱德和接待人员一一握手,听取了这几年的工作汇报,询问了工作人员的生活情况,并亲切地给予勉励。朱德在谈话时还把接待人员的名字一一记了下来。朱德是那样的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德和对科技工作的亲切关怀。

1966年1月,朱德又一次来紫金山天文台视察。朱德一到台里,就嘱咐台党委负责同志一定要做好知识分子的工作,并表示想再次见见老科学家、台长张钰哲。朱德亲切地和张钰哲握手交谈,接着登上天堡城。

四次视察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园

南京中山植物园原名“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占地186公顷,建于1929年,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该植物园是中国、东北亚热带植物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早加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植物园。1925年3月,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的愿望,在南京东郊钟山主峰南麓建造了肃穆、宏伟的陵寝。为了保存许多国家政府和民间团体向中山陵园所赠送的名贵花草、树木,1929年在中山陵西侧、明孝陵附近划地,建立了“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

新中国成立后,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炮火摧残的中山植物园得到恢复和发展,不但成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著名风景名胜,而且成为国内植物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植物学研究方面,在1934年7月中央研究院建立的动植物研究所的基础上,经过合理调整,于1950年10月调集以植物分类学家裴鉴为首的一批科研人员,在南京建立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华东工作站。1954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又决定,将工作站迁到南京东郊,与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进行合并、扩建,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为了使植物研究的方向任务有应有的体现和发展,1960年6月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并保留中山植物园名称和功能。此后一直保存了所、园一体的建制,使植物研究和植物园建设互为依托、相得益彰。

1958年4月22日上午9时左右,朱德偕夫人康克清在副省长管文蔚陪同下到达植物园,由裴鉴、周晓春迎接,单人骅、陈明瑜、周太炎、盛诚桂等同志陪同朱德到园内参观。朱德对植物甚感兴趣,在药用植物苗圃视察时,对药用植物一一询问了功能。当看到打破碗花花(一种毛垠科植物)时,他说:“毛主席关心过这种药草。”当看到蕺菜(又名鱼腥草)时,朱德微笑说:“四川人还把鱼腥草作菜吃,我也喜欢吃它。”

到展览温室视察时,朱德观看了各种亚热带和热带的经济观赏植物,对我国特产的园林植物兰花特别感兴趣,询问了兰花的品种和引种栽培的情况,并介绍了自己的收集。在参观兰花时,康克清说:“他见了兰花就流连忘返。”朱德一生革命,日夜操劳,还对祖国植物资源如此关心,并在百忙中收集、保存我国特产兰花,使植物科学工作者十分感动。

朱德临别时指出:“植物园的工作很有意义,应该结合国民经济。例如林木应注重速生,桉树如能在淮河以南引种最好;兰花是我国特产,也是香料;油茶也可以试栽;对芳香植物、蔬菜也可以做些工作;绿篱不一定都是大叶黄杨,能否种些茶叶。要把野生植物充分利用起来。园林方面应发展中国的园林学。公园园林除美观外,必须讲求实用。”朱德离园后次日,遣人送来自己收集的兰花多盆,交植物园栽种繁殖,以供同好。

1958年中国科学院系统的植物园都在草创时期,对如何建设植物园认识不足,缺乏经验,因此,朱德的指示极其宝贵。在朱德视察植物园后的同一年内,中山植物园积极参加了植物资源的普查,向国外引种了油橄榄等经济植物,创办了植物园专科学校和种苗场,建立了涟水工作站,举办了经济植物快速繁殖展览会等活动,使植物园的工作有新发展。

1962年12月21日,省委书记刘顺元陪同朱德来中山植物园参观,周光庭带领参观展览温室和繁殖温室。朱德在展览温室休息时说:“树木要研究速生树种,园林要结合经济植物,绿篱能不能用茶叶代替呀?”

1964年1月,省委交际处陈良陪同朱德及夫人康克清来园视察。朱德进入展览温室后说:“别的过去看了,兰花在哪里?”康克清开玩笑说:“你就喜欢兰花,我们去看别的。”朱德到兰花室巡视并说:“比过去多了,为什么用瓷盆栽?”答曰:“瓷盆好看。”朱德说:“好看不适用,兰花根部要透气,还是土盆好。”答曰:“这是临时套上去的,里面是土盆。”朱德哈哈笑,接着说:“我们交换好不好?”答曰:“不用交换,朱老要哪几盆就选吧!”朱德说:“那不行,要交换!”答曰:“交换,交换!”于是选了两盆。朱德还在兰花收集室内取出自己收藏的有关兰花栽培的集刊,并应植物园同志的请求,在“四川的兰蕙,我的艺兰生活”封面上题写了“养好兰花”四字,苍劲有力。

1965年11月,朱德在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陪同下,到中山植物园视察。他参观了温室、油橄榄等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在油橄榄场地接见了全体工人。在视察过程中对植物园的工作给予很好的评价,并对园林发展、引种驯化、科研项目等作了重要指示。朱德看到金桔时说:“这种胃病的人吃散气。”休息时拿出本子叫大家留名,并说到外面去看看。江渭清说:“朱老,外面风大,不要太累了。”边说边扶着朱德往回走,就结束了这次参观。

猜你喜欢
蚕业植物园朱德
国家植物园
自然杂志(2023年6期)2023-12-25 00:55:50
植物园的“虎”明星
学与玩(2022年6期)2022-10-28 09:19:02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不必要花的钱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3:00:00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 03:14:48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0年4期)2020-02-10 06: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