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61年前那次夏令营

2015-12-28 08:33林长华
侨园 2015年7期
关键词:谢先生东山岛带队

文/摄 林长华

回忆61年前那次夏令营

文/摄 林长华

近日,笔者在福建东山岛探石村拜访了曾任东山县政协常委的归侨谢溪添先生。在谢先生家里,笔者见到一个罕见的布制佩章。但见佩章上赫然印着两行红字:“中国少年先锋队/厦门夏令营”,背面写着谢先生姓名、职别、性别以及队别、序号等,可见谢先生当年参加过厦门夏令营活动,且是第一大队五中队的中队长。时隔61年,这个长10厘米、高5.2厘米的佩章依然清晰如新。

61年前厦门夏令营的营员佩章背面

61年前厦门夏令营的营员佩章

东山岛营员与带队老师(后排中)、厦门空军辅导员的留影,前排右一为谢溪添

品学兼优的营员

见笔者左看右瞧,74岁的谢溪添先生打开一个小铁盒,拿出一张黑白老照片,“这是当年东山岛5名夏令营小营员和带队老师,以及4位空军辅导员的合影”。笔者接过照片,上面写着“东山少年与厦门空军合影于厦门夏令营,一九五四·八·一”。5名小营员与带队女老师都系着红领巾,一个个脸上荡漾着春风。谢先生手指照片说:“我们5人都是城关和西埔两个重点镇的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中间这个叫陈小全,是1953年7月16日东山保卫战中‘英雄八少年’之一。”

从照片中可看出,谢先生个子较小,当年他虽然才12岁,却是校园中出类拔萃的文艺骨干,他还是1950年5月东山岛解放那年从新加坡回国的侨生。也许有这些特殊因素,他一到夏令营就被委以“中队长”。福建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夏令营活动纪录片,就有谢先生当小号手、唱歌跳舞等镜头。“这是我第一次拍摄电影,至今那些镜头经常出现在我眼前”。

笔者了解到,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是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改名,从营员的佩章印着的“中国少年先锋队”字样,可知改名一年后才有这次活动。

周折坎坷的旅途

“那时到厦门一路颠簸,很辛苦”,谢先生清楚地记得,那天上午9点从东山岛县城坐班车出发,这是每天从东山岛至漳州的惟一班车。那时没有陆连岛海堤,汽车到达后林村,要搭渡船过八尺门海峡,上岸后在云霄县陈岱镇等开往漳州的汽车,倘遇恶劣天气,班车无法通行。当时东山岛到漳州路况很差,汽车经常途中“抛锚”。他们坐的班车走的是漳浦县杜浔“海线”,从上午开到下午5点多才到达漳州。当晚只好在漳州过夜,翌日再乘班车到厦门。当时厦门海堤尚未竣工,勉强可以通车,汽车在坎坷不平的堤路上开了好长时间,小营员们浑身骨头像散了架似的,领队的陈老师则借题发挥:“人生历程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也不可能平平坦坦的。” “老师富有哲理的话让我记了一辈子。”谢先生如是说。

奋发向上的活动

厦门夏令营宿地是鼓浪屿女子中学,谢先生抵达后,方知近70名营员来自福州、泉州、漳州、厦门四市和东山岛。东山岛在全省乃至全国很有名气,缘因1953年东山保卫战的胜利,当时毛主席曾总结道:“东山保卫战的胜利,不光是东山的胜利,也不光是福建的胜利,而是全国的胜利。”

1954年厦门夏令营活动共两个星期,内容奋发向上,如交流读书学习经验、体验军旅生活、了解国防知识、文艺联欢活动等等。“在夏令营,我第一次看到、摸到我们空军的战斗机。”说到此,谢先生十分激动,仿佛又回到61年前的夏令营。他说,那时的厦门是东海最前线,火药味非常浓。夏令营期间,不时听到台湾的侦察机掠过厦门上空的声音,还听解放军叔叔抓特务的惊心动魄的新闻。“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谢先生回忆,在夏令营,辅导员很关心我们这些小朋友。带队老师叫陈龙淡,她像家长一样关爱我们,悉心教我们学习和生活自理。

作为惟一来自海岛县的夏令营营员,谢先生他们的活动内容比其他营员们多出一项,那就是向部队战士、全体营员和老师们讲述一年前发生的东山保卫战的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谢先生,还被特邀演讲解放军指战员英勇善战、舍生忘死的动人故事,这其中有为了扫除前进中的障碍,在弹尽时用身躯堵住敌人地堡机枪的张学栋;有重机枪班副班长黄飞龙在山头仅剩他一人时,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真实感人的演讲赢得台下一阵阵掌声。

岁月如梭,昔日的少年早已成了发染霜雪的老年人。“时间可以让我变老,可抹不去我的美好记忆。”谢先生深情回忆当年可亲可敬的陈老师和天真烂漫的小伙伴们,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在安享幸福晚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与他们相聚在美丽的东山岛,共同追忆厦门夏令营那激情燃烧的日日夜夜。

侨园

猜你喜欢
谢先生东山岛带队
光荣带队60年
谢希德先生的魅力
星火相传筑梦路 全团带队谋发展——关于新时代初中少先队发展的思考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福建东山岛有思
打造“中国渔药之乡”成了这个县的一把手工程!副县长带队赴华南考察
福建东山双东湖“纳潮型”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测字先生
东山岛揽胜
“谁公开了我的举报信”不应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