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 放 王新娟 董朝菊 饶述军
创新发展理念,变劣势为优势,丹棱“不知火”欲火遍全国丹棱县杂柑产业高效发展助农增收探秘
本刊记者 张 放 王新娟 董朝菊 饶述军
【导读】作为并不是柑桔生长最适生态区的四川省丹棱县,通过观念更新和技术革新,变劣势为优势,大力发展以不知火桔橙为主的晚熟杂柑产业,并在政府积极有效的推介下,果品市场不断拓展,销售价格稳步上涨,生产经营效益大幅提升,成为业内外人士纷纷前往探秘的柑桔生产“圣地”。
作为并不是柑桔生长最适生态区的四川省丹棱县,在广大科技人员和果农的不懈努力下,如今不仅创造出了“北纬 30°的味觉奇迹”,而且也创造出了中国柑桔产业又一新典范,成为全国柑桔种植效益最好的县(区)之一,农民因种植以不知火为主的杂柑年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在全国不少地区柑桔种植低效失管的同时,丹棱人却以鲜见的热情倾力发展柑桔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柑桔人纷纷前往探秘的地方。阳春三月,记者前往丹棱县柑桔产区采访调查,发现当地种植发展的不知火、春见、清见等晚熟杂柑品种并不是最新引进和推广的品种,而且这些品种在当地已经种植了十余年,丹棱“不知火”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消费、生产者种植效益大幅提升也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在业内专家普遍不看好、大多数地方种植并不成功的“不知火”等晚熟杂柑产业,近几年能够在丹棱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柑桔产业的一朵“奇葩”,关键就在于丹棱人在当地政府和相关科研机构的扶持下,创新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核心,不断总结、更新、提升柑桔栽培管理技术,生产出全国同期品质最好、特色明显、绿色优质的柑桔产品。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记者就丹棱柑桔产业发展等问题采访了丹棱县农业局经作站副站长袁兴亮。
记 者:以“不知火”桔橙为代表的柑桔产业是丹棱水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水果产业在活跃丹棱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丹棱水果产业及柑桔产业发展现状。
袁兴亮:丹棱县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小县,全县有农业人口 13.3万人。据技术部门统计,2014年全县水果面积17.34万亩 (1.16万hm2)),产量 14.56万 t,水果产业总产值 9.5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2亿元)的 67.18%,因种植水果农民人均增收 5738元,占农民纯收入(10800元)的 53.13%。其中,柑桔面积 12.8万亩(0.85万 hm2)),产量 11.5万 t,产值 7.82亿元,分别占全县水果面积、产量和产值的73.82%、78.98%和 81.97%;葡萄、枇杷、桃、脆红李等其他水果 4.54万亩 (0.30万 hm2))。柑桔中,不知火杂柑产量达 7.2万 t,果园平均售价 9 元/kg,预计产值可达6.48亿元,占全县柑桔产值的82.86%。丹棱县柑桔产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全县全民动员,大力发展集体果园,品种主要是锦橙、夏橙、脐橙、血橙、温州蜜柑和红桔等。这个阶段的生产目的是为物资缺乏的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果品,丰富市场供应。到 1985年 , 全 县 柑 桔 面 积 约 3000亩(200hm2)),产量约 3000t。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摸爬滚打,一批本土化的技术人员也日益成长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人员众多、体系相对健全的全县柑桔栽培管理技术队伍,对丹棱柑桔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历经岁月的沧桑,如今当年兴建的集体果园虽早已被农户分散承包,不少果园因种植效益低下失管衰败,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果园在承包农户采取高接换种、改良园土等措施进行改造的情况下,迄今仍然焕发着活力,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如位于丹棱镇观音村(以前叫五星村)的“五星果园”,面积 80余亩(5.33hm2),1975年定植,主要种植温州蜜柑和普通锦橙等,1988年由集体经营改为农户承包经营,1994年高换朋娜等脐橙,2006年又高换成不知火桔橙,2015年生产优质不知火桔橙 8万kg,产值达 80万元。而当年培养出来的那批技术人员,尽管大部分人因年事已高已经逐渐淡出水果产业,但仍有一部分人还坚守在丹棱水果生产一线,为全县柑桔生产贡献他们的余热。如丹棱镇龙滩村(原唐河乡韩坝村)的徐志权(现年 65岁)、双桥镇龙埂村的黄国权(现年58岁,丹棱县淑乡果业合作社理事会会长)以及杨场镇石马村的刘升全(现年63岁)等丹棱县第一代老果农,现在还是丹棱县有名的果树示范户。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经过第一阶段的摸索和发展,丹棱县柑桔生产已初具规模。但是,随着全国柑桔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柑桔产品日渐丰富,加之一些优质柑桔新品种不断推出,市场竞争开始加剧,丹棱县生产的品质较差的传统品种如红桔、温州蜜柑等市场容量越来越小,比较效益越来越低。1993年,丹棱县提出了发展以脐橙为主栽品种的“三二工程”,即通过新植或高接换种等措施,到 2000年,全县优质脐橙面积达到 2万亩(0.13万 hm2)),产量达到 2000万斤(1000万 kg),产值达到 2000万元。这一阶段,我县全面淘汰适应性差和品质差的传统柑桔老品种,如红桔、温州蜜柑和普通锦橙等。到 2000年,全县果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 6万亩 (0.4万 hm2)),产量达2065万kg,分别比1993年增长3.2万亩(0.21万 hm2))和 1434万 kg;其中,脐橙面积达到 4.2万亩(0.28万 hm2)),产量达到1520.5万 kg,全县从事水果种植农民约5万余人,人均增收800元,超额完成“三二”工程所定的各项指标。
第三阶段就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此阶段我县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先后引进和培育了不知火、清见、春见、大雅等优质晚熟杂柑品种,在不断摸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配套,全县开始大面积发展以不知火为主的晚熟杂交柑桔,逐步淘汰效益日渐下滑的中熟脐橙品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进一步突出,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丹棱柑桔产业也再现蓬勃生机。如今,柑桔产业在丹棱县不仅是富民增收的项目,也是丹棱县的一张名片,更成为丹棱文化的一部分,丹棱人都以丹棱柑桔为骄傲。
记 者:目前丹棱以不知火桔橙为主的晚熟杂柑生产效益十分可观,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全县杂柑生产经营模式主要有哪些?
袁兴亮:近几年随着市场的拓展,丹棱“不知火”销售价格稳步提高,种植户大都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主产区大部分农户柑桔种植年收入达 3万~10万元。如双桥镇天宫村 6组,现有农民 80人,2014年全组农民不知火桔橙销售收入达 100多万元。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看好的发展前景使得近几年丹棱人发展和管护柑桔生产的热情高涨。
目前丹棱县柑桔生产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模式是业主大规模经营。据统计,目前全县柑桔种植面积在50亩(3.33hm2))以上的业主共有 100余个,柑桔种植总面积在 6000亩(40hm2))左右。这部分果园主要是由业主承包以前的集体果园,然后采取高接换种改造而成。如杨场镇欧万友1990年承包水口果场,面积80亩(5.33hm2)),承包时的主栽品种是夏橙,1992年高换成脐橙,2003年又高接换种成不知火桔橙,2014年产不知火 9万 kg,收入 110万余元。另一种模式是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即农户利用自家包产承包地(包括林地)种植柑桔几十株到几百株不等,人均种植面积约 2亩(0.13hm2))。这种模式是我县杂柑生产也是水果生产经营的主要模式。目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单个农户是全县果树产业最活跃的部分,但也是隐忧最大的部分:因为果园零散,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抗御风险能力较差,果园管护积极性极易受到效益的影响。
▲丹棱县街头待售的外来柑桔老桩头
记 者:大家都知道丹棱不是柑桔生长最适生态区,发展柑桔产业有许多限制因素,而丹棱以“不知火”桔橙为主的晚熟杂柑产业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也是在经历长时间的探索和选择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丹棱晚熟杂柑产业发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具有哪些优势?
袁兴亮:丹棱县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开始规模化发展柑桔,主要品种包括普通的锦橙、夏橙、脐橙、血橙、温州蜜柑和红桔等。当时的情况就是凡是能够引进的品种,本地都有发展。因此,初期丹棱县柑桔生产的特点就是以红桔为主,品种多而杂,果实品质普遍较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对水果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到 80年代末,丹棱县以红桔和普通甜橙为主的柑桔果品价格越来越低,销售也越来越困难。
到 90年代初期,丹棱县及时出台了“三二工程”,大力发展以朋娜、罗伯生为主的脐橙,到1997年该项目各项指标基本实现。这个阶段全国市场上脐橙数量少、价格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唐河乡韩坝村、中隆乡梅湾村等有名的脐橙专业村。这个时期丹棱柑桔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提高很快,解决了高接换种、保花保果、贮藏保鲜等技术难题。在发展模式上也有所创新,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农民把家中所有的土地拿出来发展水果。我认为这种模式现在还在受益,因为农民专业种植水果,没有退路,不得不“背水一战”,因此自身能动性发挥好,同时也为我县现今规模化发展不知火桔橙奠定了基础。但是,丹棱县属于柑桔发展的边缘地带,温度较低(年均气温16.5℃)、光照较少(年日照 1200小时),所产脐橙在 11月采收,与其他优势产区相比,丹棱脐橙果实酸,风味差,果皮厚,外观差,果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期间,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为了提高柑桔果实品质进行了不懈努力,展开了一系列栽培管理和采后技术创新。如单果套袋贮藏,丹棱冬天气温较高,果实贮藏在普通房屋内没有冻害,加之果实本身酸度较高,耐贮性较好,所以丹棱脐橙在普通民房内一般都能贮放到 4月底,平均腐损率仅 10%左右;而且,由于贮藏中酸先于糖消耗,贮后果实品质和风味与采时相比也有一定提高。因此,通过单果包装贮藏以后,当地脐橙销售时间不仅大幅延后,而且销售价格也大幅度提高。上世纪 90年代末期到2008年,丹棱县每年春节后脐橙卖出量占全县脐橙产量的 90%以上。其间,全县脐橙最高产量达到 30万 t,产值达到 6亿元。2002年我们又开始试验树冠简易覆膜“留树贮藏”技术(果实留树越冬延迟采收技术),当年试验农户脐橙销售价格是贮藏果的 3倍,极大的价格差一下子轰动了全县。之后,树冠覆膜果实延迟采收技术在全县得到迅速推广,到 2005年实施已达到 2万亩(0.13万hm2))。不过,“留树贮藏”脐橙从采收到上市销售的时间较短,因此销售市场也主要是周边的一些中小城市,市场容量较小。
丹棱县发展以不知火为主的晚熟杂柑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其发展道路也是坎坎坷坷。1999年,丹棱县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不知火。引进之初,大家对该品种的特性不甚了解,技术人员大都参照种植脐橙的管理方式进行技术指导,从而导致不知火桔橙果实品质参差不齐、大小年结果严重等问题。当时当地人有一种评价就是:最好吃的水果是不知火,最不好吃的水果也是不知火。因此,全县也出现过果农将脐橙高接换种成不知火,然后又抹掉不知火枝梢,重新培育脐橙枝梢的情况。随着技术人员和果农对不知火等杂柑品种特性了解的加深,丹棱县逐步在全县总结推广了以果实套纸袋越冬为核心的不知火桔橙健身栽培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有:开深沟、钻孔增氧,“斤果斤肥”(有机肥),草生栽培,改良篱壁式修剪等。健身栽培技术体系是在生产绿色食品基础上对柑桔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更加注重果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培育健壮平衡的树体,以此提高植株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达到减少农药施用的效果。这一技术体系的实施使不知火为主的杂柑生产有了很大改观,不仅大小年现象减弱,而且果实品质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上市季节晚(3—4月),果实售价连年攀升,从最初的一块多钱一斤涨到现在的五六块钱一斤,从过去的无人问津到今天的抢手货,丹棱柑桔也迎来了从未有过的“新气象”。
▲记者向业主赵泽如右了解柑桔老桩头建园情况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道门,就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受生态条件制约,丹棱县所产中熟柑桔酸度高、品质差、市场竞争力弱,一直被业界人士认定为“柑桔生产次适宜区”。经过16年对不知火生产栽培技术的总结,我们终于找到了那扇“窗”:丹棱年均气温较低,日照少,春季气温回升慢,成熟期晚(3—4月),不知火果实生长周期接近 12个月,同化物积累多,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达14%左右,最高测得值为20%;丹棱县冬无严寒(极端低温-3℃),不知火果实只需套一层纸袋即可安全越冬;由于成熟期为 3—4月,气温较高,酸度容易下降,口感好……这些对中熟柑桔生产不利的生态条件对于发展不知火等晚熟杂柑就成了有利条件;另外,丹棱县气候条件下传播柑桔黄龙病的木虱不能越冬,因此丹棱县柑桔产业也就没有柑桔黄龙病的威胁。这些“优势”与健身栽培技术完美结合,便产出了品质优异、市场俏销的丹棱不知火桔橙,成就了北纬 30度的味觉奇迹。
▲柑桔老桩头建园流程:桩头处理→定植→嫁接
记 者:任何产业的发展和培育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丹棱县政府在推动杂柑产业高效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袁兴亮:丹棱县委、县政府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就一直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最重要的富民项目来抓,但政府也从不大包大揽,不搞资金补贴、不承诺销售,政府做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和服务工作,特别是近 3年来不遗余力地做好“丹棱不知火”品牌建设工作。2013年以来我县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丹棱县不知火技术大比武;同时,县领导还先后带队到成都、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宣传叫卖丹棱不知火桔橙,“丹棱不知火”市场知名度大幅提升,销售价格也是节节攀升。2013年全县不知火桔橙平均销售价格 5元/kg,2014年上涨至9元/kg,而今年开园价就已超过10元/kg。
记 者:除了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外,您认为丹棱以“不知火”桔橙为主的杂柑产业能够取得今天如此惊人的成就,还包括哪些方面的因素?
袁兴亮:丹棱以“不知火”桔橙为主的杂柑产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培育,更不离开科研机构为丹棱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强大的技术支持。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为丹棱县柑桔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新柑桔品种资源,并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一道为丹棱柑桔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当然,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在丹棱柑桔产业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功不可没。丹棱县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柑桔老专家谭后根,他一生都在为丹棱柑桔发展呕心沥血,如今虽然已年逾 80,但他仍然坚守在我县柑桔产业第一线,他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晚熟杂柑“大雅”正在审定中,有望成为我县未来杂柑产业的主打品种;农业局退休果树专家欧阳建自己建设了一片不知火果园,不仅为我县果农提供了示范园,还接待了大量省内外技术人员,2014年共接待技术人员和果农超过 5000人次;还有一生从事柑桔事业、英年早逝的果树专家仲明华女士,1982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丹棱县农业局做果树技术推广工作,摸索总结了丹棱柑桔栽培技术方案,成立了丹棱果农培训学校果树协会,培养了大量的青壮年果农,2007年作为丹棱县农业局副局长带领全县技术人员兢兢业业发展不知火为主的桔橙产业的紧张时刻不幸患病,英年早逝。正是这些老同志的长年坚守和无私奉献,激励了全县更多的从业人员前仆后继,努力工作,推动丹棱柑桔产业持续高效发展。
丹棱县一开始发展柑桔就饱受质疑,丹棱人能够力排众议,在质疑声不断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产业发展新神话,最大的法宝就是革新观念、解放思想。不唯书,不唯上,所有技术为产品适应市场服务,这是丹棱果树从业人员始终坚守的信条。丹棱人通过观念革新和技术创新,不仅把丹棱县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熟优质不知火桔橙生产基地,还开发出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其他果树技术与水果产品。如近年丹棱人总结推广的南方地区巨峰葡萄留树延迟采收技术。在丹棱县,巨峰葡萄正常成熟期为 8月中旬,通过技术革新,果实可挂树推迟到 9月采收上市,最迟可到 10月中旬采收上市。2014年全县 延迟采 收的葡 萄园面 积 达 1.5万 亩(0.1万 hm2)),每亩(667m2))纯收入在 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当然,丹棱县水果产业能够得以高效发展,还离不开长期从事丹棱水果销售与贮运的水果经纪人和经销商。近年来,丹棱县以不知火桔橙为主的特色水果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水果销售商纷纷前来考察采购,而且活跃在当地农村和果品市场的一批经纪人也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水果经纪人已有500余人,他们外引内联,不仅促进了本地果品销售,而且还将果品市场及外地的产销信息带回本地,是丹棱水果走向广阔市场不可或缺的桥梁与纽带。
记 者:当前丹棱农民对发展晚熟杂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可以预见,今后几年丹棱杂柑种植规模和产量还将有一定提升。在产区采访调查中,不少果农对今后一段时间丹棱杂柑产业发展持乐观态度,栽培管理技术不愁,果品销售也不愁,面对连年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纯收入,大家都很满意。作为行业管理部门,您对丹棱杂柑产业的发展前景持怎样的态度?当前丹棱杂柑产业发展中还面临着哪些隐忧或者说困难?面对果农和业主发展杂柑近乎“疯狂”的行为,您有什么建议?当地政府对杂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具体规划或者措施?
▲不知火采果装箱现场
袁兴亮:丹棱发展晚熟杂柑具有独特的生态条件、成熟的技术保障和日渐完善的销售渠道,加上果实品质优异、成熟期合理,全国同期成熟的同类产品产量相对较少,因此,丹棱县以不知火为主的杂柑生产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随着丹棱不知火的热销和周边群众的盲目跟风种植,一些影响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不利因素或者说隐忧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果农高龄化、兼业化严重,种植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二是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农户生产规模普遍偏小,种果收益不能完全解决农户的生产生活与发展问题,导致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外流,施肥、采果等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现象日益严重。三是农户承包地块分散,果园规模小而分散,加重了管护难度。丹棱县农业土地条件多样,在土地承包时为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每个农户常常都要承包本集体内不同条件与类型的土地,进而使得承包地分散破碎严重。比如我父母3口人,有6亩(0.4hm2))果园,分散在方圆 5km2左右的范围内,总计有果园20多块,最小的一块栽植果树5棵,最远的果园离家 3km左右。四是不知火、葡萄等水果近年销售价格连年攀升,生产效益好,农户管护积极性高涨,土地流转日益困难,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大。五是生产成本高,加上不合理的投入,使得不知火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难度加大。六是技术力量薄弱。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技术人才断档严重,县农业局果树专业技术员只有 3人,而且年龄最小的也已 40多岁;另一方面,大量的农资厂家、商家进入技术服务领域,让本应是商品服务于技术的原则变成了技术为商品服务的现实,使得一些生产管理技术逐渐偏离果品品质提升的初衷。七是品牌化程度较低。虽然“丹棱不知火”目前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市场已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全县还没有一个市场认可的企业品牌,缺乏推行以省力化和健身栽培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主体,果品品质一致性差,改良土壤等基础投入严重不足,与现代化果业要求相距甚远。
因此,“丹棱不知火”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还需练好“内功”,继续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一是技术标准化。目前丹棱县已总结出较为完善的《不知火健身栽培技术》,制订了《丹棱不知火标准化生产规程》,但实现大面积应用的目标还任重道远。今后技术部门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生产大户、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的业主方面,努力打造“丹棱不知火”的核心力量,示范带动全县柑桔生产的标准化。二是产品标准化。丹棱不知火不乏优质产品,但质量差异性大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同时,要努力实现产品质量的标准化,通过检测检验和分级选果等手段,尽量做到上市销售的“丹棱不知火”果实品质均衡,以此塑造“丹棱不知火”的良好口碑,稳步扩大消费市场。三是规模适度化。要根据相关政策,积极盘活农村闲置撂荒土地和低效生产用地,引导集体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与合理再分配,努力扩大种植者的生产规模,以规模效益留住农户的心,吸引青壮年返村就业,加大水果生产投入,提高丹棱水果生产标准化水平,促进丹棱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引导农户和工商资本根据市场和自身的技术与资金水平,适度规模经营,把生产经营风险降到最低,把生产效益做到最大,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隐忧,近年来丹棱县政府未雨绸缪,为以不知火桔橙为主的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制定了科学发展规划:一是加快土地确权工作,促进土地有序高效流转;扶持和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推动果树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速“借脑工程”,进一步加强同相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理念,努力提高“丹棱不知火”在产业发展规划、果树栽培、果品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科技含量;三是继续大力推进“丹棱不知火”品牌建设,培育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提高“丹棱不知火”的市场竞争力。
▲记者向北京来的客商(左)了解不知火销售情况
采访后记
近年来,位于成都平原及其西南缘的蒲江、丹棱等县(区)以春见、不知火、清见和爱媛38号等品种为主的杂柑产业异军突起,果品产地销售价格连年攀升,绝大多数农户均因种植杂柑而获益颇丰。蒲江、丹棱也因此成为业内外人士纷纷前往一探究竟的柑桔产业发展 “圣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对当地杂柑产业发展也进行了大量报道。2015年 3月中旬本刊记者深入产区采访调查的结果表明,近年 “丹棱不知火”“蒲江春柑”高价俏销并非传闻。在丹棱县丹棱镇板桥村,一位来自北京的收购商正以 10 元/kg大量收购当地“不知火”桔橙;在蒲江县大塘镇,面对客商给出的 11元/kg的包园收购价,果农还不愿出售挂在枝头的“不知火”。丹棱县丹棱镇板桥村果农赵泽如种植的不知火桔橙近两年亩(667m2))均纯收入在 3万元以上,杨场镇石马村果农刘升全近 10亩(0.67hm2))杂柑(不知火8亩,清见和大雅各 1亩)自 2014年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蒲江县鹤山镇堡顶村的支书告诉记者,当地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农民均留在家种果树,很少有人长年在外务工……“不知火”“春见”“清见”等杂柑品种早在上世纪 90年代末期就已引入我国,但近 20年的时间过去了,全国绝大多数柑桔产区均没有推广开来,却在丹棱、蒲江这些柑桔生长“次适宜区”“落地生根”,并结出“甜蜜”的果实来,创造了我国柑桔产业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新神话,这绝不是一种巧合,而是观念与技术碰撞与高度融合的结果,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探讨。
一是观念革新问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丹棱县发展不知火为主的晚熟杂柑产业也不是一帆风顺。丹棱柑桔产业发展在品种选择上也经历了“来者不拒”到脐橙为主再到杂柑为主的过程,面对业内人士对丹棱发展柑桔产业不绝于耳的质疑声和品质差、价格低、毫无竞争力的传统柑桔果品,丹棱人没有放弃,而是更新观念,根据品种特性、生态条件及市场需求,将发展传统的早中熟柑桔品种的不利条件转化为发展高糖高酸的晚熟杂柑的有利条件,抢占市场制高点,提升产业竞争力。正如袁兴亮站长所言,不唯书,不唯上,打破传统观念,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思路,根据品种特性革新种植技术,这是丹棱县以不知火为主的晚熟杂柑产业能够发展壮大并火遍全国的重要原因。如今,丹棱人好像已经找到了上帝为他们打开的那扇“窗”。
▲丹棱县为宣传“不知火”制作的卡通宣传画册
二是技术革新问题。果农刘升全告诉记者,“传统经验害死人”。前几年他种植不知火桔橙,由于对其品种特性不了解,就按照脐橙等常规品种进行栽培管理,生产出来的不知火果实不仅品质差,市场售价比普通脐橙低,而且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在对其品种特性逐步了解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和自己的摸索下,采取果实套袋留树贮藏和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使不知火果实延迟到翌年 3—4月采摘,不仅该品种固有的优良品质全部显现出来,而且由于同期市场上同类产品极少,因此高品质不知火果品一上市后就受到消费者追捧,市场售价一路走高,生产效益稳步提升。在丹棱采访调查期间,记者发现了一件在全国都少见的稀罕事:在丹棱县城的一个十字街口,满载柑桔老桩头 (一些商贩从外地以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价格收购柑桔成年树,锯掉所有细小枝梢及主根,只留主干、主枝及细根)的农用车一字儿排开,等待种植者前来议价购买。在去往双桥镇梅湾村的路上,记者看到路旁一片山地已经被开发出来,一群人正在抓紧晴好天气栽种柑桔老桩头。该果园的主人赵泽如告诉记者,这片山地是他承包的,前一任承包人种植的是速生林地,近年当地不知火等杂柑生产效益大幅提升,他便在前一任承包人砍掉所有速生树后承包过来发展不知火等杂柑。那些即将栽植的柑桔老桩头是他从外县购买回来的,加上嫁接等费用,每株树的成本达 60~80元。看到我们吃惊的表情,他继续讲道,这些老桩头在栽植前将对其根系和树冠做进一步处理,然后喷施一定剂量的生根剂,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并及时高接。到了明年,这些老桩头的树冠就可基本形成,并可适量挂果。到了后年,他的这片果园就可大量结果,收回成本根本不成问题。看着他信心满满的样儿,我们有什么理由再怀疑他的投资前景呢?丹棱不知火桔橙能够从无人问津的高酸低品质柑桔变成备受大中城市消费者欢迎的高糖高酸高品质柑桔“新品”,靠的就是丹棱人对传统栽培管理技术的革新与“个性化”。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丹棱人针对不知火桔橙的生长与结果习性,逐渐总结出了包括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延迟采收以及大桩多头高接换种等不知火桔橙高品质栽培配套技术,有许多技术细节与书本上写的、专家讲的都有一定出入,许多人认为不可能或者不可行的技术路线,在丹棱杂柑产业中都得到了成功实施。
▲丹棱县第三届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决赛选手选送样品
三是政府扶持问题。丹棱县是一个人口相对较少的农业生产小县,县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尤其是对水果产业的扶持极其有限。面对一个可以让全县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新兴产业,当地政府对发展不火知火为主的杂柑产业,将扶持重点放在销售平台的搭建和品牌的创建与宣传上。正是由于丹棱县连续几年举办不知火栽培大比武等节庆活动,县领导亲自带队到外地举办“丹棱不知火”展销会,“丹棱不知火”才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认可,销售市场才被逐渐打开,销售价格才一路攀升。接受记者采访的农民无不称赞政府的这些举动,大家对当地政府扶持杂柑产业发展的“选择性”举措大都表示满意,尽管他们实际生产中得到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很少。由于比较效益可观,丹棱县农村土地流转已十分困难,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利用自家的承包地种植柑桔,因此,丹棱县杂柑产业是一个真正惠及于全县农民的富民产业。面对产业发展实际,丹棱县将扶持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市场拓展、品牌创建和农民组织等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了产业的高效发展,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面对当地农民尤其是一些业主近乎疯狂的发展热情,我们仍然可感受到其中的一些隐忧,如果不加以重视,那么今天花红正艳的“丹棱不知火”则完全可能变成“昙花一现”,不少人的发财梦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完全破灭。一是苗木检验检疫与病虫害防治问题。如今丹棱柑桔上还没有危险性病虫害,如果放任苗木的乱调滥引,尤其是柑桔老桩头的随意流入,柑桔溃疡病等危险性病虫害则极有可能被带入传播为害,进而对整个产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果实品质的均衡性问题。如今的丹棱不知火果实品质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甜中带酸的味道在春末夏初高温天气颇受消费者欢迎,但品质的不稳定、不均衡仍不可忽视,这一点从历届“不知火”种植大比武样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测定结果即可见一斑。另外,果实大小、采摘时间等也应在对其品质做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规范。三是果实的冷链贮运问题。不知火、清见等晚熟杂柑成熟采收上市季正值气温逐渐回升的春末夏初,果实采摘后如果不进行冷链贮运,那么其品质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劣变,出现“贮藏味”。相对于其他柑桔果品,不知火、清见等杂柑高糖高酸,较耐贮存,如果能够配套冷链贮运系统,其销售市场将更大,销售时间将更长。这样,也可解决规模扩大、产量上升带来的销售压力,进一步确保丹棱杂柑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文中配图除压题图由丹棱县农业局提供外,其余均由本刊实习记者王树良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