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贤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是中国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城镇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财力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应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的资金融通功能,提升资金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效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是新疆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加快兵团城镇化建设进程,对于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履行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兵团统计局测算结果,2012年兵团总人口为264.8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3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7.77%,距离兵团党委提出的2020年实现70%的城镇化率目标尚有一定距离,借鉴何静和戎爱萍的研究,每转移一个农业人口平均需要的城市建设费用达5 万-6 万元人民币,那么,转移需要的城镇化硬件环境建设投入就达162亿-194亿元人民币[1]。而根据中国科学院城市报告,在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的前提下,每转变一个农业人口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成本2.5 万元/人。那么,转移需要付出生活成本81亿元人民币。在兵团自身基本没有财税收入的前提下,要支出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建设资金,仅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无疑存在困难。在此背景下,通过检验现阶段兵团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效率从而建立和完善更加有效的资金支持机制,切实保障兵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将对后期兵团及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有关资金支持与城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已经进行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探讨。
在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方面,Teranishi 的研究显示,在城市化过程中,为满足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城市居民住房需求融资,使得金融在支持城市发展的同时扩大了城市的规模[2];Kim 研究发现城市化过程中,金融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3];杨慧和倪鹏飞认为现阶段应将传统城镇化中“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的金融支持模式”转变为“政府引导、市场机制为主的多元化金融支持模式”,进而提高金融支持的水平和质量、建立健全金融制度,加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4];孙永强 通过构建二元分析框架对我国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对城市化具有促进作用,在经济和金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外部融资度的提高将分别提高农村部门居民和城市部门居民的收入水平[5];谷小菁和王定祥利用1992-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国和分区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6];饶华春基于VAR 模型及其协整分析,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及方差分解,对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要在金融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7]。有关金融支持兵团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王勇提出促进兵团城镇化发展,应从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鼓励金融创新、政策引导及发挥金融机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兵团城镇化建设方面着手[8]。
在财政支持城镇化建设方面,Cho 等通过构建多分枝选择模型,利用美国西部五个州的数据研究城市化、土地使用规章及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短期看城市化过程中的公共支出和财产税对土地投资与开发具有积极作用[9];刘立峰 认为面临未来新型城镇化的投资需求,必须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有效控制城镇化的速度与节奏,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建立地方政府的稳定财源,允许资信能力强、还债有保障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10];纪志宏则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探索开征房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资源税等税种,加快培育相对稳定的地方税源入手,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偿债能力[11];马远和龚新蜀研究了财政支农、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研究发现城镇化和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财政支农基本不存在对城镇化的抑制效应,在财政支农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反而有助于城镇化发展[12];有关兵团城镇化发展和财政支持方面的研究,池玉莲和杨元贵 认为现阶段促进兵团城镇化发展,应构建“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兵团财政体制,扩大“师市合一”的行政管理模式,争取更多的“财权”,即在兵团的师、团建立具有政府职能的城镇,其人大、政协不仅可按相应法律程序设置,工商、税务等监管机构也能应运而生,而且还能获取地方政府应有的“税收权”,从而通过内源资金促进兵团城镇化的发展[13]。
通过以上国内外学者对资金支持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梳理发现:第一,不论是金融支持还是财政支持均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现有文献中均用当年银行贷款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重衡量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规模,而实际中不同产业的金融支持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效率是存在区别的,但很少有文献从不同产业金融支持规模入手考察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效率问题;第二,现有关于资金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文献均是以正规建制的城市(镇)数据为依托,探讨两者之间关系,虽然也有学者围绕兵团资金支持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并未区分兵团特殊体制下不同城镇类型进行深入研究,因此研究结论针对性不强。从兵团特殊体制出发,由于在其所辖范围内同时存在有建制市(镇)的师团和没有建制市(镇)的师团。有建制市(镇)的师团由于拥有健全的政府职能,财税和金融均能对其城镇化发展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而没有建制(市)镇的师团由于政府职能的缺失,只能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及金融力量推进城镇化建设,因此要研究资金对兵团城镇化建设的支持效率问题,就必须结合兵团特殊体制区分具体情况分别研究,本文预在此做尝试性探索。
在兵团城镇化指标选取方面,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选择收入城镇化率(URE=第一产业总产值/GDP)来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在该指标下城镇化水平越高,收入城镇化率越低,二者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原因在于: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水平不仅仅表现在城镇人口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职工收入的增加。当非农收入占职工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时,多数职工就会自愿选择从事农业之外的其他产业,与土地发生分离,这就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职工向城镇人口身份的转移;另一方面与以往城镇化综合测评指标相比,收入城镇化率还能剔除专家主观意识对城镇化测评数据的影响。
在选择衡量资金支持兵团城镇化发展的指标时,对于兵团没有建制市(镇)的师团,以各师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 的比值作为衡量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城镇化建设的指标,具体用FIX 表示,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兵团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各师当年贷款总数与GDP 的比值作为衡量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指标,具体用L 表示;另外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还将各师贷款总额具体分成农业贷款总额、工业贷款总额和第三产业贷款总额,并用它们分别除以当年GDP 总额来反映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进而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具体分别用L1、L2和L3。对于兵团有建制市(镇)的师团,限于其他城市建立时间较短加之相关数据获取困难,因此仅以石河子市为例,另外,为凸显建制市的税收特征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这里选取与城镇化建设有关的税收(具体包括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之和与GDP 的比值(TAX)作为衡量税收对城镇化建设影响作用的指标;其他变量构建与兵团非建制市(镇)师团相同①此处查阅石河子市相关贷款数据资料,并未发现细划的三次产业贷款数据,因此未对应构建L1、L2、L3变量。。以上所用数据源自《兵团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新疆财政年鉴》、《石河子市统计年鉴》及《新疆金融统计60年》,并经过手工收集所得。
兵团没有建制市(镇)的师共有14 个,其中建工师主要以建筑业为主,其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几乎为零,因此在进行分析时将建工师样本剔除,以其他十三个师团2006-2012年的样本数据,构建静态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截至目前,兵团已建成的城市(镇)有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图木舒克市、双河市、五家渠市、石河子市、北屯市等7 个县级市和金银川镇、草湖镇、梧桐镇、蔡家湖镇、北泉镇等5 个建制镇,但考虑到其他6 个县级市、5 个建制镇建成时间较短,加之数据获取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存在问题,因此本部分仅以石河子市(1996-2011年)数据为例,讨论资金支持石河子市城镇化建设的情况。在具体模型构建时,选取广泛使用的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即向量自回归(VAR)的方法对资金支持石河子市成镇化发展进行分析。具体模型构建如下:
之后,为进一步说明资金支持与兵团有建制市(镇)的各师城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还对资金支持变量与城镇化变量进行了Grange因果关系检验。
从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兵团没有建制市(镇)的各师城镇化率的均值为0.3663。说明平均而言,从2006-2012年兵团各师城镇化率基本维持在0.36 左右的水平上,其中城镇化率的上四分位数为0.4391,说明75%的师其城镇化率在0.44 以下,另有25%的师城镇化率在0.44 以上,考虑到本文所用的城镇化率指标是一个逆向指标,因此综合而言兵团城镇化发展速度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到“十二五”时期,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表1 兵团非建制市(镇)各师资金支持城镇化发展指标描述性统计
表2 1996-2011年石河子市资金支持及城镇化指标描述性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占GDP 的比重,其均值为0.3158、中位数为0.2761、标准差为0.1355,说明总体上兵团各师的固定资产投资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出现均值大于中位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存在个别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的师团的拉动作用所致,而非一种均衡现象。
金融相关率(L)均值为0.2785、中位数为0.2310、标准差为0.1952,说明兵团各师之间贷款占GDP 的比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较固定资产投资占GDP 比例在各师间的差异还要大许多。另外,从贷款数在三次产业上的分配数占GDP 的比重可以看出,农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不论在均值、中位数还是上下四分位数均要大于工业贷款和第三产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说明现阶段兵团各师还是以发展农业为主,虽然工业贷款占GDP 比重的平均值低于第三产业贷款,但其中位数以及上下四分位数均大于第三产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同时其标准差又小于第三产业贷款数占GDP 比重的标准差,说明工业贷款在各师较为均衡。
针对兵团有建制市(镇)的各师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情况,以石河子市为例,从表2 石河子市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从1996-2011年,石河子市的城镇化率基本维持在0.103 左右,城镇化率最好时达到0.065,最差时为0.17,金融相关率基本稳定在1.68 的水平上,说明平均每年银行贷款数基本是当年GDP 总额的1.68 倍左右,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石河子市有健全的财政体制,但税收占GDP 的比重却没有意料中那么好,基本维持在0.07 的水平上;第二,与税收占GDP 比重(TAX)变量相比较,金融相关率(L)变量的标准差为0.3739,大于税收支持TAX 变量的标准差0.0162,说明从1996-2011年,银行贷款之和占GDP 的比重变动幅度较大。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占GDP 的比重(FIX)从1996-2011年基本维持在0.57 的水平上,其标准差为0.1560,同样大于税收占GDP 的比重(TAX),从侧面反应出固定资产投资在支持石河子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1.针对兵团没有建制市(镇)各师,以下分别通过普通OLS 和静态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兵团没有建制市(镇)的各师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情况作详细分析。在具体使用以上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时,首先将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数据进行分析;其次使用静态面板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静态面板数据分析中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中进行选择,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表3 回归结果显示,针对具体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在五个模型中固定资产投资均和城镇化率呈现微弱的且逐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增进城镇化进程,但在五个模型中贷款占GDP 的比重(L)均与城镇化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贷款比重越大城镇化率水平越低,出现和预期相反的结果,为了探究这一结果背后的原因,接下来将贷款占GDP 的比重分解到农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L1)、工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L2)和第三产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L3)三个方面,具体观察在不同产业上分配的贷款是如何影响兵团现阶段城镇化率水平发展的,值得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多重共线性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将贷款总额占GDP 的比重(L)项不再考虑在解释变量的行列之内。
表3 兵团非建制市(镇)资金支持与城镇化建设的回归分析结果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通过分别观察三次产业贷款数占GDP 比重与城镇化率之间的散点图的方式,对它们两两间的关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图1 可以看出农业贷款率(L1)、第三产业贷款率(L3)与城镇化率的拟合曲线基本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说明现阶段兵团各师农业贷款与第三产业贷款越高反而会导致城镇化率降低;而工业贷款率(L2)与城镇化率的拟合曲线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进而说明现阶段工业贷款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发展。
图1 兵团非建制市(镇)三次产业金融相关率与城镇化的散点图
表4 结果显示了资金支持不同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回归分析结果,针对具体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在五个模型中固定资产投资均和城镇化率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验证了之前提到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增进城镇化进程的结论。之后,农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L1)与城镇化率的关系在五个模型中均呈现出高度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现阶段在兵团各师继续加大对农业的金融贷款力度,将不利于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而在模型(1)混合OLS 模型和去除截面异方差的模型(5)FGLS模型中工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L2)均与城镇化率(URE)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同时在模型(4)中虽然L2与URE 的回归系数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也同样表现出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说明现阶段加大对工业的金融贷款力度,将有利于促进兵团各师城镇化的发展;最后,第三产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L3)与城镇化率(URE)的相互关系上,虽然五个模型中,模型(1)、模型(2)、模型(5)三个模型的回归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支持两者之间正相关的结论,但与第一产业农业贷款占GDP 的比重(L1)作为解释变量相比,其T 统计量(回归系数/标准误)要小许多,说明与增加第三产业贷款占GDP 比重(L3)相比,现阶段兵团增加农业贷款占GDP 比重(L1)更不适合促进城镇化的进程。
表4 分产业金融支持兵团非建制市(镇)城镇化建设的混合OLS 及静态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2.针对兵团建制市(镇)资金支持与城镇化建设关系的检验,以石河子市为例,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动态计量模型、Grange 因果关系检验进行详细说明:
(1)单位根检验。表5 为通过ADF 方法对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城镇化率(URM)、金融相关率(L)、固定资产投资(FIX)及税收支持(TAX)四个变量的水平变量是非平稳的,而对其做一阶差分后的结果在1%或10%的水平上是平稳的。
表5 平稳性检验结果
(2)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设定。以下部分将通过对上文所述的变量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具体讨论石河子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支持效率问题。
第一,选择滞后阶数。从表6 结果可以看出,五种评价准则一致认为,最优滞后阶数为2,因此本文认为选择滞后2 阶的VAR 模型较为合理。
表6 滞后性检验结果
第二,构建URM、FIR、FIX 和TAX 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具体结果见表7。
表7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计量结果
第三,检验VAR 模型各阶系数的联合显著性。在表8 联合显著性检验结果中,URM 对应的模型,不论是在一阶滞后还是二阶滞后的方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另外从整体上看各阶的系数也高度显著。
第四,对估计出来的VAR 模型的系数是否平稳进行检验。从图2 向量自回归模型所有特征值的单位根图可以看出,所有单位根均在单位圆内,因此该VAR 系统是稳定的。
表8 联合显著性检验结果
图2 单位根检验图
第五,对VAR 模型的残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进行检验。以表9 正态分布J-B 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单一模型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单一模型的残差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以上信息也从侧面说明模型设定的是正确的。
表9 正态分布(J-B)检验结果
(3)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之前的ADF 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所以可以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明确衡量石河子市城镇化的变量URM 与衡量金融支持水平的L、衡量财政转移支付水平的FIX 以及衡量税收支持水平的TAX 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表10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首先,金融相关率(L)、财政转移支付水平(FIX)、税收支持水平(TAX),分别在1%和10%的置信水平上认为它们均是影响石河子市城镇化水平的有效因素。其次,城镇化水平(URM)在较高程度上接受了其不是固定资产投资(FIX)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其F 统计量的P值为0.302,远远大于10%的最宽松的显著性水平。而城镇化水平(URM)则同时构成税收(TAX)和金融相关率(L)的格兰杰原因,并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相关率(金融支持规模)FIR、固定资产投资(FIX)和税收支持(TAX)均对城镇化率产生有效影响,但反过来城镇化水平仅对金融相关率和税收能够产生有效影响,而对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构成显著影响。
表10 格兰杰因果检验
1.结合兵团没有建制市(镇)各师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效率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现阶段兵团各师应逐步降低资金对农业支持的力度,进而加大资金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坚持从自身优势资源出发,加大对新型工业化的投资力度,力争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同时能使兵团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的优势工业企业。进而为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内部市场和科技、人才以及环境支撑、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最终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2.结合兵团有建制市(镇)各师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效率的实证检验结果,以石河子市为例,从1996-2011年其城镇化水平虽然有所波动,但基本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计量结果来看,金融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支持均能促进石河子市城镇化水平的发展,相比之下,金融相关率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城镇化的作用要比税收的作用滞后,同时金融相关率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城镇化水平的作用远没有税收的作用强,这从侧面也给兵团其他未建市的师团以建议,在加大所辖地区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积极促进建城立市的步伐,以健全的城市功能促进本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从各变量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税收、金融相关率和城镇化水平互为因果关系,而固定资产投资仅能促进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因此,这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现阶段兵团加快建城立市步伐,以完整财税体系推动兵团城镇化建设这一政策导向的正确性。
1.针对兵团没有建制市(镇)的各师,由于自身并没有健全的政府职能,缺乏财税权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进而导致城镇化贷款主体不规范,银行信贷积极性不高问题,在提高资金对城镇化支持效率上应做到:第一,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兵团没有建制城市(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类似城市道路改造、地下管网铺设、道路照明、绿化等公益性强、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本身并不产生现金流收益,但同时又是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项目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第二,立足兵团农业优势,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投入。以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着力点,引导政策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大力支持师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培养和壮大战略性核心客户群体,支持其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品牌创建。第三,大力推动兵团各师建城立市的步伐,争取以健全的政府职能和完善的财税权吸引外部优质产业落地,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解决本地职工就业,促进城镇化发展。
2.针对兵团有建制市(镇)的各师,为促进资金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效率应做到:第一,为改善兵团建制市(镇)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金融服务供给层次低、支持面窄等问题。首先应加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兵团所辖城市(镇)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并深化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合作,加快农村合作银行的改制,促进现有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其次要继续加大兵团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政策性银行的开放力度,争取更大的信贷支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投资规模大、建设成本高、期限长、利润相对较低项目。第二,为改善由兵团产业发展滞后进而减缓城镇化建设步伐问题,首先应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为突破口,加大对重点产业信贷的支持力度,通过重点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进而为城镇化建设培养优质税源,促进城镇化发展;其次应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集聚效应,以发挥中小企业在基础设施、产业服务、资源供应、市场信息、解决就业等多方面的聚集优势,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第三,为解决兵团城镇化建设资金投入总量不足。首先应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推行融资证券化,具体可以兵团本级、市(师)为单位,以优质项目为依托,向广大社会公众发放城投债的方式为城镇化发展筹得资金;其次应大力发展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作为市场化风险转移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的作用,以完善的保险机制满足城镇化过程中居民对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需求。
[1]何静,戎爱萍.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2,(01):126-129.
[2]Teranishi,J.Interdepartmental transfer of resources,conflicts and macro stabilit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oles of Government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1997.
[3]Kim,K.-H.Housing finance and urban infrastructure finance[J].Urban Studies,1997,34(10):1597-1620.
[4]杨慧,倪鹏飞.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5,(02):63-68.
[5]孙永强.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金融研究,2012,(04):98-109.
[6]谷小菁,王定祥.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9):69-74.
[7]饶华春.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04):42-45.
[8]王勇.金融支持兵团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2,(23):28-30.
[9]Cho,S.-H.,Wu,J.,& Boggess,W.G.Measuring interactions among urbanization,land use regulations,and public finance[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3,85(4):988-999.
[10]刘立峰.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3,(05):3-6,36.
[11]纪志宏.完善城镇化融资机制的改革视角[J].中国金融,2013,(04):19-21.
[12]马远,龚新蜀.城镇化、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J].城市问题2010,(05):60-66.
[13]池玉莲,杨元贵.论事权、财权与兵团财政体制改革[J].新疆农垦经济,2014,(0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