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龙瑶+卢研宇
摘要:通过对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阐述与分析,讨论医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目标、设计与构建。认为建立适合医学实验教学特点的评价体系,可以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方法和内容、有效改善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31-0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加深记忆,所以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然而实验教学在管理和具体教学过程中与理论教学是有区别的,因此应当针对实验课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更有效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要求进行“实验室评估制度”和“开展评估工作”。1994年,国家教委开始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其中包括实验室评估。1995年下发《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从而开始逐步针对全国高校基础实验室进行合格评估。2003年下发《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健全了高等学校实验室评估标准。之后,教育教学水平发展迅速,同时对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实验教学必须跟上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步伐,这就对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评估的指标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与教育发展现状相一致,与具体被评实验课程实际情况相一致,同时又要简便可行。现今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任务、教材、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考试或考核、实验报告、实验研究和每组实验人数7个二级指标。
2.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指标体系。2005年教育部开始推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任务,针对国家级示范中心的申请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四个二级指标。
3.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指标体系。从2005年开始推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开始,逐步推行了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申报工作,其具体的指标体系由各省在国家级示范中心指标体系基础上修改制定。
二、建设医学课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目标
1.加强实验教师人才建设。实验教师队伍是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工作的支撑力量,因此必须建立结构合理、老中青搭配、素质高、学历高、技术性强又稳定的实验队伍。通过在全校范围内统一进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统计评价结果,分析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可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将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实验技能竞赛、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都纳入评价体系,作为考核实验人员工作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合理设置实验技术人员数量,明晰岗位职责。这样既能调动实验队伍参与实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实验队伍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又能使实验人员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尊重,减少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情况[1-2]。
2.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实验教学环境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主要包括一些必需的硬件、软件设施,有了良好的环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前沿的实验设施,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使学生与时俱进,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努力去尝试。通过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解决实验中存在硬件问题,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使实验室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基地的作用,从而推动教学实验室改革与发展。
3.改革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过程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进度、实验目的、方法与手段、内容等环节。通过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时有效统计评价结果,发现并纠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包括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技术方法等进行总结,找出差距,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全校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引导实验室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1.国内外文献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期刊资料,分析医学院校实验课程建设特点和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关键环节,寻找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点,明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同时充分了解国内外医学院校关于教师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研究资料,对比研究,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需要改进的部分,为确立评价指标提供理论支持。
2.构建医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原则。根据医学实验教学特点、内容,在全面实验教学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和要素,认真分析,平衡各实验室具体要求和标准,了解不同实验室存在问题的特点,确定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具备以下原则:第一,科学性。遵照科学的教育学原理,各项指标既独立又相关,成为互不矛盾的有机整体,准确反映实验教学水平。第二,客观公正性。教学活动是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整个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起着决定性作用,故评价指标需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实验教学活动,公正地对实验教学情况做出评价,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第三,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应当层次清晰、量化适当、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可测量性,获得结论容易。第四,有效性与导向性。应根据实验教学和发展规律设计指标,使其能够准确反映实验教学特色,体现实验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发现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找出差距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今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手段、内容、方法的改革提供依据[4]。endprint
3.发挥医学实验课特长构建指标体系。目前常见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种类繁多,每种各有不同,如何结合医学实验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医学实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重点,必须要根据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预判实验教学过程的价值和结果,提出具体指标体系[3],使其能够客观、全面、系统地体现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本研究拟定医学实验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实验教学态度、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教学取得的效果、实验报告与实验考核(包括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再根据确立的各项一级指标,以及学科知识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二级指标,待二级指标确立后,进一步明确指标的含义细化内容,并确定指标相应权重,便于统计。同时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专家、学生和教师自评三种。专家评价由学院统一组织,检查整个实验教学过程,评价内容侧重于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实验教师必须在实验开始前落实好实验内容、步骤、方法,实验过程中不能随意缩短时间和减少内容,结束后批改实验报告,报送成绩。要求学生实验中严格遵守纪律,不能早退,认真观察,及时填写实验记录,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专家组主要由学校和二级院相关学科教师组成,包括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这样就能够从各个层面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从而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教师评价包括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师自评过程中能够随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督促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及个人素质;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了解其他教师上课的优点与特色,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学科知识进行优化,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的认识程度,随时调整课堂授课时间和内容,有侧重点地进行知识讲授和实际操作;学生参与评价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但必须注意的是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必须秉着公正性、准确的原则[5]。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构建医学院校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目前还处在初始阶段,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应该进一步完善哪些项目,还需要我们逐步根据实验课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敲和摸索,使指标进一步完善,既符合医学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又能反映我校的一些特色,待指标全部确定后,以网络测评方式进行。目前虽然部分北美国家在医学实验课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系统、完善的制度,但是毕竟和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方法以及学生的素质、程度方面都不尽相同,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我们借鉴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还是应当考虑到我国国情出发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根据不同高等医学院校实验课教学发展不同情况,建立可行性、独立性、适合我国国情同时又符合医学院校实验课教学现状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正确,适应医学学科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洋.借鉴国外经验改进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6):37-39.
[2]阮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0):4-6.
[3]刘建民,秦惠洁.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4-8.
[4]苗戎,崔广智,郝存江,张柏丽.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4-55.
[5]王聪,沈军.护理学综合性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4,28(2):423-4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