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世林
目前,在培养中学生的阅读素养方面,基础教育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自由阅读时间不能保证;课外阅读的视野不够开阔;阅读教学占据了大部分的语文课程教学时间,却存在诸多问题;学生阅读素养长期缺乏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评价机制。本文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阅读素养测评机制,探讨中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路径和策略。
一、PISA对中学生阅读素养的界定
在PISA语境下,素养指学生在主要学科领域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提出、解决和解释问题时有效地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而阅读素养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为了增长知识、发挥潜能以及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对书面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等参与阅读活动的能力。
二、中学生阅读素养评价指标
PISA主要从三个方面确定评价标准:文本类型多样性;文本的用途;文本阅读能力及策略。
1. 能区分和阅读多种类型的文本。(1)媒介形式,文本以何种形式发表?是纸质文本还是数字文本?(2)文本接受的方式,读者是否需要改变或加工文本?(3)文本的形式,即文本是怎样呈现的?主要有连续文本(以句子、段落形式出现)、非连续文本(包括清单、列表、图标、图示、目录、索引等形式)、混合文本(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结合)、多重文本(几篇相对独立文本构成,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混合的,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松散的、有联系的,也可以是相互矛盾的)。(4)文本的表达方式,即文本的修辞结构是什么?主要指描述、叙述、说明、议论等。
2. 清楚不同文本的用途。(1)个人的,文本阅读是否主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如小说、诗歌、传记等。(2)公共的,文本阅读是否为了关注公共话题,以取得与广泛的社会产生联系,如官方文件、公告。(3)职业的,文本阅读是否是为了完成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而阅读,如说明书、时间表、资料汇编等。(4)教育的,文本阅读是否为了满足自我发展,为学习新知识而阅读,为完成教育而阅读,如教科书、专业书籍等。
3. 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养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包括:访问和检索文中信息的能力;整合和解释读到的内容;反思和评价,将文本与个人经验、知识、观点联系起来。
三、提升中学生阅读素养的路径和策略
1. 学校应营造书香校园的理念。在服务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目的下,学校应鼓励教师多阅读,且有一系列鼓励教师阅读的方案,促使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应加大投入,不管是学校图书馆还是阅读场所的建立都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氛围。在解决性别差异带来的阅读素养差异方面,有研究者指出学校应更多地提供男生喜欢的阅读材料。
2. 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掌握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策略。(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课文的意思,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增加阅读的挑战性。(2)帮助学生将阅读到的信息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能与之前学习到的内容产生牵引,增加阅读的延展性。(3)经常向学生推荐书,同时能对所推荐的书做基本的介绍。
3. 学生应当增加阅读参与度,扩大阅读面,逐步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比如从趣味性阅读开始,同时结合网络阅读的方式,逐步增加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如报纸、杂志、虚构类书籍、纪实类书籍、漫画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
掌握概括策略,在通读文本过程中,能划出重要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串联起这些句子形成摘要,仔细检查文章中的重要事实是否体现在摘要中,以使摘要能囊括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
掌握理解和记忆策略,划出文本的重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文章摘要,然后与其他人讨论文章的内容,以增加对文本的理解。
掌握自我调控策略,需要充分的自觉。可以进行自我提问,如我是否找出了我确实需要学习的内容?我会找出哪些概念是我仍然没有真正理解的?我是否把握了文本的重点?发现不理解的内容,是否会通过其他渠道的信息来帮助理解?
掌握记忆策略和精致策略。训练记忆策略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来检测记忆文本的细节能力;精致策略主要是能把文本中的新信息和之前的知识、书本经验和个人生活体验相结合。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前三种阅读策略与学生成绩有正相关性,但记忆策略对阅读成绩有极显著的负作用。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