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斌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许多新观念不断产生,以学生的感觉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新的评价方法。因为学生的感觉来得更真实、更亲近,用学生的好感觉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一、树立“敬而亲、亲而近”的好感觉
今天,我们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平等、融洽的,学生对教师的感觉是敬而亲、亲而近,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达到师生互学、平等民主的境界。只有当学生对教师的感觉是可亲可近的,学生才会感到教师是值得信赖的人。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分数、除法有什么不同?有一位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平时在电视里看到的体育比赛,经常出现3比0,这是不是比呢?这里比的后项为什么可以是一个零呢?我先肯定了他平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爱动脑筋,接着指出,体育比赛中的比分与我们学习的比是有区别的,下了课,可以与老师继续探讨这个问题。这位学生满意地坐下来。我的做法保护了他喜欢提问题的热情,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可敬可亲的。
二、创设数学情趣,激发学生的好感觉
创设数学情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心理学认为:疑难容易激发产生探索性的反射,思维也应运而生。根据这一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可以使学生产生释疑的心理状态,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如在教学年、月、日的知识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在1976年出生,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学生给问住了。“我们可以找规律。”随着对连续十几年的平闰年排列规律的研究,学生知道了我的出生年是闰年,还争着说出自己的出生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推算出2008年是闰年,并回答了“小明今年11岁,只过了3次生日,这是怎么回事?”的问题。
三、创设一个认可、接纳的教学氛围,营造学生的好感
有一次,我教学例题: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一共152棵,其中梨树有38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多少倍?大部分同学都从数量关系入手:苹果树的棵数÷梨树棵数=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倍数。这是我预期的效果。这时,黄同学用商量的语气发问:“老师,我能否这样想:用152÷38-1?”全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这种想法是可以的。我问:“理由是什么呢?”有学生说:“我们算过了,两种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我们请黄同学来说说是怎样想的,好吗?”全班一片掌声。他很自信地说:“152÷38表示总棵数是梨树棵数的倍数,问题是问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多少倍,我想不管它们之间是几倍关系,梨树的棵数肯定是其中的1份,用4-1=3就是苹果树棵数的份数,3÷1=3,所以我认为可以用152÷38-1来求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大家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脸上洋溢着内心喜悦。又有学生窃窃私语:“我刚才也是这样想的。”我马上把握时机说:“还有好多同学一开始就和黄同学的想法一样,都是爱动脑筋、善于挑战自我的好孩子,老师等待你们下一次的出色表现。”就这么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教学,学生的评价非常高,说这节课感觉最好,收获最大。
四、坚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新课堂,促使学生形成好感
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促进学生的好感。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我让学生先做了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然后让学生带来米、黄沙或水,进行实验操作。操作前,先观察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得到等底等高的结论。操作时,我和学生一起实验,并让学生分组完成。第一组学生用米,第二组学生用黄沙,第三、四组学生用水,每组选派一个学生上台演示,边操作边出示自学思考题:
1. 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空圆柱里,倒了()次正好装满。
2. 从实验可以看出来,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反过来,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操作后,我让学生各汇报实验结果。大部分学生得出了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的结论,也有些学生得到了3倍多一些或3倍少一些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水、黄沙、米有什么不同,有些学生认为米与米之间间隙较大,所以实验结果有些误差。学生直接参与了动手操作,对于得出的结论比较清晰,而且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明白了数学概念是从一个个具体、反复、成功的实验中总结、归纳、提炼出来的。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