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朝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受60年来特大暴雨灾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小河道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防洪能力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为期4年、4个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作。亮马河治理工程是第3、4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程的主要项目之一,目的是增强朝阳区中部地区行洪排水能力,同时改善河道周边生态环境。在总体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河道周边城市发展规划和百姓生活需求,明确河道设计功能定位为城市生态景观河道。
河道行洪排水安全是基础,河道生态景观是亮点,最终目标是打造出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长廊。根据现状,全线采取河道清淤、岸坡修复、河道拓宽、岸坡护砌等多种措施,确保行洪安全;雨污分流,中水补给,确保水体清洁;景观遵循安全、生态、和谐原则,道路绿化采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景观长廊;岸坡绿化采用灌木和地被植物结合,营造色彩醒目的植物品种点植景观;在居民区附近布置木栈道及亲水平台,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和景观绿化浮岛,给人们提供丰富的亲水空间。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从不同的景观序列展开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提升该区域的景观形象。
亮马河治理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主要建筑物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20年一遇洪水位基本不淹没城市主要雨水管道出口内顶。
东四环至外环铁路段现状为梯形断面,两岸居民较多,扩挖治理拆迁难度大,河道上开口、边坡与现状一致,待周边拆迁工作成熟后再进行生态景观设计扩挖,现阶段保证河道过流能力要求。外环铁路至东五环以外河道两侧存在扩挖空间,可根据规划的要求,将河道上口由20m扩挖至44m,河道走向不变,扩挖后对河道进行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断面设计应考虑不同形式断面的过流能力、占地情况、周围居民的亲水效果,扩挖河道工程量等多种因素。常见的断面形式主要分为梯形断面、矩形断面,两种断面形式的优缺点见表1。
根据河道实际治理情况,由于河道位于北京市东四环至东五环以外,土地资源紧张,两岸居民小区较多等特点,应在满足河道排水能力,扩挖宽度达到北京市整体河道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施工占地,保障人们亲水游玩的要求及安全,合理地将梯形断面与矩形断面的优势组合,设计为多级复式断面。
表1 河道断面形式优缺点
图1 典型断面
断面典型设计如图1。
断面设计分为主槽、浅水区、亲水步道及岸坡景观、堤顶巡河路及绿化4部分。
河道主槽设计:河道主槽采用梯形断面设计。水下结构采用梯形断面,增加断面的稳定性。两侧浆砌石护坡及护脚位于水下,不影响河道的整体景观效果,同时浆砌石结构便于河道的清淤工作。
河道浅水区设计:在主槽两侧设二级浅水区,浅水区共分为两级,分别位于常水位以下0.5m和1.0m。不同的浅水区深度可以种植沉水、挺水和浮水等多种水生植物,浅水区的深度设置符合一般水生植物种植0.3~1.0m的水深要求。同时多级浅水区的设置合理地实现了水深由深到浅的过渡,在浅水区上设置景观栈道,既达到了亲水效果,又提高了河道设计的安全性。
亲水步道及岸坡景观设计:亲水步道采用透水砖铺设,亲水平台至常水位0.3m,与堤顶间通过缓坡相连。该段结构的设立为河道水上部分景观设置提供了空间,河道布置可通过设置石、灌木、地被等实现高低错落的景观效果。
堤顶巡河路及绿化设计:河道堤顶设计范围直致河道上开口外8m管理范围线处。其中巡河路宽5m,绿化带宽3m,设计在管理范围线处种植乔木做为标记,既可便于后期河道管理,又能打造一条景观绿化长廊。
在主体断面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在河道的不同区域进行局部改动,与地区周边的环境相呼应,使景观与河道周边的新建小区、创意园、湿地公园等相呼应,实现整体治理效果。
亮马河是朝阳区重要的排水河道,由于其沿线布设有多个重要的商区,使馆区以及湿地公园等,对其治理应充分把握城市生态型河道的定位要求,为区域内骨干河道排水能力大幅提升,区域安全运行奠定基础,为沿线居民提供了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