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范畴语法CCG|与汉语空代词现象的处理

2015-12-26 05:19:34

摘 要[]处理照应回指现象一直是范畴语法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汉语中的空代词几乎可以出现在代词所能出现的任何合法位置,并且空代词与话题具有不对称性,处理起来更为困难。在组合范畴语法CCG中增加关于照应的一些规则和省略槽规则,得到组合范畴语法CCG|,能有效地处理汉语空代词及其照应现象。仅当空代词现象是由语义资源重复使用而造成的删略方可使用省略槽规则,因移位造成的语缺需另寻他法。

关键词[]组合范畴语法;空代词;照应规则;省略槽规则

组合范畴语法CCG|与汉语空代词现象的处理

姚从军

(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摘要[]处理照应回指现象一直是范畴语法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汉语中的空代词几乎可以出现在代词所能出现的任何合法位置,并且空代词与话题具有不对称性,处理起来更为困难。在组合范畴语法CCG中增加关于照应的一些规则和省略槽规则,得到组合范畴语法CCG|,能有效地处理汉语空代词及其照应现象。仅当空代词现象是由语义资源重复使用而造成的删略方可使用省略槽规则,因移位造成的语缺需另寻他法。

关键词[]组合范畴语法;空代词;照应规则;省略槽规则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YBA174;湖南省“十二五”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湘教发[2011]76号

作者简介[]姚从军(1971-),男,湖北随州人,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现代逻辑和语言逻辑研究。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5)04-0045-05

一、汉语空代词现象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生成语法学派就注意到,自然语言中经常会使用零型代词,即这些代词在句法上为空、没有语音语形表现,但在语义上非空。如下面的(1)a,不定式短语前有一个零型代词PRO,完整形式应为Johnitried[eito come](其中e表示空位,具有相同下标的语词表示它们具有相同的指称)。空代词的使用情况因语言而异。英语中的空代词只能用在无时态从句的主语位置,即只能在不定式和动名词结构中使用[1] 531~574。

黄正德先生在“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一文中对比了英语和汉语的空代词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1] 531。可以看到,英语和汉语的代词省略情况对比鲜明,汉语使用零代词的自由度很大。在该文中黄正德还提到,McLuhan依据交流过程中需要观众参与的多少将媒体分为“热-冷”等型。(如果交流过程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观众的参与,则为“热”型媒体;反之,如果交流过程需要观众的积极参与,则为“冷”型媒体。)仿照这种分法,Ross也依据语言中照应成分的使用和听话人的参与情况对自然语言做了“热-冷”的划分。如英语是“热”型语言,因为代词一般不能省去,理解句子需要的信息大部分都从直接看到、听到的东西得到;汉语是“冷”型语言,合法语句中的代词通常可省,而且比较自然,理解一个语句要求读者和听话人的参与,涉及到推理、上下文、对世界的知识等等。

(1)a. John tried[PRO to come].b.我不知道pro上了多少级石阶……[2] 40

依据徐烈炯的观点,空语类按照[+/-照应词性]和[+/-代词性]两个特征可以分为四个小类:NP-语

迹、wh-语迹、PRO和pro。其中PRO和pro统称为空代词,它们不是使用移位规则得到的。二者的区别在于,PRO不具有词汇表面的有形形式,没有显性NP可以替换它,它既有照应词特征,又有代词特征,一般在没有屈折变化的结构中充当主语,如(1)a;pro则相当于代名词,一般指在具有主谓一致特征的结构中被省略的主语代词,如(1)b。由于汉语不具有显性的屈折变化,所以PRO和pro的区分比较模糊,汉语是否需要区分两种空代词也存在分歧[3]。黄正德坚持汉语中有pro,而徐烈炯认为汉语中不必区分PRO和pro。当然本文的重点旨在做空代词的范畴语法讨论,故暂不区分PRO和pro,只将相关现象按照习惯统称为空代词。不过我们将区分空代词和移位造成的语迹(trace),因为两种情况在范畴语法框架下对应本质上不同的两种处理方法。

二、组合范畴语法CCG|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如何处理好照应回指现象,一直是范畴语法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空代词照应现象就是其中之一。以往的相关工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词汇方法,即认为回指含义由特定的语词激发,照应词条的语义表达式包含一个λ-算子,约束一个变元的多次出现,如Anna Szabolsci[4] 295~318,[5]、Moortgat[6] 181~208、Morrill[7];另一种是句法方法,即认为照应操作在句法中进行,承认词条之间具有线性性质,允许语词资源的重复使用,如Jacobson[8]、J覿ger[9]和满海霞[10]的做法。这些都是在类型逻辑语法的框架内对照应现象的处理。

本文将针对汉语的代词照应现象、空代词及其照应现象,以及动词省略和照应现象,模拟J覿ger和满海霞的处理照应的方法,使用合适的规则对原生态组合范畴语法CCG进行扩展,得到包含照应算子的组合范畴语法CCG(表示照应算子);使用由此得到的组合范畴语法CCG分别处理汉语的空代词及其照应现象。对于汉语的代词照应和动词省略及其照应现象的处理,我将另撰文再论。

CCG就是在原生态组合范畴语法的基础上,增加照应算子、照应范畴以及涉及到照应的一些推理规则而得到的CCG的扩展。

定义1 CCG范畴

1.s和np是范畴;

2.如果A和B是范畴,那么A/B,BA,A·B,A B也是范畴。

其中,“”、“/”与“·”与CCG中的定义相同,对自然语言中的相邻成分进行运算;“”可以直接处理通常为不连续结构的照应现象,直接寻找可以匹配的先行词:一个范畴为A B的语词若向后(或向前)找到一个范畴为B的先行词,生成的词项就具有范畴为A的词项性质。

定义2 CCG的规则

CCG的规则集是在原生态CCG规则的基础上增加关于照应的规则而生成。因此,CCG的规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CCG的规则,二是关于照应算子的规则。注意,在下面的表述中,“:”前面是范畴,后面是语义λ项。

对于CCG规则大家一般都很熟悉,不熟悉的读者在关于组合范畴语法的参考书中都可以找到,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只给出笔者新增加的关于照应算子的规则:

A.照应标记增删规则[]i

ⅰ. A:M圯[]i[A]i:M

(表1)  英汉的空代词使用对比

ⅱ. [A]i:M圯[]iA:M

规则ⅰ表明,在推演的过程中,根据照应运算的需要给照应先行语范畴添加一元算子[]i;规则ⅱ表明,在照应运算后,可以把照应先行语范畴上的一元算子[]i删去。

B.照应类型提升规则T

ⅰ. np:x圯T np np:λx.x

ⅱ. vp:P圯T vp vp:λP.P

ⅲ. tv:P圯T tv tv:λP.P

规则ⅰ表明,在推演的过程中,可以把代词的范畴np提升为照应范畴np np;规则ⅱ表明,在推演过程中,可以把指称不及物动词短语的助动词范畴(如“是”、“应该”、“要”等)提升为照应范畴vp vp;规则ⅲ表明,在推演过程中,可以把指称及物动词短语的助动词范畴(如“做”等)提升为照应范畴tv tv,这里tv=(s p)/np。

C.照应算子应用规则(<和>)

ⅰ. [A]i:M......B A:N圯|,iB:N(M)(<,i)

ⅱ. B A:N......[A]i:M圯|,iB:N(M)(>,i)

规则ⅰ表明,在推演的过程中,一个范畴B|A的照应语向后遇到一个范畴为A的先行语之后,转换成范畴为B的词项;规则ⅱ表明,在推演的过程中,一个范畴B A的照应语向前遇到一个范畴为A的先行语之后,转换成范畴为B的词项。省略号表明两个词项(范畴)可以不相邻。

D.照应算子抽象规则|λ

np:x......s:M圯|λs np:λx.M(λ)

这条规则规定:有代词没有先行词而生成范畴为s的开语句时,需要在结论中引入照应算子,反映照应槽,同时使用λ算子对语义表达式中的自由变元进行约束。

E.省略槽(ellipsis slot)规则(el)

A:M C:N圯elA:M(B B:λx.x C:N)

显然,这个新的推演工具的直观功能就是在两个范畴之间添加第三个范畴,给出其命名el,表示向省略间隙引入范畴的规则,el代表省略槽ellipsis slot的缩略。需要指出,补出范畴的运算顺序是:其相邻贴合优先右侧的范畴,在规则中用括号加以体现。

三、CCG对汉语空代词现象的处理

以语句“张三说看见李四了”为例,在CCG中的生成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张三说看见李四了”在CCG 下的逻辑生成图

上图使用规则el为“看见′”引入λx.x:np|np作其主语,然后依据[]i规则为这个照应范畴的先行词张三的范畴编码,从而建立起先行词和照应词之间的照应关系,使用照应算子的向后应用规则为照应范畴获得指称。

四、空代词与话题的不对称

汉语从句中的主语和宾语位置上的空代词具有不对称分布,如(2)和(3)两组语句,宾语空代词不能与主主语(Matrix subject)同指,但是它可以受主主语之前的话题约束,如(4)b。相反,主语空代词则不能与话题同指,如(4)a。

(2)a.张三i希望[ei可以说服李四]

*b.张三i希望[李四可以说服ei]

(3)a.张三i知道[ei没办法说服李四]

*b.张三i知道[李四没办法说服ei]

(4)*a.马莉i,张三希望[ei可以看见李四]。

企业主要负责按传统风格对房屋进行返修、装修,对民俗进行保护,运行、组织管理和对服务人员培训、对外营销宣传等。

b.马莉i,张三希望[李四可以看见ei]。

总的来说,主语和宾语位置的空代词本质上有所不同。主语空代词是真正的零型代词,不涉及任何移位(用省略槽规则处理),而宾语位置上的空代词则往往是宾语名词被话题化之后(即宾语移位至主主语之前或之外位置后)留下的一个语缺/语迹(也有些宾语空代词是由语义资源重复使用而造成的删略)。从范畴语法生成角度看,涉及移位现象的宾语空代词可以借助话题化规则加以生成。但是,对于主语空代词来说,由于它不是任何类似话题的移出成分所留下的语迹((4)a就说明主语空代词不是话题移出时留下的语缺),虽然具有独立的论旨角色,但在语词表面上又缺少相应的NP形式,不能像宾语空代词那样通过移动语词符号来实现语句的形式生成(即使能够移动,也需要首先补出零型代词本身)。所以,若要生成含有主语空代词的语句,需要首先借助省略槽规则将空代词显性化。以(2)a为例,只有将e作为代词显性化,才能够使内嵌从句生成范畴为s的表达式。这个任务在原生态CCG中是不能完成的。

(图2)使用CCG 为(2)a做逻辑生成

容易理解,如果正常的范畴推演能够推出完整的语句范畴、给出正确的语义刻画,那么就不要使用el。以涉及移位的话题句为例,因为句中所留下的语迹是移位造成的,而不是语义资源重复使用被删去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凭空在语迹处补出一个照应范畴,找到先行词后,这个位置就多了一个有句法表现的语词,必然导致移出的主题变成冗余成分而使生成搁浅,或者出错。

因此,给定一个空代词现象,我们先要区分它是由语义资源重复使用而造成的删略①由于汉语没有主谓一致、从句是否含有时态等因素的干扰,汉语中主语空代词语句的情况也可以做类似考虑,把嵌入从句主语位置的空代词看作是因为重复使用了主主语的语言资源而被省略,如(2)a可以补全,为“张三i希望自己i可以说服李四”。(哪怕是对语用、语境上语义资源的重复),还是属于因移位而造成的语词空缺。只有前者才能用省略槽规则补出空代词,做照应的应用操作,否则生成的句子难以合法。以传统上存在歧义的施受关系句(5)a为例,两种歧义解读(5)b和(5)c可以用补足成分的方法分别得到。

(5)a.鸡不吃了。b.鸡i<我>不吃了。c.鸡不吃<食>了。

显然,(5)b和(5)c中宾语空位的生成途径是不同的。(5)b是将“吃”的宾语“鸡”从“吃”后移位出来形成的话题句;而(5)c至少是在说话者和听者双方的共同背景中有“鸡在吃食”这件事儿,在说出(5)c时省略了重复的语义资源“食”。如果用el规则补出照应范畴来计算(5)b的语义,得到的就是图3a。

(图3a)不正确地使用省略槽规则为(5)b做逻辑生成

显然不能推出“鸡i<我>不吃了”是一个语句,“鸡”是一个多余成分。究其原因,(5)b中缺省的宾

语部分是移位留下的空缺、而非因语义资源重复使用被删略的结果,所以当我们使用照应算子找到前面的名词当作先行词处理时,就产生了问题。仔细分析,(5)b是一个无占位代词的宾语提取话题句,其中主语也因语境上语义资源重复使用被删略。所以这个推演既要运用CCG|的省略槽规则,又要运用CCG中的话题化规则,具体推演如图(3b)。

(图3b)在CCG 中为(5)b做逻辑生成空宾语语例(5)c的生成则可以借助el规则,如图(3c)。

(图3c)在CCG 中为(5)c做逻辑生成

李艳惠指出,在生成语法学界,汉语中的空宾语应该分析为空位代名词还是受到一个空话题约束的变项,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11]。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空位代名词一般可以用el处理,而空话题约束的变项(或者说话题化)则需要另寻方法处理。从我们对施受事歧义句(5)a的生成上看,在(5)a的第一种解读(5)b中,宾语是受空话题约束的变项,而在其第二种解读(5)c中,宾语是零型代名词。所以,汉语中空宾语的产生有两个原因,具体处理方式要为具体情况所定。

总而言之,比之英语,因为汉语中存在更加丰富的空代词语例资源,所以空代词的形式化分析对汉语研究也应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反过来,汉语也是研究空代词问题最合适的着手点。

[参考文献]

[1] C-T James Huang.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J].Linguistic Inquiry,1982,15(3).

[2]邢欣.现代汉语兼语式[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 Xu,Liejiong.The Antecedent of ZIJI[C]//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Singapore,1992.

[4] Szabolsci,Anna.Bound variables in syntax(are there any?)[M]//Bartsch,van Benthem,van Emde Boas.Semantics and Contextual Expressions. Dordrecht:Foris Press,1989.

[5] Szabolsci,Anna.Combinatory grammar and projection from the lexicon[M]//I.A.Sag,A.Szabolcsi.Lexical Matters.Stanford:CSLI Press,1992.

[6] Moortgat,Michael.Generalized quantification and discontinuous type constructors[M]//H.Bunt,A.van Horck.Discontinuous Constituency.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96.

[7] Morrill,Glyn.Type logical anaphora[C]//Report de Recerca LSI-00-77-R,Department de Llenguatges I Sistemes Informàtics.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Catalunya,2000.

[8] Pauline Jacobson.Paycheck Pronouns,Bach-Peters Sentences,and Variable-Free Semantics[J].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2000,8(2).

[9] J覿ger,G.Anaphora and Type Logical Grammar[M].Dordrecht:Springer Press,2005.

[10]满海霞.汉语照应省略的类型逻辑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

[11]李艳惠.省略与成分缺失[J].语言科学,2005,(3).

[责任编辑:熊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