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2015-12-26 06:57胡耀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泵入室性步长

胡耀武* 李 艳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人民医院内一科,甘肃 酒泉 735300)

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胡耀武* 李 艳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人民医院内一科,甘肃 酒泉 735300)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72例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及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测量QTc,监测心室率、血压、心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6例,总有效率99.22%。对照组36例,总有效率88.89%。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在病因及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较单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力衰竭;快速型心律失常;胺碘酮;步长稳心颗粒;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心脏功能不全出现症状时的称谓,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1]。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常见合并症。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加重、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有时可演变为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尤其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力衰竭与快速型心律失常互为因果,使得在临床治疗难度增大,愈后不良,病死率高。因此,在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治疗心律失常尤为重要。为此,笔者主要探讨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选择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2例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33例,女39例;年龄48~87岁,平均(61.3±4.3)岁;心力衰竭的诊断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包括血氧饱和度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做出诊断。所有患者均无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QTc>0.50 s、严重肺部疾病、肝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严重电解质紊乱未纠正。患者按NYHA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所有患者均在II~IV级:其中Ⅱ级有12例患者,Ⅲ级有28例患者,Ⅳ级有32例患者。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主要病理类型为:冠心病1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8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3例。

对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0±5.6)岁。按NYHA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其中Ⅱ级有5例患者,Ⅲ级有15例患者,Ⅳ级有16例患者。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15例患者、心房扑动7例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8例患者、室性心动过速6例患者。主要病理类型为:冠心病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例。对照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4.4)岁。按NYHA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其中Ⅱ级有5例患者,Ⅲ级有15例患者,Ⅳ级有16例患者。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15例患者、心房扑动9例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患者、室性心动过速5例患者。主要病理类型为:冠心病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72例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均在治疗心力衰竭原发病基础上,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抗凝剂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胺碘酮[注射用盐酸胺碘酮(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H20020021),盐酸胺碘酮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03843)]进行治疗。胺碘酮用法:对心力衰竭并发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使用微量泵以1~1.5 mg/min微量泵泵入,维持6 h,以后根据病情逐渐改成0.5 mg/min微量泵泵入。对并发心房颤动、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静注负荷量150 mg(3~5 mg/kg),10 min注入,对于治疗治疗效果不良者,在10~15 min再次静注1次,随后1~1.5 mg/min微量泵泵入,维持6 h,以后根据病情逐渐改成0.5 mg/min微量泵泵入,24 h不超过1.2 g,最大不超过2.2 g,维持2~4 d。静脉给药的同时,口服胺碘酮片0.2 g,Tid×7 d,0.2 g,Bid×7 d,0.2 g,qd。治疗组在给予胺碘酮基础上联合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Z10950026)治疗。胺碘酮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步长稳心颗粒每次10 g,每天3次,温水送服。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静脉给药期间均给予心电监护仪,以后酌情或者连续心电监测,并在治疗前后做常规24 h动态心电图,每天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测量QTc,监测心室率、血压及心功能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缓慢性心律失常及静脉炎发生等。

1.4 疗效评定:主要根据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①显效:室上速终止,72 h无复发;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成功转为窦性心律,或心室率降低≥80%;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速、早搏数量平均减少≥80%,或连发减少≥95%。②有效:室上速终止,72 h无复发;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成功转为窦性心律,或心室率降低≥50%;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速、早搏数量平均减少≥70%,或连发减少≥85%。③无效:室上速无终止或72 h后室上速反复发作;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未成功转为窦性心率,心室率降低<50%,或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终止后反复发作;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速、早搏数量平均减少<70%,或连发减少<85%。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以()表示,用药前后心率、血压比较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例数与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总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心室率,血压及QTc变化比较()

表1 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心室率,血压及QTc变化比较()

组别 治疗时间 心室率(次/分)收缩压(mm Hg) QTc(ms)治疗组 治疗前 155.86±56.18 136.76±16.57 426.32±112.01治疗后 87.65±18.47 125.67±11.53 424.14±109.10 t值 30.661 1.015 0.039 P值 <0.05 P>0.05 P>0.05对照组 治疗前 156.13±21.23 135.56±15.45 423.12±106.21治疗后 79.32±10.02 121.33±12.30 428.19±111.16 t值 33.362 1.316 0.051 P值 <0.05 P>0.05 P>0.05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从表1看出心室率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降低幅度治疗组比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收缩压均降低,但两组降低数值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QTc均延长,但两组延长数值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从表2看出治疗组36例,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36例,总有效率88.89%,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5)。

2.2 药物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比较:两组给予静脉泵入胺碘酮时发生静脉炎治疗组6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对发生静脉炎患者采取稀释药物浓度、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局部硫酸镁或马铃薯切片外敷等措施,局部症状均有效缓解。治疗组及对照组对药物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治疗中,治疗组有1例心房颤动患者因心室率严重缓慢、1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因窦性心动过缓而终止治疗。对照组有1例心房颤动患者因心室率严重缓慢终止治疗,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心血管疾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冠心病、心肌炎或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肌病等都有可能在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生心力衰竭,发病率高。心力衰竭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比较复杂,不仅可发生折返,而且可发生触发活动及自律性异常[2]。而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加重、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有时可演变为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病死率明显升高。

胺碘酮属于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兼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扩血管、对抗交感神经以及对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起调节作用。其药理电生理机制主要为抑制第二位相钾离子外流,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浦肯野纤维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兼有阻滞钠通道、钙通道,对失活钠通道具有高度特异性,同样对失活的钙通道具有高度亲和力,可抑制除极诱发的自律性,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防止折返激动、传导,从而达到终止快速型心律失常及减慢心室率。

步长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甘松、三七、琥珀、甘草等药组成。其中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黄精补脾益气、生血养阳;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甘松行气开郁、醒脾;琥珀活血散瘀、宁心复脉、定惊安神。合方共奏益气养阳、定悸复脉、活血化淤稳定心肌细胞膜作用,能够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作用时间,阻断心肌折返激动机制,有效治疗心律失常[3-5]。研究证明,步长稳心颗粒对多种离子通道有抑制作用,具有Ⅰ、Ⅲ、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步长稳心颗粒对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6-7]。

本研究对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心力衰竭原发病及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抗凝剂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单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取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心室率降低幅度治疗组较对照组大;治疗前后收缩压、QTc延长程度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从治疗有效率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充分发挥了西药、中药治疗此病方面的功效,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发生严重心动过缓、微量泵静脉泵入胺碘酮发生静脉炎患者,两组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胺碘酮静脉用药时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为盐酸胺碘酮药物本身PH值偏酸性,微量泵静脉泵入时药物浓度大、护士操作不熟练多次穿刺损伤静脉、针头移位等多种因素导致药液外渗对局部血管较强的刺激作用,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能力,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功能。通过稀释药物浓度、提高操作技术、症状发生时及时合理治疗可避免静脉炎发生,缓解局部症状,阻止血管炎发生、发展。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改善心功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41.

[2]陈明龙.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352.

[3]Vaugh an DE,Rouleau JL,Ridker PM,et al.Effects of ramiprilon plasma fibrinoytic balance in patient s with acuteant eriormyocardial infarction.Heart study investigators [J].Circulation,1997,96:442-447.

[4]Yusuf S,Sleight P,Pogue J,et al.Effects of an angiot ensin -conver tingenzym einhibit or, ramipril, on cardiovascular event sin highrisk patients.The heart out comes preventi on evaluation study invest igators [J].N Engl J Med,2000,342:145-153.

[5]王薇,陶玉杰.步长稳心颗粒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08, 3(5): 93-94.

[6]杨书慧,姜鹏,李东波.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50例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26.

[7]加银吉.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7(7):620.

R541.6

B

1671-8194(2015)07-0149-02

*通讯作者:E-mail: hywscholar@sina.com

猜你喜欢
泵入室性步长
中心差商公式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终止条件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智能手机用步长估计模型
血压正常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微量泵入的疗效
米力农联用呋塞米和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基于动态步长的无人机三维实时航迹规划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