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刍议*

2015-12-26 09:55王跃飞韩正安
关键词:皖江集群文化

王跃飞,韩正安

(1.铜陵学院科研处,安徽 铜陵244000;2.铜陵学院 经济学院,安徽 铜陵244000)

二十世纪末,文化创意产业首先在发达国家萌发,随后近年来在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文化创意产业一枝独秀,成为走出危机的主导产业,其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新举措。韩流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它帮助韩国迅速摆脱1997经济危机的爆发,使韩国的创意产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支持。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各大城市GDP中所占的比例和绝对利润值逐年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和员工人数逐年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各大城市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

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我们通过选择合理的发展策略来更好地发展。

一、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是由本产业的根植性决定的

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历史性,积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供了潜在的自发的源泉。作为高端现代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区域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文化创意企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地区独特的文化因子,创意产业实际上是对区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也正因为如此,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区域文化经过长期沉淀,体现在各个层面,包括城市文化、企业文化、民风民俗等。只有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区域文化氛围。王发明、孙滕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有很高的嵌入性、相关度[1]。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是由本产业与相关产业的高度关联性决定的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创新活动,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和技能,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在高科技的帮助下,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文化因子本身不能成为文化产品,必须借助一定的创意和技术手段,才能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因此文化创意产品的创造,需要文化、科技、商业等多部门的合作才能完成。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领域中,精神文化领域的消费水平已大大提高,使文化生产、传播、流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需要文化部门、信息等高科技产业部门、商业部门等行业的紧密合作。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创意企业及相关支撑服务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成的产业组织链,它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链上的所有上、下游企业,其内部及与其他产业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此相关性决定了该产业必须集群发展。集群发展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与条件,是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竞争力、发展繁荣的最佳路径。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是由本产业的高度创新性决定的

创新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鲜明特征,没有创新就不能称为创意产业。然而,要把文化因子打造成文化产品,并且进行一定的文化创意,仅仅靠一个企业是无法独立完成的,必须由多部门、多企业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因为文化创意可能体现在文化产品从设计到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如铜陵的“丰收门”铜雕,是把汉字的“丰”字通过艺术夸张,结合青铜器的纹饰设计出来的,非常精美和具有艺术感染力。这个文化创意产品是多方面创意的结合体,包括汉文字造型创意、铜文化产品设计创意、中华文化与城市文化结合创意等。因此该文化创意产品的完成必然是铜陵的城建部门、文化部门、艺术设计部门和铜产品加工部门等通力合作的成果。

既然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创意必须依赖多部门的高度分工合作,而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强化和经常化这种产业联系,所以皖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要提高它的创新创意水平,必须走集群发展道路。

二、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通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省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增长24%左右。目前,文化产业已被列为我省经济强省的八大主导产业之一,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的亮点。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正在建设,合肥五朵金花、合芜马动漫产业园、芜湖方特世界、安徽儒林集团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皖江城市带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合肥、黄山、芜湖、马鞍山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约占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一半(见表1)。

但是,目前皖江城市带乃至整个安徽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产业集聚能力弱

一是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成长与产业价值虽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有很大的差距。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发达国家一般在15%以上,而本地区则不到5%。且龙头企业不多,没有形成较强的集聚效应,规模一般较小,文化创意水平低,尚未形成国际性大品牌企业。二是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不高。产业布局不平衡,地区分布过于集中在合肥、芜湖等几个城市,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新闻出版业、教育培训业、文化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动漫等设计服务业,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与发展领域。

表1 皖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特征不明显,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客观地说,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充分地开发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地域文化特色不够明显,作为皖江城市带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省份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尚需要精心培育。目前皖江城市带具有明显地区文化特色的,如池州的“大愿文化园”、铜陵的“青铜帝国”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不多(合肥正在谋划建设徽文化创意街区),文化创意操作不仅缺乏特色且产业模式和内容单一,尚未形成产业链,最典型的是体现在动画产业方面。已被列入安徽省“861”计划和合肥市“1346”计划的国家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主要是在新兴的动画、网络游戏、虚拟现实、服务外包和电影制作行业的方向发展;芜湖是安徽省先锋动画行业的领导者;铜陵也有一个七彩石影视动画出品公司和一些类似的企业;马鞍山正在发展“弗兰克”动漫产业高地;2013年长城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项目也正式落户滁州。仅从动漫产业可见,皖江城市带动漫企业随处可见,分散单干,且大多集中在动漫产业衍生品制造环节的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末端。

(三)政府主导下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缺乏内在产业联系

集群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安徽省近年来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但目前安徽省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多是以政府行政规划为主导的。虽然这样能为创意产业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但是与自发形成的集聚区相比,由于是通过招商引资人为地集聚在一起的,企业之间缺乏内在的交流分工合作联系,且由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园区发展所需要的服务机构和行业中介组织不健全,使得信息、技术不能在集聚区内有效流动,不能显现应有的协同效应。

三、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共同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皖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要建立信息平台,信息共享,加强区域联动。每一个城市都要相互配合,合理分工,根据自己的资源,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结构。要根据现代产业集聚规律,科学规划和设计,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予以科学发展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集群发展,而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群的空间载体。因此需要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纳入皖江地区城市发展战略,以促进皖江城市带创意产业的长期发展。其关键点在于:首先,园区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产业集聚,重点发展有优势、有特色的创意产业;其次,通过完善市场和中介机构,引导产业重组,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技术链;再次,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要发挥区域、城市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点,来确定创意产业园区的位置和方向。

与传统的规划建设思路不同,创意园区其实是很需要根据价值链或产业链的规划原则来进行设计和建设的。

首先,应按照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拉动产业链要求来设计和建设重点发展领域。要依托本地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当前,应重点突破和制造业相关的工业设计以及软件设计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广告设计、会议及展览、现代城市建设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艺术等领域。还应大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通过打造品牌产业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分散的资源和项目集聚。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高标准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园区。

其次,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拉伸文化产业链,建立现代产业集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路径,是以上游的研发制造,下游市场的形成,以及衍生产品开发企业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建立产业集群,能从整体上获得竞争优势。为此需要各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紧密结合,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真正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2]。

皖江地区应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性特质,创建新型跨界融合的产业群和产业联盟。如建立广告动漫业、影视动漫业,形成广告业、影视业与动漫产业的跨界融合。皖江地区可以通过充分挖掘皖江城市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有机结合,广泛运用到制造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体育产业、信息产业,以拉长文化创意产业链,增加文化创意产品的附加值。如铜陵市可以充分发挥铜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通过跨行业的合作研发,把铜文化元素注入到各个产业的产品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去。

皖江地区区域合作条件优越。皖江城市带被国家纳入中部经济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拥有共同的长江岸线400多公里,处于“四纵三横”和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及安徽段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南京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芜湖、马鞍山,分别签署了“2011年度宁马一体化合作协议”“马芜合作框架协议”。加快芜湖、马鞍山和南京区域经济合作,将做大做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皖江城市带之间不仅交通极为便利,而且有较为统一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皖江文化。因此本地区应在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发展方面加强区域交流合作,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如合肥、芜湖、马鞍山在动漫产业领域应利用自己的科技或文化资源优势,各有所侧重,错位发展。各个城市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区域文化特色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定位,如铜陵应重点围绕铜文化来做文章,而安庆应通过发掘黄梅戏戏曲文化和桐城文化等来发展创意产业。

(二)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性质的集合,创意和创新的内容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部分。皖江地区一些城市历史悠久,并不缺乏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利用城市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城市,首先要发展城市文化创意街区“特色文化符号”。“特色文化符号”最能体现地域特色和精神内容,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标志,能独特有效表达地方文化。“特有性”是一个城市文化创意的主题和灵魂,可以对现有的文化资源予以重组、整合,将分散的资源逐渐合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样建设的城市文化创意项目,不仅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品牌,而且还可以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高附加值,同时,实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激活和进一步的创新及衍生产品的开发。皖江城市带有良好的特有文化资源,如安庆的黄梅戏、池州九华山的佛教文化、铜陵的铜文化、芜湖铁画等都是皖江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对此深度地挖掘开发出文化创意产品,无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合肥应充分利用其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打造高科技软件产业基地,安庆应创造一套集黄梅戏的戏剧文化体验、动画演示、观光娱乐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功能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链集群;芜湖应充分利用其铁画传统艺术、汽车文化、方特世界和动漫艺术基地,重点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娱乐公园;宣城应建设中国宣纸文化产业园;池州应利用著名的佛教文化资源,结合九华山、平天湖、杏花村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等等。

总体上来说,笔者认为皖江城市带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应采取主导型和区域特色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主导型发展模式是以某一具有前瞻性发展潜力的产业为主导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目前皖江城市带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在动漫产业方面异军突起,带动了游戏业、影像业、产品及广告设计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区域特色型发展模式是以某区域内具有同质性或相似的文化资源为基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群,如皖江地区有统一的皖江文化背景、地域邻近,完全可以将这些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如安庆—池州—铜陵三日游,沿江城市乡村特色旅游等,发展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群[3]。

(三)按照“创意城市”理念,充分挖掘创意城市个性,打造良好的创意环境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集聚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以城市为主要产业集聚区的现象,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创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必须依赖城市整体的升级、创新。

创意城市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舞台。只有那些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多元化的价值观、宽容的社会人文环境的城市才容易产生创意思想。城市独特的文化基础和环境是保持文化创意的持续性的源泉。因此要加强城市文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改造。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对城市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保留和传承,将城市的文化设施视为体现城市个性的象征、城市文化的载体,特别要将各种有特色的文化符号融入城市街区环境之中,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如近年来铜陵在城区各地建立了很多以铜文化为题材的、造型生动的铜雕,打造出了一个较好的铜都城市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区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文化商业街区,通过各种商业类艺术演出、展览活动来活跃文化市场,同时鼓励大众文化活动的普及,支持大众艺术在市民文化生活中的传播。只有创造一个民众积极、广泛参与的文化氛围,文化创意产业才有坚实的人文社会基础[4]。

然而,皖江地区创意产业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创意城市环境远未形成。创意产业所需要的创意城市环境主要是市场发育、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意识、文化环境等方面,而皖江地区城市在这些方面仍与国外发达创意城市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政府在规划皖江地区创意产业发展时,应将创意城市建设纳入城市统一规划范围之中。城市发展不能仅考虑经济因素,还应考虑城市中人文环境、制度氛围、公众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人文环境建设,将创意环境建设嵌入到城市整体建设发展规划之中。

(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意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创意产业是高度知识化、智能化的产业,它的产品易复制性使创意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知识产权风险更大、成本更高。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实施比一般产业更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才能为创意产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则会严重损害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再创新的积极性。对此,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在建设发展中,要注重完善知识产权法规,要形成一种尊重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社会文化氛围,营造出一种保护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

皖江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创意活动必须依赖集群内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因此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打破部门壁垒以及行业条块分割的局面,对创意产业进行跨部门和跨行业的指导和管理。政府职能部门要负责制定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及行业发展战略,统一指导、协调解决创意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政府必须重视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引导、市场管理等方面提供系统的配套服务,以此推动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要相互配合,促进集聚区的资源的高效整合[5]。

其次,要促进大学与文化产业的合作,充足人力资源,促进皖江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高智能化产业、最能体现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因而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文化创意产业鲜明的创新特点,要求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人员首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实现文化创意产品对文化创意的要求,同时能适应各种文化资本运作和文化产业融合的要求。为此必须有足够的创意人才资源支持。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在纽约为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这方面中国低一个数量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最需要的是高端人才,包括营销、规划、设计、管理和综合型人才。创意人才缺乏,文化创意园区乃至其产业将名存实亡。由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影响,导致安徽不少的创意人才流失,特别是比较缺乏高端创意设计人才和创新型的企业家人才,行业的人才还不能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此必须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包括应用型技术人才、高端的原创型人才和行业经营管理人才。要使用灵活的就业政策、人才激励政策,多角度加强文化创意的人力资源建设工作,优化环境吸引人才:加强企业与院校人才培养合作,充分利用周边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与高校联合办学,支持高校开设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搭建产、学、研、用合作的平台;通过聘请外籍专家、出国考察、访学等形式加强企业与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开放意识的创意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的机制、用人体制。要从优化待遇政策、环境等方面吸引和留住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真正实现以人才推动产业的发展[6]。

再次,扶持相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不能没有辅助产业集团的支持。目前,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与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生产手段和推广的载体,大幅度地促进了文化创意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形成。另外,金融、商业等支撑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平台。因此,政府必须对这些相关辅助产业予以大力扶持。

目前,大力促进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并由此推动安徽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可以充分发挥皖江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激发全民的创造活力,提高我省的文化软实力,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实现皖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王发明,孙滕云.空间集聚:嵌入地域发展的创意产业集群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1-116.

[2]朱蓉.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分析[J].区域经济,2013(28):130-132.

[3]胡庆十,毕学成,毕学进.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定位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83-85.

[4]韩静.构建创意城市的理论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112-113.

[5]苏湘.创意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10):25-27.

[6]郑晶玮,邱毅.浙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机理分析与政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49-52.

猜你喜欢
皖江集群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谁远谁近?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
激荡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