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孜万古力·赛买提
摘 要 棉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是我国农业经济一重要组成部分。棉花非常的柔和,与皮肤接触毫无刺激,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绿色产品,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织物。在棉花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棉花病虫害对棉花的生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几种病虫害的发生以及防治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在病虫害预防方面为棉花种植户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棉花病虫害;发生;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3-0-02
近年来,人们开始大量的种植抗虫棉,在此过程中,棉田中的用药量以及用药次数大大减少,可农田的气候条件与生态环境致使病虫害的种类发生了重大改变,棉铃虫、棉蚜、红蜘蛛、立枯病和角斑病等病害在棉田中常有发生,对棉花的质量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这就需要做好棉花病虫害的防治,下面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1 常见的几种棉花虫害的介绍
1.1 棉铃虫
1.1.1 特点介绍
棉铃虫为杂食性的害虫。它的幼虫主要靠取食棉花组织为生,初卵幼虫起初会取食棉花上部的生长毛点,然后在慢慢生长为棉铃虫来侵蚀棉花。
1.1.2 应用药剂进行防治
棉铃虫的卵最旺盛时期,数量可高达30粒,当低龄幼虫在6~8只时,开始应用药剂进行防治,以后每隔7 d施1次药[1-3]。药剂可以交替使用稀释成100倍的阿维高氯溶液与稀释500倍的三唑磷。
1.2 棉蚜
1.2.1 特点介绍
棉蚜侵害棉花的主要途径是将自身的刺吸口器插入到棉叶的幼嫩位置吸取汁液,并将自身分泌物排泄到棉叶表面,致使叶面开始向着背面卷缩,当棉花受到此种病虫侵害后,植株会变得矮小、根系逐渐缩短、叶数也逐渐的减少,延迟现蕾,蕾铃数减少,推迟吐絮。
1.2.2 应用药剂进行防治
可以应用低毒的速杀威或是将“镇蚜”稀释成1 000~12 00倍的溶液;还可以取“啶虫脒”10~15 mL,对水稀释为1 000~1 500倍的溶液来喷洒棉花的叶面来防治棉蚜的生长。
1.3 棉红蜘蛛
1.3.1 特点介绍
棉红蜘蛛的成虫、幼虫都在棉叶的背部过着群居的生活,主要依靠吸食汁液生活,并通过吐丝结网对自身进行遮蔽。被侵害的棉叶首先呈现出黄白色的斑点,然后随着虫量的逐渐增加,斑点逐渐向外扩展,叶片开始慢慢地变成红褐色,甚至出现棉叶脱落的现象,最后导致整个植株死亡[4-7]。
1.3.2 应用药剂进行防治
应用稀释成1 000~1 500倍的三氯杀螨醇乳油进行喷雾防治,对于棉红蜘蛛的幼虫以及成虫都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使用50%的乐果乳油,将其稀释成1 000~1 500倍的溶液对叶片进行喷雾,其防治效果也非常的好。
2 几种常见病害的介绍
2.1 立枯病
2.1.1 对其症状进行简单介绍
在棉花种子开始萌芽还没有出土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因为立枯病而出现烂种或烂芽的情况。即使有的棉苗可以出土,会发现有很多黄褐色的病斑存在于幼茎位置,并凹陷溃烂,严重时还会向茎的四周扩散,致使棉苗死亡。
2.1.2 具体的防治措施
可以将60%的多菌灵或60%的甲基托布津对水稀释变为600倍的溶液喷洒在棉株的根部。
2.2 细菌性角斑病
2.2.1 对其症状进行简单介绍
此种病主要就是因为棉株受到病菌的侵染而引发的一种病害。此种病害与温度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2.2.2 具体的防治措施
在苗期一定要做好中耕,把土壤的温度降低,不要施加过多的氮肥,而是要多施加一些磷钾肥,清除掉棉田中的烂铃以及一些残枝败叶,可以应用10 g农用链霉素对30 kg的水按照60 kg/667 m2的药液用量进行喷洒,可以有效防止此种病的发生。
3 几种常见防治棉花病虫害的方法
3.1 简述农业防治方法
在将要进行播种之前,需要精细整地,使棉苗可以顺利地出土,通常当地温达到14 ℃以上就可以进行播种,当棉苗出土之后中耕要早、深和勤,这样才可以使地温升高,病虫害也会减少发生[8-10]。同时,要在棉田中增施一些有机肥,这样可以使棉苗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3.2 简述化学防治方法
3.2.1 对种子进行处理
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精心选择和晾晒;同时,需要使用硫酸脱绒拌种,这样可以将存在于种子表面的病菌杀死,把那些小籽、种籽以及烂籽清除。
3.2.2 应用喷药方法进行保护
针对根腐类的病害,如红腐病、立枯病等,通常要在棉花已经齐苗之后,每隔半个月就喷洒被稀释600~800倍的多福混剂溶液或是被稀释3 000~4 000倍的恶毒灵溶液进行喷雾防治。而对于角斑病以及黑斑病等,应该在此病初发时期喷施稀释1 000倍的多菌灵溶液或是稀释为600~800倍的代森锰锌溶液实施防治,其效果较为良好。
4 结语
棉花的生产与其他一些农作物相比较需要农民花费更多的心力,特别在棉花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众多病虫害,给棉花种植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就需要对棉花病虫害进行积极的防治,使棉花的产量得到提高,进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占卫国.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在江汉平原2012年棉花病虫害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棉花,2012,39(1):22-24.
[2]赵冰梅,李贤超,王俊刚,等.2011年新疆兵团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棉花,2012,39(3):9-11.
[3]于辉辉,屠星月,孙敏,等.基于 Android 手机客户端的棉花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5(2):125-128,138.
[4]李社增,马平,HUANG H C,等.相对病情指数划分棉花品种抗病性的统计学基础[J].棉花学报,2003(6).
[5]张炎,王讲利,毛端明,等.新疆主要棉区棉花肥料效应的研究[J].中国棉花,2003(11).
[6]房慧勇,张桂寅,马峙英.转基因抗虫棉抗黄萎病鉴定及黄萎病发生规律[J].棉花学报,2003(4).
[7]简桂良,邹亚飞,马存.棉花黄萎病连年流行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棉花,2003(3).
[8]李雪玲,厉云,张天宇.利用拮抗真菌防治棉花黄萎病[J].棉花学报,2003(1).
[9]袁虹霞,李洪连,王烨,等.棉花不同抗性品种根系分泌物分析及其对黄萎病菌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02(2).
[10]房慧勇,马峙英.棉花抗黄萎病机制及抗病性鉴定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2(2).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