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京江
(广东鸿宇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80)
结构设计中梁式转换层设计要点
——怡福苑A1幢住宅结构设计体会
赵京江
(广东鸿宇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80)
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进步,高层建筑功能不断向着多样性和空间多变性等综合性方向发展,为争取建筑有较大的空间和提供较大的出入口,结构采用转换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当今高层建筑中一个主要的趋向,其中梁式转换结构的应用较为普遍。本文通过对怡福苑A1幢住宅结构设计为实例,提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梁式转换层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构造措施。
转换层;梁式转换;结构设计
本工程位于广东恩平市,设计于2014年5月,是一栋集商业与住宅为一体的商住楼,高53.3 m,地下1层,地上16层,总建筑面积11 593 m2。其中地下1层为大底盘地下停车库,层高5.1 m,地上1、2层为裙楼,作为商业用途,层高分别为6.5 m和4.5 m,长52.9 m,宽31 m,结构布置如图1;3层以上作为住宅,标准层层高3 m,最大长33.6 m,宽27.3 m,结构布置如图2。建筑功能要求商铺布置方正规则,住宅部分墙柱无法上下贯通,落到地面,因此,在结构设计时,商业与住宅两者的转换成为重点考虑问题。以下结合转换层相关特点与本工程设计过程处理措施作几点体会,以资借鉴。
1.1 转换层特点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转换层在上下部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接的中转站,它既是上部结构的“空中基础”,又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起着转换传递作用:
1)通过结构转换层,上下两层柱网的排列或剪力墙的不同布置得到有效的过渡,从而获得可观的楼层空间,进一步满足当代建筑对空间高利用率的功能要求。
图1 1和2层结构布置图
图2 标准层结构布置图
2)通过结构转换层,上下部竖向不连续构件的受力荷载经过结构转换层的转换,传递到承重相对较少的构件上。
1.2 设计原则
经大量研究说明,带转换层结构是不规则结构,因其传力不直接而被定义为受力复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软弱层和薄弱层多发生在转换层中,不利于抗震。因此,对设置转换层高层建筑,除满足建筑及其他专业功能要求以外,还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避免(减少)转换。在满足建筑功能情况下,尽量避免布置转换层,如必需布置转换层,主体上下部竖向构件尽可能多的布置成上下连续贯通,直接落地。尤其是在楼梯井或电梯井等存在中心筒结构中,尽可能把中心筒部分构件设置成上下连续贯通。
2)力的传递直接。在布置转换层的主体竖向结构中,必须注意水平和竖向转换结构在力的传递路径上,尽可能做到传递直接,少采用受力复杂的多级转换,更应避免设置传力不明确、质量大、耗材多、抗震不利的厚板转换。
3)弱化上部、强化下部。在结构调整时,要使转换层下部大空间的结构能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延性以及抵抗地震的能力,应尽可能弱化转换层上部主体结构刚度,强化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使上下部主体的结构刚度及其变形特性趋于接近。
4)优选转换结构。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介于建筑功能需要,在设置高位转换时,转换结构还宜优先选取不致引起边柱或框支柱柱顶的弯矩过大、柱的剪力过大的结构形式,如带支撑体系的桁架结构和大范围扁梁结构等,在计算分析时,为避免发生脆性破坏,尚应满足其刚度和强度的要求。
5)计算符合实际。结构计算时,务必把转换结构列为整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受力变形特征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模拟三维空间,进行正确的整体结构分析和计算。
6)减少刚心与质心距离。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前提下,结构竖向构件布置应尽量达到对称、均匀,减少刚心与质心距离。
在现行高层建筑中,结构的转换层形式常见有梁式转换、桁架式转换、箱型转换、巨型框架转换和厚板转换。其中梁式转换层结构的传力形式主要为墙(柱)→转换梁→柱(墙),结构设计较为容易,具有传力简捷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经过初步分析,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体系,转换形式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梁上托柱),丙类建筑。根据文献[4]所提供的信息,初步定义转换梁截面尺寸为1 200 mm×1 200 mm,本工程内力计算采用广厦建筑结构CAD17.0版GSSAP程序进行。
2.1 结构基本信息
结构嵌固端:地下室底板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实际;
地震设防烈度:6度计算地震作用的结构阻尼比:0.05;
场地类别:Ⅱ类抗震等级:转换梁三级,其他四级;
考虑偶然偏心:考虑计算扭转的地震方向:双向;
风荷的基本风压:0.60 kN/m2地面粗糙度:B类;
风作用方向:0,90,180,27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6;
中梁(H<800 mm)刚度放大系数1.80;
中梁(H≥800 mm)刚度放大系数:1.30;
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1.25梁扭矩折减系数:0.4;
恒荷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1.4;
水平地震分项系数:1.3风荷载分项系数:1.4;
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下室和1~5层C35;6~10层C30;其他均为C25。
2.2 计算结果与分析处理
2.2.1 计算结果
据广厦建筑结构CAD试算结果发现,超限警告主要有:
1)局部结构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
2)局部结构层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平均值1.2倍。
3)扭转第1周期/平动第1周期大于90%。
4)转换梁超筋,抗剪能力不足。
2.2.2 原因分析
通过3.2.1的计算结果可知结构刚度不满足承受外力(地震作用和风作用)的能力,转换梁受载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主要原因:
1)从图2可以看出,建筑布置为典型的一梯四户,结构平面中部设置电梯和楼梯等公共空间,形成南北两端开间大,中间小布局,结构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比值为4,根据现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定义为凹凸不规则,削弱了结构的整体刚度。
2)地下室顶板设置转换大梁,使该楼层竖向构件有别于地下室,刚度发生突变,设置转换楼层刚度与相邻上一层刚度比较突变明显。
3)结构平面布置中,北边剪力墙布置相对集中,且建筑大户型均布置在北边,结构南北受荷不均匀,导致结构刚心和质心偏心距增大。
4)转换梁主要承受上部楼层经框架柱传递竖向荷载,集中荷载较大,一般情况下,转换梁、柱节点中的不平衡弯矩通过相交于该节点的梁、柱刚度进行分配,转换梁两端柱子承受的轴力和弯矩较大,剪力较小,而梁两端和跨中的弯矩、剪力均很大。本工程中初步计算结果中,两端柱子轴力6 328 kN,柱根弯矩3 056 kN·m,梁端弯矩2 819 kN·m,跨中弯矩5 055 kN·m,梁剪力2 450 kN,相对一般梁来说,转换所产生不利非常明显。
2.2.3 处理措施
经过以上分析,结合2.2设计原则,对剪力墙和梁柱作了整体调整,主要调整:
1)1~5层外立面框架梁由200×500加大至250×600;楼梯和电梯部分剪力墙厚度由200加厚至250,梁由200×500加大至250×700;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加大连梁的高度,使纵向刚度有所提高。同时,由于上部几层框架梁和转换梁的协同作用,共同分担由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外部荷载,从而减小转换梁的内力,使结构受力较为均匀合理。
2)北边部分剪力墙作适当连梁开洞处理,加长南边剪力墙的长度,整个结构x方向剪力墙也做了适当调整,使结构的刚心和质心偏心距减少,加强结构抗扭刚度,扭转变形减少。同时,使各层的层间位移角得到了有利的调整。
3)地下室柱子和梁截面作了适当调整。调整至转换层上下部主体结构的刚度及变形特性尽可能相同,有助于提高整体结构抗震能力。
通过以上调整,总体结构计算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最终转换梁确定截面尺寸为1 200×1 250,相对初步定义相差不大,满足建筑地下室净空要求,减少了地下室开挖深度,得到一定经济效益。
除以上的计算调整外,考虑到转换梁的不利特性,结构构造上采取一定措施,转换梁四周板厚为160,这些板配筋均为双层双向拉通布置,箍筋由计算要求[10@100加强至[12@100,各层对于没有双向约束剪力墙上设置暗梁及暗柱,形成剪力墙周边的约束构件。考虑到转换梁承受上部集中荷载较大,还对转换梁与柱交接处的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进行验算,保证结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通过实例分析并结合设计原则,可得出以下结论:
1)转换层结构的高层建筑受力复杂,在严格控制结构刚度比前提下,应采取有效的结构构造加强措施。在当代高层建筑建设中,采用转换层结构是解决建筑功能多样性和空间多变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在进行结构分析时,要概念明确,思路清晰,针对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受力特点,利用平面和空间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充分考虑结构各构件的协同作用,不能盲目的加大梁截面。
3)梁式转换层结构中,转换梁的设计实际上最主要满足其抗剪要求,而对于正截面承载能力,由于其截面面积较大,一般情况下,抵抗弯矩能力是富余的,在现行规范中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1]JGJ 3-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张维斌.钢筋混凝土带转换层结构设计释疑及工程实例[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傅学怡.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议[J].建筑结构,1999(02):28-42.
[6]娄宇.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应用和发展[J].建筑结构,1997(01):22-28.
TU973+.3
A
1673-1093(2015)06-0076-03
赵京江(1982),男,天津市人,毕业于河海大学,建筑结构设计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设计。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6.019
2015-02-24;
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