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第十一周期夏大豆区试概况及参试品种评价

2015-12-25 01:06韦清源江汤复跃陈文杰曾维英覃德斌
广西农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夏大豆区域试验减产

韦清源 梁 江汤复跃 陈文杰 曾维英覃德斌 陈 渊*

(1.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 530227;2.广西种子管理局,南宁 530022)

【研究意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有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提高种子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是进行品种审定(或登记)和繁殖推广的重要依据[1];是连接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的纽带,关系到育种家、种子生产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三方面的利益[2]。【前人研究进展】广西从1982年开始进行夏大豆良种区域试验,到2011年已完成十个周期的试验,共鉴定了48个夏大豆品种,评选出桂夏2号、桂夏3号、桂夏4号、华夏6号等优良品种15个[3-6]。【本研究切入点】广西第十一周期夏大豆区域试验时间为 2012-2014 年,连续三年,参试品种有桂 103、桂 166、桂 252、桂 11-1、桂 11-2、桂 11-3、桂11-4、粤夏2011-3、粤夏 2011-4、粤夏2011-5和华严0926等11个。通过试验,鉴定参试品种的小区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倒伏性及抗病抗虫性等性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统计软件分析,评价它们的区域适应性、经济性状、抗性反应、增产潜力等表现,评选出比对照种“桂夏1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夏大豆品种。

1 材料和方法

1.1 参试材料

参试品系(种)12个(含对照种),其中桂 103、桂 166、桂 252、桂 11-1、桂 11-2、桂 11-3、桂 11-4、华严0926和桂夏1号(CK)由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粤夏2011-3、粤夏2011-4和粤夏2011-5由华南农业大学提供;华严0926号由云南农业大学提供。

1.2 试点及承试单位

共设7个试点,分布于广西南宁市、柳州市、河池市、桂林市、大新县、平果县和都安县,分别由广西农科院经作所、柳州市农科所、河池市农科所、桂林市农科院、大新县农科所、平果县新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和都安县农业局等7个单位承担。承试单位一般是各地的农科院、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局及农业推广部门,人员基本都是中级以上职称,保证了试验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1.3 试验方法

采用广西统一的大豆区域试验方法进行试验。2012-2014年连续三年,每年一季,其中两年区域试验,一年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每个区试点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三次重复,小区面积4.4m×2.0m,行距0.5m,穴距 0.2m,每穴留 2 株,折合密度 19.8 万株/h m2,5 行区,收中间 3 行计产(面积 6.67m2),所得产量采用“T”法测定显著性,并采用中国农业大学“区试99”统计软件对各参试种产量进行联合方差分析,考种材料统一在第二重复收获行中选取,每品种取20株进行考种,其产量计入小区产量;生产试验:试验采用小区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 133.34m2,行距 0.5m,穴距 0.2m,每穴留 2 株,折合密度 19.8 万株/h m2,小区周围留 3m保护行,成熟时全区收获计产,每品种取20株进行考种,其产量计入小区产量。

1.4 品质分析

对进入生产试验的品系(种)抽样送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粗蛋白及含油量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区域、生产试验结果

根据2012-2013两年两造区域试验结果看出(见表1),据7个试点两年共12点次(注:2012年平果点及2013年大新点试验失败,数据不纳入统计)试验资料统计,各参试种的两年平均产量在2191.05-2959.05kg/hm2之间。11个参试种中有2个品种比对照种增产,分别是粤夏2011-4和桂11-4。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粤夏 2011-4 产量 2959.05kg/hm2,比对照种桂夏 1 号增产 6.6%,居第一位;桂 11-4 产量 2887.5kg/h 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4.0%,居第二位;对照种桂夏1号产量2776.5kg/hm2,居第三位;粤夏2011-3产量2767.9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0.3%,居第四位;桂 252产量 2763.6kg/hm2,比对照种桂夏 1号减产0.5%,居第五位;桂166产量2753.5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0.8%,居第六位;桂11-1产量2711.25kg/hm2,比对照种桂夏 1 号减产 2.3%,居第七位;桂 11-3 产量 2704.35kg/hm2,比对照种桂夏 1 号减产2.6%,居第八位;粤夏2011-5产量2611.8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5.9%,居第九位;桂11-2产量2478.3kg/hm2,比对照种桂夏 1号减产 10.7%,居第十位;桂 103产量 2386.35kg/hm2,比对照种桂夏 1号减产14.1%,居第十一位;华严 0926产量 2191.05kg/hm2,比对照种桂夏 1号减产 21.1%,居末位。

表1 广西第十一周期(2012-2013年)夏大豆区试各参试种主要性状综合表(2年各点平均值)

表2 广西第十一周期(2014年)夏大豆区试各参试种主要性状综合表

2.2 品质分析结果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如下:桂166粗蛋白含量46.44%,含油量19.38%;桂 252 粗蛋白含量 41.89%,含油量 20.62%;粤夏 2011-3 粗蛋白含量 42.82%,含油量 21.89%;粤夏2011-4 粗蛋白含量 43.54%,含油量 19.88%;桂 11-4 粗蛋白含量 47.36%,含油量 19.68%;对照种桂夏 1 号粗蛋白含量 43.04%,含油量 20.54%。

2.3 参试品种综合性状评述

2.3.1 桂103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386.3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14.1%,居第十一位。统计12点次中有2点次比对照增产,有10点次比对照减产。生育期98d,比对照种早熟,株高 77.2cm,主茎 15.3 节,分枝 3.6 个,单株荚数 48.0 个,单株粒数 94.3 粒,单株粒重 15.6g,百粒重16.0g,粒椭圆,种皮黄色,脐无色,紫花,灰毛。该品种外观品质好,抗病、抗虫性强,但个别地方有倒伏现象,影响产量提高,退出生产试验,不宜推广应用。

2.3.2 桂166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53.5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0.8%,居第六位。统计12点次中有6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50.0%,有6点次比对照减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59.4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2.9%,居第四位,7个参试点中有3个点比对照增产。生育期106d,比对照桂夏1号晚熟。株高94.8cm,主茎16.8节,分枝3.5个,单株荚数60.3个,单株粒数103.8 粒,单株粒重 16.7g,百粒重 16.0g,粗蛋白含量 46.44%,含油量 19.38%。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黑色,紫花,棕毛。该品种品质优,属高蛋白品种,植株高大,抗病、抗倒伏性强。适合在广西南部推广种植。

2.3.3 桂252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63.6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0.5%,居第五位,统计12点次中有7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58.3%,有5点次比对照减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21.6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4.93%,居第三位,7个参试点中有4个点比对照增产,增产点次占57.1%。生育期 107d,比对照桂夏 1号晚熟。株高 85.5cm,主茎 16.7节,分枝 3.4个,单株荚数57.7 个,单株粒数 98.4 粒,单株粒重 14.9g,百粒重 14.8g,粗蛋白含量 41.89%,含油量 20.62%。粒椭圆,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浅褐色,白花,灰毛。该品种株高中等,抗倒伏,抗病、虫性强。适合在广西西南部推广种植。

2.3.4 粤夏2011-3 华南农业大学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67.9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0.3%,居第四位。统计12点次中有7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58.3%,有5点次比对照减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40.35kg/h 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2.1%,居第四位,7个参试点中有3个点比对照增产。生育期 98d,比对照种早熟。株高 67.4cm,主茎 11.8 节,分枝 3.7 个,单株荚数 50.9 个,单株粒数 100.2 粒,单株粒重 17.7g,百粒重 16.8g,粗蛋白含量 42.82%,含油量 21.89%。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紫花,棕毛。该品种相对早熟,抗病、抗虫性强,单株产量高,但有倒伏现象,较矮,对产量有一定影响。适合在广西西北部推广种植。

2.3.5 粤夏2011-4 华南农业大学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59.0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6.6%,居第一位,统计12点次中有9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75.0%,有3点次比对照减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22.55kg/h 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5.6%,居第二位,7个参试点中有6个点比对照增产,增产点次占 85.7%。生育期 101d。株高 70.9cm,主茎 15.2 节,分枝 4.2 个,单株荚数 54.3 个,单株粒数 93.3 粒,单株粒重 16.6g,百粒重 17.8g,粗蛋白含量 43.54%,含油量 19.88%。粒较大、近圆,种皮黄色,脐浅褐色,白花,棕毛。该品相对早熟,长势强,株高中等,分枝多,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多,抗倒伏,落叶性好,抗病、虫性强,适应性强,稳定性好。适合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2.3.6 粤夏2011-5 华南农业大学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11.8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5.9%,居第九位,统计12点次中有5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41.7%,有7点次比对照减产。生育期97d,比对照种早熟。株高 75.4cm,主茎 14.8 节,分枝 2.2 个,单株荚数 41.0 个,单株粒数 62.1 粒,单株粒重14.5g,百粒重23.7g。粒大、椭圆,种皮绿色,脐褐色,紫花,棕毛。该品相对早熟,抗病、抗虫性强,抗倒伏;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少,单株产量低,影响产量提高,退出生产试验,不宜推广应用。

2.3.7 桂11-1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11.2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2.3%,居第七位,统计12点次中,有4点次比对照增产,有8点次比对照减产。生育期115d,为最晚熟品种。株高 76.4cm,主茎 19.2 节,分枝 2.7 个,单株荚数 57.5 个,单株粒数 101.4 粒,单株粒重 16.8g,百粒重16.0g。种皮黄色,脐褐色,紫花,棕毛。该品种长势强,株高中等,抗倒伏,落叶性好,粒椭圆,粒较小,抗病、虫性强,产量低,适应性差,退出生产试验,不宜推广应用。

2.3.8 桂11-2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78.3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10.7%,居第十位,统计12点次中有2点次比对照增产,有10点次比对照减产。生育期104d,比对照种桂夏 1号稍晚熟。株高 99.8cm,主茎 20.7节,分枝3.1个,单株荚数 51.0个,单株粒数 93.5粒,单株粒重14.0g,百粒重14.5g。粒偏小、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紫花,灰毛。该品种植株高大繁茂,中抗倒伏,抗病、抗虫性强,但单株产量低,粒又小,产量低,适应性差,退出生产试验,不宜推广应用。

2.3.9 桂11-3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04.3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2.6%,居第八位,统计12点次中有4点次比对照增产,有8点次比对照减产。生育期104d,比对照种桂夏 1 号稍晚熟。株高 85.4cm,主茎 17.0 节,分枝 3.6 个,单株荚数 54.4 个,单株粒数 103.3 粒,单株粒重15.7g,百粒重14.6g。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紫花,棕毛。该品种分枝较多,中抗倒伏,抗病、抗虫性强,产量低,适应性差,退出生产试验,不宜推广应用。

2.3.10 桂11-4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87.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4.0%,居第二位,统计12点次中有9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75.0%,有3点次比对照减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97.4kg/h 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8.7%,居第一位,7个参试点中有6个点比对照增产,增产点次占 85.7%。生育期 102d,株高 72.2cm,主茎 14.5 节,分枝 3.1 个,单株荚数 52.0 个,单株粒数96.6 粒,单株粒重 15.6g,百粒重 15.9g,粗蛋白含量 47.36%,含油量 19.68%。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深褐色,紫花,灰毛。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属高蛋白品种,长势强,株高中等,抗倒伏,落叶性好,抗病、虫性强,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稳定性好,适宜广西各地引种种植。

2.3.11 华严0926 云南农业大学育成。两年两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91.05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21.1%,居第十二位,统计12点次中有3点次比对照增产,有9点次比对照减产。生育期79d,最早熟品种。株高 49.1cm,主茎 11.1 节,分枝 2.6 个,单株荚数 39.7 个,单株粒数 71.8 粒,单株粒重 11.5g,百粒重 15.9g。粒偏小、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白花,灰毛。该品相对早熟,抗病、虫性强,抗倒伏,但较矮,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少,单株产量低,总产量低,适应性差,稳定性差,退出生产试验,不宜推广应用。

3 结论与讨论

3.1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就是鉴定评价农作物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品质及利用价值等的重要手段,是新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和更新换代的重要依据。因此,为了保证品种区域试验的科学性,准确性,要求从各方面加强,如要做到认真制定试验方案,控制试验误差,保证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好总结、汇总工作等[7]。

3.2 高产优质抗逆一直是广西大豆育种的主要目标,但在生产实践中,高产和优质常常处于两个对立面,很难同时兼得,现行的品种区域试验评价体系首先考虑的是品种的丰产性,即要求参试品种产量要超过对照种,或产量与对照种相当,但要有某些方面的优点,同时要求不能有明显的缺点(如感花叶病等)。参加本周期广西大豆区域试验的十一个品种中,粤夏2011-4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都在5%以上,粗蛋白含量43.54%,含油量19.88%,该品种产量高,品质较优,符合品种审定要求,适宜在广西各地引种推广;桂11-4粗蛋白含量47.36%,含油量19.68%,桂166粗蛋白含量46.44%,含油量19.38%,这两个品种属高蛋白质品种,达到优质大豆标准,其中桂11-4区试增产4%,排名第二,生产试验增产8.7%,居第一位,该品种同时具备高产优质两特性;粤夏2011-3粗蛋白含量42.82%,含油量21.89%,属高油品种;桂252生产试验增产4.9%,粗蛋白含量 41.89%,含油量 20.62%;通过综合评比,粤夏 2011-4、桂 11-4、桂 166、粤夏 2011-3 和桂 252 五个品种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种“桂夏1号”,通过广西夏大豆区试,推荐审定,可在广西各地引种种植。桂103、桂11-1、桂11-2、桂 11-3、粤夏2011-5和华严 0926等品种产量较低,与对照相比又没有明显优点,退出生产试验,给予淘汰,不宜推广应用。

[1]陈应志.大豆品种管理与推广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17.

[2]张群远,孔繁玲,廖琴,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2):81-86.

[3]梁江,韦清源,陈渊.广西第七周期夏大豆区试品种评价[J].广西农业科学,2004,35(4):321-322.

[4]韦清源,梁江,陈渊.广西第八周期夏大豆区试报告[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S1):25-26.

[5]汤复跃,陈渊,梁江,等.广西第九周期夏大豆区试报告[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6):639-641.

[6]韦清源,陈渊,梁江,等.广西第十周期夏大豆区试品种评价[J].广西农学报,2013,28(4):5-10.

[7]唐秀胜.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新问题和新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9,24(6):40-42.

[8]曾维英,梁江,陈渊,等.1982~2008 年广西夏大豆良种区域试验总结[J].广西农业科学 2010,41(7):657-660.

猜你喜欢
夏大豆区域试验减产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错打农药导致西瓜减产咋赔偿
夏大豆的栽培技术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