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东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船舶工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行业,海洋工程装备被列为“十二五”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为背景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重庆交通大学特色专业及重点发展专业之一,其专业定位是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及相关行业输送专业基础牢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船舶行业面临严酷寒冬,发展步履维艰,船舶企业在管理体制改革、优质资源整合、技术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等方面面临巨大考验,同时船舶企业对高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船舶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有必要探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校企创新合作模式。
通过对国内主要船舶类高校的走访调研,对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与沿海及重庆周边大中型船舶制造企业进行广泛交流后发现,当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多侧重于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技术成果转化与企业人才培养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正处于从摸索到成熟的过渡阶段,零星的、非系统的研究仍占很大比例。当前这方面的主要实践侧重在职业教育领域,多是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探索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但是在高等本科院校中,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则较多地注重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方面,关于如何加强校企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不多。具体来讲,当前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不足,关系不对等。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数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而部分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招用、轻培养”,认为即使不通过校企合作也能获得技能人才,因此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不够[1]。
(2)缺乏保障,机制不健全。虽然现在的校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评价院校和培训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至今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从整体上看,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合作的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2]。
(3)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由于没有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使校企合作变成来自学校和企业自身内在发展的一种动力需要,所以急需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
已经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高校及企业,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只是为了建立这种模式而创建一些机构,以应付检查,没有深入开展实质性的工作,成果及收获都比较小。
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为导向,以产学研联盟为载体,兼顾高校人才培养,探索构建技术成果转化与企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具体做法是:从高校专业实习、学生毕业设计、校企产学研用合作、技术成果转化、企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形成高校专业实习与企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学生课外实践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新型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制度体系,制定相关配套措施。认真抓好机构和机制的落实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机制的建立,应该是以组织的结构为基础,由若干子机制有机组合而成的。
建立的机制将依据经济规律,形成相应的利益驱动机制。这主要体现在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层面上。形成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校企合作组织功能与目标;校企合作组织的基本构成方式;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校企合作教学与科研机制,校企合作收益分配机制[3]。
重庆交通大学航海学院在近3年来的校企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还与相关企业一道,对上述合作机制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分配等制度,达到了合作流程规范化,奖惩制度明细化,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充分利用重庆交通大学的地域优势,促成学校与重庆市境内长江沿岸的骨干船舶企业共同打造校外实习基地。同时,通过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特色,协同合作,全面提升学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得各方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受益。
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中江船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船舶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从事船舶技术设计和生产设计的工作。学校在接受航运企业或船厂的设计委托任务后,让学生参与具体的船舶设计项目。例如,企业实际船舶设计项目中的船舶型线图、结构图、结构强度校核、生产设计项目及船舶建造工艺项目等。迄今已经圆满完成数艘船舶的技术和生产设计任务。吸收学生参与科研服务,不仅利用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而且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提升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东港船舶产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船体数控切割实训室”,每学年基本能够保证近70名应届毕业生前往学习船体数控切割实际操作知识两周以上,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达到素质与能力同步培养。而且能够使学生迅速、全面地了解船舶建造的整体过程,增强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
从企业层面来讲,首先考虑的是合作能否产生明显的效益,其次才考虑企业的人才培养、人员素质提升等。所以,学校在和企业合作时,首先应该考虑如何为企业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再统筹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问题。这种做法能够让企业在合作中充分感受到高校的科研手段可以为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解和认识。在校企联合实践中,由于重庆中江船业有限公司和重庆东港船舶产业有限公司自身没有船体生产设计的能力,于是委托该校船舶工程中心的老师和部分学生为两艘建造船舶进行了船体生产设计,缩短建造工期达2个月,如图1所示。船体装配质量相比以前提升了10%,船主对这两艘船的建造质量也很满意。两个船厂采用自主生产设计建造船舶也取得了零的突破,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学校教师也丰富了现场施工经验,对教学大有帮助。因此,这次合作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图1 船体生产设计前后工期对比图
从学校层面来说,校企合作能够帮助教师通过科研项目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服务。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经济收入也得到了同步增长,从而提升了广大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本次合作过程中,航海学院教师还成功地向企业转让了2项专利技术。
其次是让高校教师下厂担任兼职工作。近年来,该校航海学院每年都有2~3人次的年轻教师在船厂兼职,从事对企业新进人才的入职培训以及技术骨干能力提升、高级技术人才进修深造等方面的培训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不但提高了企业员工的专业实践素质,而且也使高校教师开拓了视野,了解了行业发展前沿,夯实了理论基础,实现了专业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增设开放型题目,并将企业的生产实践融入选题范围,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选题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发展空间。在前述提到的船体生产设计中,船舶工程专业共计有20名学生参与了设计工作。根据跟踪了解,其中13名同学毕业进入船厂后不久即进入船厂设计中心,从事船体生产设计工作。
该校还与企业协调,率先采用“双导师”制,即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由企业与高校各出一名老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4]。该方式的实施,使得学生受到的训练更加有针对性,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营造一种职业氛围,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学生通过接触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了解并熟悉了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从而缩短了在企业的见习期,对自己今后在企业的快速成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以重庆市特种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吸纳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设计项目。指导学生创办学生活动团体“船模协会”,吸引船舶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到船模制作、协会管理、活动组织与协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团队合作的意识,组织学生到船舶建造企业实地考察,为学生的课外实践开辟第二课堂。
依托重庆市船舶工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体系。重庆交通大学在重庆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国营川东造船厂建立了“大学生实践教学与就业基地”、“研究生流动工作站”,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实习辅导员及指导教师,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及企业技术力量的壮大搭建了平台。建立了“校企联合学术委员会”,让企业专家参与学校学科发展方向定位、科研方向凝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将企业的技术需求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之中,为学校培养行业适用人才提供了保障;建立了“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分别对学校的学历教育和企业的技能培训、成人教育开展合作教学,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教学效果。
重庆交通大学通过探索船舶企业综合实力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提高的创新机制,制定了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管理和奖惩制度,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创新模式,在高校专业实习、学生毕业设计、校企产学研用合作、技术成果转化、企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实践,通过高校专业实习与企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学生课外实践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实施途径建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1] 郁婷婷.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出国与就业,2012,(1):18-19
[2] 金柏芹.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49-50.
[3] 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81-84.
[5] 王建华.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25-26,49.
[6] 王启田.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8,(14):33-34.
[7] 乔玉全.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