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2015-12-25 03:44:30符幸涛崔旭红胡庆成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教研室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4期
关键词:幻想医学生解决问题

符幸涛 崔旭红 胡庆成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教研室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符幸涛 崔旭红 胡庆成
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教研室

目的:了解医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与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两者的关系,为高校医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洛阳市某高校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357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32.49%的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医学生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偏执5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P<0.01或P<0.05);71.71%的医学生主要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其余常采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与SCL-90多个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而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退避、幻想、自责)及混合型应对方式(合理化)与SCL-90各因子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自责、幻想这3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医学生心理健康39%的变异量,其中自责(β=0.57)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幻想(β=0.29)、解决问题(β=-0.15)大。结论:医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需帮助医学生及时认识和矫正其消极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医学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其学习、生活的特点使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普遍较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医学生除了面对一般大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外,还肩负治病救人的任务,其心理健康的状况更应当受到重视和干预。目前,如何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改善其心理健康已被列为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健康行为可以表现为应对。应对是指人在遇到各种问题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旨在解决问题或减轻因问题而造成的心理紧张。国外心理学者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问题产生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的2倍[1]。进一步研究显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降低应激水平,相反,不良的应对方式则可以增强应激的负性影响。为了解医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笔者在2014年3月对洛阳市某高校医学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旨在探讨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便掌握医学生心理方面的突出问题或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在医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全面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总体为某高校医学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结合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一至大四共5个医学相关专业11个教学班的学生389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89份,收回有效问卷357份,有效率91.77%。其中男191例,女166例;临床医学专业152人,护理学专业62人,药学专业59人,医学检验专业55人,法医学专业29人;大一87人,大二104人,大三81人,大四85人,平均年龄(19.53±1.20)岁。

评定工具:①应对方式问卷(CSQ)[2]:由肖计划编制,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应对策略。共62个条目,每个条目各有“是”或“否”两个答案,分别记为1分或0分,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分量表。根据各分量表因子分,解释应对方式的类型和行为特点,将因子分最高的作为最常用应对方式[3]。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4]:用于测查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共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分为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各因子中有1项因子≥2分者视为有轻度心理问题,作为心理阳性结果;因子≥3分为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为总分,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该量表评定结果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评定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教学班为单位,由主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对调查对象进行团体测试,问卷填写采用无记名,被试者独立做出自我评定,当场收回问卷。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的录入、审核、管理,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357名医学生SCL-90测试中1项因子分≥2分的有116人,阳性率32.49%,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为12.04%。以强迫症状为最多,其余依次为人际敏感、敌对、焦虑、偏执、抑郁、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最少,见表1。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的比较:357名医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的平均值与2008年全国47所高校9 941人构建的大学生常模比较[5],除抑郁和恐怖两个因子与全国常模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在其余7个因子的差别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医学生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偏执5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而在躯体化、精神病性2个因子的得分上则显著低于全国常模,见表2。

医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因子分得分最高为个体最常用的应对方式。调查对象在最高因子分中以“解决问题”的人最多,占调查人群总数的52.10%,其余依次为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和自责,见表3。

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各因子相关分析:将357名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与应对方式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解决问题因子分除与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未检出明显相关外,与SCL-90其他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求助因子分也与SCL-90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见表4。

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各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以应对方式各因子分为自变量,用Enter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是解决问题、自责和幻想3个因子分(P<0.01或P<0.05),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F值74.29,P<0.01,R2 为0.39,即三者能联合预测医学生心理健康39%的变异量。3个因子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从大到小依次为自责(0.57)、幻想(0.29)、解决问题(-0.15),见表5。

讨论

据调查,约20%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且主要问题都表现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6]。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损害自信心,从而增加负性情绪的产生;加上“90后”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多被长辈呵护成长,容易形成自私、任性、依赖等不良品质,表现出较强的强迫、偏执、敌对和人际敏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SCL-90阳性因子检出率32.49%,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12.04%,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与国内的相关研究相近[7]。SCL-90各项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强迫症状在医学生中最多,其余依次为人际敏感、敌对、焦虑、偏执、抑郁等。医学生SCL-90中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偏执5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说明医学生具有独特性,其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重视;躯体化、精神病性2个因子的得分在医学生中显著低于全国常模,这与国内学者研究提出的医学生“三年级病”(即医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时,其学习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过渡阶段,学习到什么病,就怀疑自己患什么病,根据疾病的症状对号入座,因而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和疑病观念)现象不符[8]。笔者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医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够科学地看待临床疾病,避免了盲目疑病;二是三年级学生在全部调查对象中所占比例较小,故此现象并不突出。

应对方式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每个人的应对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6种应对方式在个体中的不同组合形式,即“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退避-幻想-自责”,不成熟型;“合理化”,混合型[9]。调查对象中“解决问题”和“求助”的人最多,分别为186名和70名,占调查人群总数的71.71%,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应对方式是积极的,表明了医学生这个群体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有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而且考虑问题也越来越全面。但仍然有28.29%的学生采用不成熟的“退避-幻想-自责”或“合理化”的混合型应对方式,因此研究医学生不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高低是否存在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意义的。

认知心理学的应激理论认为,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人体的心身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本组研究显示,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与SCL-90多个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而不成熟型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及混合型应对方式合理化与SCL-90各因子都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国内许多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一致[1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解决问题、自责、幻想这3个变量与SCL-90总分的高低有线性关系,能反映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即越多使用解决问题这种应对方式、越少使用自责、幻想应对方式的人,SCL-90总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说明医学生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三因素联合作用的决定系数R2 为0.39,表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是有限的,主要是因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通过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比较进入回归方程的3个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贡献大小,自责(β= 0.57)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高于幻想(β= 0.29),而解决问题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β=-0.15),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国学者关于中国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Meta分析的结论,即中国大学生成熟型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大,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和混合型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阻碍作用中等且较稳定[14]。

表1 医学生SCL-90各因子阳性率(n)

表2 医学生SCL-90各因子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s)

表2 医学生SCL-90各因子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s)

因子 医学生(n=357) 大学生常模(n=9 941) t P躯体化 1.37±0.39 1.45±0.49 -3.77 0.00强迫 2.21±0.65 1.98±0.63 6.58 0.00人际敏感 2.09±0.60 1.88±0.63 6.49 0.00抑郁 1.78±0.59 1.74±0.62 1.26 0.21焦虑 1.82±0.56 1.61±0.55 6.97 0.00敌对 1.69±0.66 1.61±0.62 2.25 0.02恐怖 1.41±0.53 1.38±0.49 1.05 0.29偏执 1.83±0.60 1.72±0.62 3.40 0.00精神病性 1.47±0.51 1.59±0.54 -4.36 0.00

表3 医学生最常用应对方式的构成比(n)

表5 医学生应对方式对SCL-90的回归分析

生活中应激事件难以避免,医学生学习、就业的特殊性又使他们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面临更多心理压力,所以训练医学生学会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处理应激事件,提高个体应对能力,对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重视对学生应对方式的指导,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鼓励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应逃避,有助于减轻应激事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Andrews G.Life event stress,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and 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Journal Nervous Mental Dissection,1978,166:307-316.

[2]肖计划.应对与应付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13(增刊):31-36.

[3]赵丽俊,许冬梅,赵志耘.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焦虑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13-1015.

表4 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系数(r值)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增订版):31-35.

[5]仲稳山.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3):251-256.

[6]方亮,陈雪平,杨明乾.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教育与教学, 2006,(5):32-35.

[7]周英,赖淑英,尤黎明,等.医护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44-946.

[8]张仁汉.从医学生“三年级病”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 2004,12(5):382.

[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237.

[10]佟月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94.

[11]陈琴,薛丽云.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 2007,25(1):94-97.

[12]赵淑芳,齐东翔,梁翠萍,等.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128-129.

[13]孙淑荣,张百军,孙淑华,等.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147-148.

[14]李金德,刘惠珍.中国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301-304.

Study on them ental health level and coping style ofm edical stud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Fu Xingtao,CuiXuhong,Hu Qingcheng
Discipiline ofPublic Health,theMedicalCollege of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471003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ofmedical students,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mental health work of medical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ethods:357 cases of medicine related major undergradua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Luoyang city were selected.The symptom checklist(SCL-90)an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Results:32.49%medical student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The scores of forc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anxiety, hostility,paranoid five factorsofmedicalstudents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ationalcollege studentsnorm in 2008(P<0.01 or P<0.05).71.71%medical studentsmainly used themature coping style,other used immature ormixed type coping style.The problem solving,help ofmature coping style had significant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CL-90multiple factors(P<0.01 or P<0.05).The immature,mixed type coping style(retreat,fantasy,blame)and mixed type coping style(rationalization)had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CL-90multiple factors(P<0.01).The problem solving,blame,fantasy this three variables in the coping style could be combined to predict 39%mutation value ofmedical students'mental health,among the impact of the blame(β=0.57)on thementalhealth was large than thatof fantasy(β=0.29),problem solving(β=-0.15).Conclusion:Themedical students have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thementalhealth status and coping style are closely related.Itneeds to helpmedical students to timely recognize and correct their negative coping styles,and targeted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formedicalstudents.

Medicalstudents;Copingstyle;Mentalhealth

10.3969/j.issn.1007-614x.2015.34.100

猜你喜欢
幻想医学生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锁不住的幻想
知识窗(2017年2期)2017-02-10 20:20:22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