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
摘要:佛教产生于古印度,汉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化已经形成中国式的佛教。在历史上,佛教中的平等、慈悲等思想对社会曾起到了积极影响及作用。社会工作从西方引进本土化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平等,以人为本等众多价值观及理念。本文着重分析佛教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及佛教的社会工作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观;佛教思想;社会工作
佛教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伦理思想与社会工作有关的可以概括为:平等、自利利他、慈悲等观念。社会工作中价值观主要有利他主义、以人为本、平等、公平正义、关爱与互助合作、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价值观深受西方社会的文化体系的影响,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佛教部分伦理思想很多元素同社会工作价值观并非对立。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佛教思想有许多契合之处。
1.平等思想
佛教中的“平等”,指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尊重。佛教强调众生一律平等,所谓众生平等,是指众生都具有佛性;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对众生要有普遍的无差别的爱心。
平等理念也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价值观,只有秉承平等的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这一原则要求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和谐、信任、开放的关系。同时要求工作者以一种非批判的态度去接纳、包容服务对象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感受,包括服务对象的优点和缺点、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建设性和破坏性的态度及行为。
从社会工作价值观及佛教伦理思想上看,两者的平等都是对人一视同仁,无差别的对待他人,佛教平等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术语即“无条件接纳服务对象”。这一平等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相互理解与合作,形成有效的工作关系,共同面对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和看法。
2.慈悲思想
慈悲中的“慈”是指众生快乐,给他人幸福,“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佛教的平等慈悲也就是一种博大之爱。这种博爱不只限于人类,且涵盖一切有生之物;这种博爱以普渡众生同得解脱为最高目标。
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以人为本,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与“慈悲思想”有些联系,社会工作者将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对每一位服务对象都给予关心和尊重,真诚宽容地对待所有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中,这种服务大众,尊重服务对象的尊严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进行的倾听、回应。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寻找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从而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提升其社会功能。
佛教的慈悲思想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大众,提升人的社会功能不谋而合。当今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大众时,有不少数的人自觉按照佛教的慈悲精神行事,做善事时不再掺杂多少为自己谋求个人私利的动机。然而,慈悲与服务大众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目标均为普渡众生得以解脱,更侧重一种理想与心理状态;而后者则更具有具体实践性,把这种“慈悲”转化成为服务对象遇到的每一件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作为实践的目标更具有操作性。
3.自利利他思想
“自利”是指为自己的解脱修行,由此所生善果而自得其利。这是小乘佛教关注的重点。大乘佛教不仅讲“自利”,更强调“利他”。“利他”的是指为救济一切众生而致力行善。大乘佛教要求把自利利他结合起来,以达到圆满的涅境地,由此可见,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伦理原则的重心是利他,这是其慈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强调慈悲利他,只有把个人的真正解脱与“世间”的改变(别人的脱苦)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大量的佛教徒自觉地在世间利乐有情,造福众生。而这样的结果是佛教对于社会贡献的影响扩大。
社会工作中的“利他主义”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即社会工作者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为自己行动的目标。这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不会是纯粹奉献型利他主义。纯粹型利他是指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是将自我与社会的统一结合起来的利他行为,并非纯粹无私型利他。由此看来,佛教中的“自利利他”思想契合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利他主义。二者都是将个人利益与他人乃至群体利益联系起来。非单纯的强调无私奉献,而是在提升自己与改善他人的双重原则中进行。
4.布施
佛教中的布施大体可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为受助者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受助者心理支持,以及帮助有困难人士增强战胜困难能力,使其达到自助,助人自助从而摆脱现实困境。而佛教中的布施是指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利他而使自己达到功德圆满。可以看出二者在某种意义上有相通之处。
首先,佛教中的财布施是将个人拥有的资产,其中包括金钱与其他物品,舍捐出去,令人受益。佛教认为一个人若将其资产捐赠出去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是一种莫大的福报。这一点可以看作社会工作向受助者提供物质帮助,如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社会工作者从社会中募集财、物等赈灾物资,向灾区的同胞提供物质及服务帮助。其次,法布施是指将宇宙真理、佛法里所谓的正知正见介绍给他人,使人从中受到心理上的洗礼。如,社会工作者给人以适时的安慰,使人的内心平静,家庭和谐,社会安宁。凡此种种虽说法的深浅各有不同,但应为都帮助了别人也可以说是法施。无畏布施是指以大慈悲心助人或其他众生减少或消除其恐怖、忧郁、苦难等。佛教中的布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类似。只不过佛教布施的最终目的是修行者本身的大圆满,而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完善社会功能,解决社会问题。
综观目前社会,如果社会工作借以佛教积极的理念,透过佛教思想文化的陶冶,善加引导,便会减少家庭悲剧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如果能从曾经作为中国主体信仰,现代对社会仍具有深刻影响的佛教中提炼出有用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应用于中国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宣扬社会工作价值观,将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段继业.宗教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功能[J].青海社会学,2005,06:122-125.
[3]姚卫群.佛学概论[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4]方立夫.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孙兆延.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佛教慈善专业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