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供电所10 kV配变雷击损坏分析及对策
吴洲
(广东电网湛江廉江供电局,广东 湛江 524400)
摘要:介绍了长山供电所10 kV配变遭雷击损坏情况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然后就其实施及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山区;供电所;10 kV配变;雷击
收稿日期:2015-04-27
作者简介:吴洲(1975—),男,广东廉江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10 kV及以下配电运维管理。
0引言
廉江地处雷州半岛,雷暴天气频繁,因此电力设施遭雷击损坏的情况较严重。据统计,本局10 kV配电变压器受雷击烧坏占总台数7.8%以上,严重危及配电设备的安全,对配网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较大影响,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害。长山镇位于雷暴更为频繁的山区地带,10 kV配电变压器被雷击坏的情况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本局的供电可靠率。为降低长山供电所10 kV配电变压器雷击台次,提高本局的供电可靠率,我们成立了专题小组围绕这一课题开展活动。
1名词解释
(1) 变压器台区:分柱式和落地式两种,主要由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高低压线、避雷器、接地装置及安装以上设备的金具和电杆等设备组成。(2) 避雷装置:由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等和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的防雷系统。(3) 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4) 过电压: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承受正常的工作电压,但由于某种原因,如雷电侵入或电网内部操作、故障等常会产生异常的电压升高,即过电压。
2现状分析
小组成员选取一年内的配电变压器遭受雷击损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10 kV配电变压器雷击损坏情况分类统计表
从表1可知,配电变压器最常发生的是绝缘击穿损坏。
3目标值论证
3.1必要性
10 kV配变雷击率高,用户意见大,局领导对此极为重视。解决配电变压器问题,是正常用电和安全用电的必要保证,也是完成考核任务和减少经济损失、降低经营成本的迫切要求。
3.2可行性
(1) 计算可行。根据历年统计数据,结合2009年在被雷击的21台次10 kV配电变压器中变压器绝缘击穿有17台,占81%,若解决这个问题的90%,就可以减少15.3台次/年,完成活动目标值T=21-15.3=5.7台次/年<6台次/年。目标有一定难度,具有挑战性,相信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2) 现实条件。领导重视,加大对电网改造的投入,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加大了考核力度,注入了完成目标的动力。(3) 技术水平。专题小组有丰富的配网运行管理经验,有攻坚克难的勇气,有较高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有较强的团队精神。
4变压器绝缘击穿原因分析
(1) 避雷器交接试验不及时,现场及检查记录:1) 长山供电所因避雷器损坏导致雷击一次,占雷击总数4.76%,占比不大;2) 避雷器每年试验一次,且都有试验记录。所以非主因素。(2) 人员维护不到位,现场调查:长山是偏远山区,缺员较多,工作量大,但员工积极性高,对变压器的维护在时间上有时推迟,但不是主要因素。(3) 安装地势不合适,现场察看及检测:2009年长山供电所配变因安装地势不合适导致雷击一次,占雷击总数4.76%,但非主要因素。(4) 接地电阻过大,现场检测:1) 因接地电阻过大而被击坏的有3次,其中一次为接地引下线锈蚀、接触不良,散流能力不足导致;两次为地网锈蚀,散流能力不足导致。2) 根据规程要求:100 kVA以上变压器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 Ω,100 kVA以下变压器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 Ω;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Ω。长山供电所165台配变中只有3台圩镇配变容量大于100 kVA,专题小组用了15天的时间,在长山供电所的配合下完成了全部配变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显示,不是主因素。(5) 高、低压地网共用,现场勘察、分析:与高、低压地网共用因素有关而遭雷击的次数为17台次/年,占雷击总数76.2%,雷击率为9.7%,占比大。现有接地保护为OP方式(高、低压地网共用),如图1所示。高、低压地网共用会产生以下问题:1) 正、逆变过电压:雷电波经过接地网入侵低压绕组,通过耦合在高压绕组上产生200~350 kV的过电压,而高压避雷器不能保护位于它前面的绕组,从而造成高压绕组损坏。2) 冲击电阻过大:由接地体侵入低压绕组的雷电压波头时间一般小于1 μs,产生的冲击电阻过大。3) 避雷器与配电变压器的伏秒特性不同步:由于冲击电阻的作用,加在低压绕组的冲击电压波陡度非常大、幅值较高,导致两者无法很好配合。4) 避雷器不易动作:雷电波是由接地体经零线反向入侵至低压线路,加在避雷器上的电压是由避雷器与低压线路波阻抗分压获得,因此不易动作。
图1 OP方式
5对策实施
采用NP保护方式,使高、低压接地网分开,加装阻雷器是消除雷电波产生正、逆变过电压现象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据此我们制定了长山供电所配变地网改造方案,绘出了高、低压地网改造接线图(图2) 及施工图。
图2 高、低压地网改造接线图(NP方式)
6选材及施工
(1) 改造高压侧接地网,加装低压侧接地网。1) 首先检测原接地网电阻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更换;增加低压接地网。2) 探测原接地网布置,找出电场衰减最快的位置,确定地网的走向,利用土壤对雷电波进行衰减。3) 选用14 m2圆钢做接地体,L50×5×2 500角钢作为地桩敷设安装。(2) 在低压侧接地网加装阻雷器,阻碍高压侧雷电流侵入低压绕组。1) 低压侧阻雷器的选定:通过可靠性及经济性等对比分析论证,zlq-3型阻雷器较适宜,我们决定选用该型号阻雷器。2) 安装阻雷器:按施工图进行安装。(3) 效果检查。引入NP保护方式后,有效减小了配变雷击损坏率,减少了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专题小组对同年5~10月份长山供电所的变压器台区设施受破坏情况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活动后配变雷击明细
7效益分析
(1) 减少经济损失:活动前,共有21台次配电变压器被雷击,经济损失达37.8万元;活动后,由于高、低压侧地网分离,只有5台次,共损失9万元,减少经济损失28.8万元。(2) 减少供电电能损失:活动前,变压器雷击烧毁停止供电;活动后,以每个变压器平均50 kVA,24 h修复,电费均价0.7元计,功率因数为0.85,则可多增加电费收入50×0.85×24×(21-5)×0.7=11 424元≈1.1万元。专题活动当年减少经济损失值=28.8+1.1=29.9万元。(3) 社会效益:1) 减少了配电变压器的雷击损坏率,提高了配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升了供电可靠率,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赢得客户广泛好评。2) 体现本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南网人精神,树立了廉江供电局的良好社会形象。
8结语
通过这次专题活动,在小组全体成员的集体努力下,我们成功解决了10 kV配电变压器遭雷击次数多的问题。同时,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实践知识、个人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万幸倍,奚积培.10 kV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J].高电压技术,1984(4):55-58.
[2]关俊峰.新会区10 kV配电线路防雷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张国慧.10 kV配网线路防雷技术措施探讨[J].机电信息,2011(33):144-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