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526例临床分析

2015-12-24 02:18翟素英045300昔阳县中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6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病死率发病率

翟素英045300昔阳县中医院

急性脑血管病526例临床分析

翟素英
045300昔阳县中医院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2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9∶1),>60岁发病率高,寒冷季节发病率高,6∶00~10∶00为急性脑血管病发病高峰,高血压病是首要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高,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多,应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急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策

急性脑血管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2009-2013年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26 例(经CT确诊),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5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男342例,女184例,年龄30~90岁,平均65岁。30~39岁22例(4.19%),40~49岁65例 (12.36%), 50~59岁 122例(23.19%),60~69岁176例(37.10%),≥70岁141例(26.58%)。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种类季节性:脑出血92例(17.49%),蛛网膜下腔出血19 例(3.62%),脑血栓形成313例(59.5%),脑栓塞53例(10.0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9例(9.31%),急性脑血管病于第1、第4季度发病最多,见表1。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昼夜节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6∶00~10∶00发病例数最多,2∶00-6∶00发病例数较多,出血性脑血管病6∶00~10∶00发病例数最多,18∶00-22∶00发病例数较多,见表2。

伴随的相关疾病:高血压423例,糖尿病126例,冠心病83例,风心病27例。

起病过程及临床表现:313例脑血栓病例中,120例突然发病,193例起病稍慢,123例呈进展性;92例脑出血病例中,78例急性起病,14例起病稍慢;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急性起病;53例脑梗死均为急性起病;4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均为突然发病。住院时体温39~40.1℃51例,>40.2℃20例,头痛178例,恶心132例,呕吐咖啡色液体54例,烦躁不安66例,昏迷83例,瞳孔两侧不等大32例,针尖状瞳孔16例;血压(收缩压)>180~119mmHg 231例,≥220mmHg87例。

辅助检查:CT扫描显示发病部位:基底节区442例(84.07%),脑干26例(5.03%),脑叶42例(7.97%),小脑16例(2.94%);脑梗死中,大面积脑梗死34例(9.29%),腔隙性脑梗死89(24.32%)例,多灶性脑梗死243例(66.39%)。白细胞计数>10.0×109218例(41.44%);血糖>6.1mmol/L 237例(45.06%),纤维蛋白原增高202例(38.40%);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99例(18.82),心肌缺血 204例(38.78%);血脂异常249例(47.34%)。

表1 526例急性脑血管病不同季节发病例数(例)

表2 526例急性脑血管病昼夜发病时间(例)

治疗分析:在脑出血的治疗中,当血压≥200/110mmHg时,应采取降压措施,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当血压<180/105mmHg时,暂不使用降压药,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低灌注,收缩压<90mmHg时,应及时给予升血压治疗,维持足够的脑灌注。降颅内压主用甘露醇、速尿,甘露醇多用半量,避免肾损害,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早期应用奥美拉唑40mg/d,防止消化道出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注意预防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防止病情加重及导致死亡。脑血栓超早期治疗:症状开始出现至就诊时间<6 h者,若无禁忌证,经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IU加入生理盐水100mL,持续静脉滴注30min。急性期要注重血压、脑水肿、血糖、血黏度等变化,对高龄、严重瘫痪和心房颤动的患者应鼓励患者尽早活动,下肢抬高,避免下肢静脉输液,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首选抗血小板药物,迅速终止发作,预防复发,寻找病因治疗。

治疗结果:痊愈190例(36.12%),好转262例(49.81%),无效21例(3.99%),死亡53例(10.08%)。其中出血性卒中41例,缺血性卒中12例,多死于脑疝、心衰、感染。

讨论

发病年龄及性别:本组资料中男性高于女性(1.9∶1),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比例高于女性有关。<39岁1.9%,年龄最小30岁,本组发病年龄以>60岁老年患者最多,达63.68%,年龄越大,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越高。因此临床上,将中老年人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季节: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从该组病例来看,第1季度、第4季度发病率较高,第2、3季度较低,这与部分学者认为的气温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气象要素的观点基本一致[1],而与本地区第1、4季度气温低相符。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在寒冷季节发病较多的原因,可能与气温、气压有关,可能是寒冷刺激使体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使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小动脉痉挛收缩、血压波动、血压急剧升高,在原来已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易诱发急性脑血管病。正确掌握急性脑血管病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在高发病季节,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寒冷刺激,并结合其他预防措施,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途径。

昼夜规律:脑梗死发病有明显昼夜规律已被许多研究证实[2],本资料显示,6∶00~10∶0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峰,6∶00~10∶00、18∶00~22∶00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2个高峰。众多临床研究证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血压在每天的24 h中是有规律波动的,早晨醒后血压急剧上升,血压的晨峰在于6∶00~10∶00[3]。夜间血压的生理学下降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夜间至清晨多发的生理基础,老年人夜间血压下降更为剧烈,这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于其他时间段的主要原因,夜间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黏度增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有一定影响。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2个高峰,可能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对高血压患者主张在清晨醒后服用长效降压药,既可降低血压晨峰,又可平稳降低24 h血压,可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病首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加速心、脑血管病发生。有资料证明,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80%以上的患者血压增高,本组资料显示,高血压423例(80.41%)。其原因与脑血管事件的应激、膀胱充盈、恶心、疼痛及病灶的部位及脑血管病的类型等有关。高血压的主要转归是脑卒中,脑卒中的发生和预后与高血压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血压越高,脑卒中发生率越高,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比正常血压者高7倍。脑卒中后,收缩压>180mmHg时,血压每升高10mmHg,神经功能恶化风险增高40%,预后不良风险增高23%[4],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24 h平均血压每增加10mmHg,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42%,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减少38%。临床研究表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的降压治疗,使总的心脑血管发病率下降70%。降压治疗在高危患者能获得更大益处。因此良好的血压控制对减少脑卒中发生极为重要。

糖尿病: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组资料中糖尿病126例,血糖高237例。国内资料报告,糖尿病使脑卒中的患病危险增加2.6倍,糖尿病所致脑血管病具有发病年龄小、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高血糖可加重脑血管疾病患者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且血糖升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相关[5]。脑卒中患者,平均血糖>8mmol/L时预后差。因此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可减少脑卒中的危险及改善预后。

心脏病:心脏病是公认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等,均可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有研究表明,心房纤颤是栓塞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本组脑栓塞53例,大多数有心房纤颤。有资料显示,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尤其是房颤,对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血脂: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6]。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组血脂异常达47.34%。降低胆固醇水平主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进展,包括心脑血管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事件的全面减少,对缺血性卒中或TIA的一级预防人群,应常规检测血脂水平,如果LDL-C>3.9mmol/L应进行生活方式改变并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3.9mmol/L,单伴有颅内和(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患者,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减少缺血性卒中或TIA的风险[7]。

进展性脑梗死:本组资料中进展性脑卒中123例(39.30%),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①梗死面积扩大,侧支循环不良;②脑水肿;③其他:高温、高血糖、感染、电解质紊乱。患者病情1~3 d才达高峰,呈阶梯式加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把时间窗延长到9 h给予即刻溶栓治疗,可使病情好转或缓解,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并且无致命性出血不良反应出现。本资料观察到,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若无肝素应用禁忌证,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周,并对病因积极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死亡分析:本组526例,死亡53例(10.07%),其中出血性卒中76.47%,缺血性卒中23.53%,说明出血性脑血管病死亡比例大于缺血性脑血管疾患,本组缺血性卒中死亡以脑栓塞占多数,主要与心衰加重有关。本组出血性脑血管病死亡原因:①年龄:可能由于高龄、高血压病史长、脑血管病变严重,当发生脑出血后出血量大,再加上年老多器官功能衰退,当发生脑出血后难以恢复。②昏迷的程度与时间:深昏迷者病死率高,可能由于昏迷时间长,脑水肿或血肿压迫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使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害。③体温:体温越高,病死率越高,可能与病变累及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有关。④血压:血压越高,病死率越高。⑤呕吐咖啡色液体:这可能与下丘脑或脑干受累致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有关。⑥预后差:脑出血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与出血的部位和量、病变范围大小、机体代偿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有关。故早期降颅压、预防应激性溃疡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有10例病情稳定后及时到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避免了再出血,病死率低,故积极预防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为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的关键。治疗还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有假性球面痹、不能吞咽者,发病3 d后给予鼻饲。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不断增多,使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增高,因此,教育人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控制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从而预防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1]叶殿秀,杨先为,吴贵贤.京沪两地脑卒中发病率及其预测模型[J].气象科技,2003,31 (6):381-384.

[2] 闫乐京.脑梗死发病率的昼夜变化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95,28(5):263.

[3] 龚兰生,刘力生.血压昼夜变异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10(5):323.

[4] 曹云鹏.急性缺血性卒中血压处理策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7):519-521.

[5]刘志民.脑卒中的降糖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7):517-519.

[6]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组.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建议[J].中国卒中杂志,2007,2(4):340-343.

[7]王春雪,王拥军.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新老了与实践[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12-14.

Clinicalanalysison 526 cases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ZhaiSuying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HospitalofXiyang County,0453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Methods:526 patients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malewas higher than in female(1.9:1);patients over 60 years old werewith highest incidence;the incidencewas highest in cold season;the incidence peak for acut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t 6:00~10:00;the primary risk factorof this diseasewas hypertension.Conclusion: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as highmortalit,and variety of risk factors,s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the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Risk factor;Countermeasures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6.14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病死率发病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