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国,苏有健,雷攀登,罗毅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黄山 245000)
茶尘属植物性有机粉尘,产生于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1]。茶叶精制加工是茶叶加工工艺中重要的组成,加工环节产生较高浓度的粉尘[2]。经研究表明,茶尘和成品茶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等生化成分。茶尘的生化指标是茶尘综合利用的先决条件,有报道指出茶尘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用于提取天然色素和抗氧化剂的原料,从茶灰中可提取茶黄素、茶红素等色素[3-5]。现阶段对片茶、末茶及茶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叶功能成分提取制备、新型食品开发等方面[6-8],但对精制车间茶尘化学特性的研究和利用,尤其是针对各作业面粉尘特性差异的比较研究尚少见报道,一般仅对粉尘的其它特性或化学特性做简单的研究[9-10]。本研究采用茶叶生化成分国标检测法对5道工艺粉尘和1个空白样粉尘 (取自车间内场地)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为精制车间茶尘原料的选择及茶尘功能成分的提取提供依据和参考。
供试材料为祁门县金东茶厂的精制车间内、祁门县境内的 “祁门储叶种”1芽2~3叶加工的、散落于精制加工作业面抖筛、分筛、撩筛、紧门和风选等工艺设备及空白(车间内场地)上的红毛茶茶尘,样品来源、设备性能参数与车间布置情况见表1,取样时间为2014年8月9日。
主要仪器:GZX-9030MBE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24 mm真空干燥器 (淄博市现代器材有限公司),80目标准分样筛 (浙江上虞市金鼎标准筛具厂),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仪器有限公司),BS124S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仪器公司)。
1.2.1 样品处理方法
用6个自封袋收集抖筛、分筛、撩筛、紧门和风选各工序所用的设备旁及精制车间内场地的茶尘样各100 g,105℃温度条件下干燥8 h,取出后放置在干燥器内自然冷却,过80目筛,筛下物装入自封袋密封保存。
1.2.2 生化成分分析
水分含量测定参照 (103±4)℃衡重法(GB/T 8304-2013),水浸出物测定采用全量法(GB/T 8305-2013),咖啡碱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8312-2013),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采用茚三酮显色法(GB/T 8314-2013),茶多酚测定采用GB/T 8313-2008方法,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11],茶黄素和茶红素测定采用系统分析法[11],测定重复2次。
1.2.3 数据分析
应用变异系数法分析试验数据,数据运算采用Excel 2003软件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统计与处理,通过ANOVA方式,采用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s对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性在P<0.05水平上进行分析。
茶尘是茶叶烘干后在精加工过程中逸出的茶毛灰,茶叶中可溶于水的部分总称为水浸出物,水浸出物含量多少关系茶汤浓度的高低[12]。由表2、图1 数据表明,水浸出物在整个精制作业过程中,呈现波浪型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样品2,为30.11%,最小值出现在样品5,为21.49%,均值为26.45%,变异系数中等,为12%,样品3 和4 的测定值相近,这主要与工艺中所采用的撩筛和紧门设备有相似的振动频率有关;同样样品5 在风选机旁收集,由于风选机的风力作用,茶尘中有较多粉尘等杂质夹杂其中,使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降低;样品6 取自车间内场地,可能由于工作人员进出车间加上空气流动,茶尘收集点距离各设备的远近大致相当,因此样品6 的水浸出物含量接近均值。
茶多酚决定着茶汤强度,是表现茶汤爽口与刺激性的主要成分,也是茶叶功能成分提取制备重要物质来源[13-14]。表2 和图1 的检测结果表明,样品3、4 的茶多酚含量区别不大,均低于均值,样品2>样品1>样品6>样品5,样品5 含量最少,远低于均值,6个样品含量呈波浪形分布,变异系数较大,为17%,差异较显著,且极大值出现在头两道工序,分析原因可能与茶叶的原料质量和加工工艺有关,高档红茶所选用的原料一般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头与叶内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15],原料在精制加工的前两道工序的机械力作用下,较多地扩散在前两道工序周围。因此,茶尘中茶多酚含量较高。
第一道工序抖筛工序中产生的茶尘茶多酚含量要小于第二道工序,这可能与抖筛机和圆筛机的工作原理有关。抖筛作业主要对茶叶粗细进行分级,抖筛机作上下与反复结合的运动,抖筛机上茶叶运动频率高,但运动幅度少。分筛工序使用的是圆筛机,圆筛机是利用水平周围运动方式,筛分茶叶长短、大小,茶坯在做圆周折线跳跃运动(实际上是做折线状螺旋运动)。因此,此两道工序中茶尘可能出现不同的组成,有待于进一步实验分析。
图1 各样品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比较Fig.1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each sample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components
氨基酸是构成茶汤鲜爽滋味的主要成分,氨基酸含量越高,茶叶品质越好[16]。由表2 数据可知,6个样品的氨基酸含量比较接近,最大值出现在样品 4,均值为 3.28%,样品1<样品 5<样品 3<平均值,与均值差异不大,这一结果可能与茶叶在初制过程中,氨基酸含量下降比较明显有关[16],等到毛茶精制时,氨基酸含量变化空间有限。
咖啡碱是茶叶重要滋味成分之一,味苦,有提神利尿功效[17]。由表2 与图1可见,咖啡碱整体含量较高,接近成品茶的含量 (4.71%),均值在2.98%,变异系数为17%。样品2 咖啡碱含量最高,为 3.76%,样品1 含量仅次于样品2,达3.22%,样品6 含量最少,为2.38%,样品1~5 咖啡碱含量变化趋势与多酚的含量变化相似。另外,样品6 含量最低,可能与其距离工艺设备较远、茶尘粒径较小、以及来自室外大气中的粉尘夹杂其中等因素有关。
茶多糖是多糖的一种,属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效,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卫生和农业领域[18-19]。如表2所示,6个样品之间的可溶糖含量差异显著,最大值是最小值的近2倍,出现在精制工艺的头尾工序,含量分别为2.60%、1.31%,含量随着精制工艺的行进过程其下降趋势明显,这可能与茶多糖对热稳定性差,毛茶在每道工序的碰撞、挤压等机械力的作用下,糖类物质发生降解有关。
茶红素与茶黄素是一类大分子量的酚性物质,它是构成红茶汤色的主体成分,其含量及变化对茶叶品质、人体保健功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由表2可以看出,茶尘中的色素含量较高,样品2 的茶红素、茶黄素均最高,分别达4.05%、0.31%;样品1 和样品3、样品4 的茶红素含量相当,且它们的茶黄素含量亦相似,且高于均值;样品5 的茶红素含量最低,为0.13%;样品6 的茶红素含量仅高于样品5,为0.59%,且样品5、6 均低于均值。茶黄素含量最低的是样品6,为0.11%,其次是样品5,为0.19%,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前4 道工艺产生的茶尘色素含量较高,最后1 道工艺与车间场地样的色素含量相似,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头4 道工艺采用的设备都是筛分机,机械原理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筛网面积、孔径大小、筛床回转速度以及曲轴偏心距等,其目的都是较前一道工序更进一步细分毛茶的长短、粗细,而第5 道工艺是风选,在设备几乎全封闭的状态下,飘出来的茶尘量相对较少,且附着在茶胚上的粉尘也被吹出,造成茶尘的色素含量偏低。
茶叶中主要生化成分不仅决定着茶叶的色、香、味的形成,同时对人体具有营养、保健及药理功效等。茶尘是一种混合粉尘,其母质是毛茶原料,茶尘的主要生化成分与毛茶的组成成分十分相似。在毛茶精制加工工艺中,茶尘的化学特性变化与设备的机械性能、工艺参数及其空间布置直接相关。从实验结果(变异系数)可知,6 道工艺的茶尘化学特性差异显著,其变化为:茶红素>茶黄素>可溶糖>咖啡碱>茶多酚>含水率>水浸出物>氨基酸,说明工艺变化对茶红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最小;6个样品的生化成分中,每个样品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糖和色素含量总和存在较大差异,分别为:样品2>样品1>样品4>样品3>样品6>样品5,表明分筛工序获得的茶尘品质最好,风选工序获得的茶尘品质较差,原因是来自风选机的风力,加上该设备几乎是全封闭的,导致吹出来的茶尘中粉尘含量多,因此没有利用价值,可当作粉尘来处理;从工艺设备及其参数来看,抖筛和紧门用的都是同一型号的抖筛机,比较它们所对应样品1 和样品4 的各自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除氨基酸含量和茶黄素含量外,其余均表现出样品1 化学成分优于样品4;同样,样品2 与样品1 相比较,除水浸出物含量差别不大,可溶性糖含量样品2 不及样品1外,其它指标均表现样品2 优于样品1,差异显著,说明样品生化成分含量受工序影响外,与设备参数中的振幅成正比。然而,分筛工序的品质最好的原因是经抖筛机后进行二次往复振动,使获取的茶尘颗粒更小、茶多酚浸出较多的缘故,还是撩筛机较抖筛机在作业时逸出的茶尘更多导致,还有待分析。
[1]周群敏,沈贻谔.茶尘职业危害[J].劳动医学,1990,7(3):47-48.
[2]赵先明,汪艳霞,杜晓,等.茶叶精制车间茶尘状况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3):1114-1118.
[3]谢笑天,刘频,郑萍,等.茶灰中天然茶色素的提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0(1):35-38.
[4]吴雪原,彭代胜,施和森.青茶中茶黄素研究初报[J].中国茶叶,1987(6):24-25.
[5]董吉溪,张文敏,周振南.从茶灰中提取茶红色素[J].安徽化工,1991(1):16-17,35.
[6]江和源.茶叶功能成分提取制备专题(一):茶叶功能成分的开发利用与提取制备[J].中国茶叶,2009,31(1):71-78.
[7]张建勇,江和源,崔宏春,等.茶叶功能成分与新型食品开发[J].湖南农业科学,2011(3):104-108.
[8]孙峰.超微绿茶粉的制备及其茶饮料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9]李一鸣.茶尘理化特性的研究[J].茶叶科学,1993,13(1):37-44.
[10]廖勤明,莫怀鸿,汤周斌,等.绿茶连续化加工清洁生产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10(8):165-166.
[11]钟萝.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5-212.
[12]梁名志.普洱茶科技探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170.
[13]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73-218.
[14]王瑞芳,蓝伟光,张世文,等.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1(3):64-69.
[15]王霞,赖穗生.几种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J].科技资讯,2009(24):212.
[16]尹杰,范仕胜,宋勤飞,等.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3(21):5279-5281.
[17]顾谦,陆锦时,叶宝存,等.茶叶化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88-325.
[18]易凤英,刘素纯,李佳莲,等.茶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11-2913.
[19]韩雪,刘安军,赵喜花,等.不同来源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功能比较[J].中国饲料,2008(7):42-44.
[20]李大祥,王华,白蕊,等.茶红素化学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13,33(4):327-335.
[21]沈丽萍.茶黄素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