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创作的人文因素

2015-12-24 18:30孟祥秋
科技传播 2015年20期
关键词:广播人文深度

孟祥秋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长春 130000

广播新闻创作的人文因素

孟祥秋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长春 130000

新闻的受众是人,新闻的内容是人最关心的事实,可以说,新闻作品创作的灵魂就是人文因素。新闻的文学性表达符合人的接受规律,往往能够达到直指人心的效果。多做深度报道的策划,以更有思辨性的观点立台,既体现广播新闻的人文智慧,也是广播的媒体责任所在。

广播新闻;人文;责任

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信息大爆炸来得异常猛烈,广播新闻不可遏止地被裹挟入“跳跃式、碎片化”的快餐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播应该怎样留住更多的听众?广播新闻是否还需要创意策划与精心制作?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海量信息的快速转换中,总有一些新闻作品,能够真正给人们留下印象,并入理入心。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广播作品,“中国之声”播出的大量新闻,都是如此。究其实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融入了充分的人文素养,以极其精到的文字与音响处理技巧,在反映客观实际之余给人们提供思考的空间,时刻不忘媒体责任与思想高度。

1 人文因素是广播新闻的灵魂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简而言之,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一句话概括,也可以说: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

那么新闻又是什么?虽然新闻就本质来讲是传递信息,主要是事件信息,但所有信息都必然有人文含量。范长江曾下过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可见,新闻的受众是人,新闻的内容是人最关心的事实,人是新闻中最重要的元素。因此,可以说,新闻作品创作的灵魂就是人文因素。

以“中国之声”为例,这是中国广播新闻界当之无愧的风向标,凭借“版块+轮盘”的节目架构开创媒体先河,追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传播速度和及时“解读、点评、追问”的新闻思想高度,强力塑造“以责任,赢信任,中国之声,责任至上”的媒体形象,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中国国家新闻广播。 拥有《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新闻晚高峰》、《央广新闻》、《小喇叭》等品牌栏目。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他们仍旧甘心值守电波一端,把中国人的耳朵叫醒。在当今中国广播新闻创作中,这样的思想高度、媒体形象,本身就是人文因素最顶端的体现方式。

自从“新闻轮盘”的概念被引入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速似乎越来越快,新闻作品越来越短,新闻编排也越来越密集。但很多广播新闻的创作只学到了“中国之声”的形式,而没有学到其实质。“中国之声”的主持人语速并不显得很快,但单位时间内的字词量却多于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电台主持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断句、重音等播音领域的专业技巧,但也与新闻单位本身强调的创作理念有关。一些电台的新闻播音一味求快,但主持人的播音功底不足,不免快中出错,节奏凌乱。广播新闻通过声音传播,人文色彩极浓,这本来是一大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倒成了劣势,人们听着这样的新闻,不免猎奇捕艳、过耳不留。而同时,在作品本身的创作上,很多新闻短则短矣,却没有“人气儿”,通篇都是硬邦邦的“主谓宾”句式,几乎没有形容词和副词,采访对象的语言也犹如照本宣科,比剧本还标准;新闻编排过于细碎,转换过于频繁,这样的新闻资讯,缺少人文情怀,便只能沦为机器,让人快速享有,也快速抛弃。

2 广播新闻需遵循创作规律

如今,提起“五个W”加“一个H”,似乎显得有些老套和过时,在广播新闻创作中,文学性与知识性也几乎无人提及。而事实上,广播制作与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广播新闻创作形成了流水化作业的工业模式。老一代的广播记者,将话筒与文字视为同伴,付出大量的心血与时间去采制一篇新闻,责任与使命感在逐字逐句的推敲中融入作品;而新入行的记者,可以把采访对象的语言都视为工具,在最需要真实的“街采”、突发事件、负面消息等类别的新闻中,都可以迅速找到所需要的模式。而客观的说,这二者其实并无可比性,也无谓孰优孰劣,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寻找到了自己最合适的创作方式而已。

但是,无论何时何地,从传播功能上讲,新闻的本身就包含了知识、道德、思想、审美等层次的东西;从受众需求上讲,也不会仅仅停留在满足刺激、休闲、信息等较低的物质层次需求,还要满足知识、思想、审美等较高的精神层次的需求。所谓"小报小刊",不是指版面开本的小,而是指内容含金量的小和服务层次的低;它只传播刺激信息,满足读者的刺激需求,而不提供知识、思想、审美方面的服务。

3 观点与深度体现广播新闻的智慧

当前的媒体环境,的确日益艰难。网络进入了“读题时代”,“标题党”长盛不衰,有深度、有内涵的新闻越来越少;人们也很少有耐性将一张报纸从头到尾卒读,更别说传播形式单一的广播新闻了。事实上,现在的广播新闻,基本上是广播短消息为主,编排快速转换,听者过耳不留,如果有感兴趣的消息,大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再进一步了解。那些在广播新闻中需要记者费时费力采制的类别,已基本与各电台的常态节目无缘。继广播通讯几近绝迹之后,多数电台的深度报道与系列报道也鲜少出现了;近年来的“中国新闻奖”,更是几次出现广播新闻专题一等奖空缺的现象。

那么,广播听众真的不喜欢或者那么厌恶深度类的新闻形式吗?恐怕答案并非如此。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之声的《新闻纵横》,每天播发大量的深度报道,主持人的配合点评也占时不少,往往一个选题要三四分钟时间;每晚的《央广夜新闻》,在选题的深度挖掘、话题访谈、资料选编等方面更是做得到位。中国之声的收听率如何,是否得到了各届认可,这自然不必多言。众所周知,广播是线性传播,信息稍纵即逝,储存性差,新闻的“短平快”的确能在很大限度上避免听众耗费时间等待或失去耐性调换频率,但同时也使很多优质的新闻资讯未得到充分开发而浪费了价值,而后者无疑会导致大量优质听众的流失。目前所形成的广播新闻一味追求短小快捷、忽视深度与言论的现状,一方面是的确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现象,一方面也是由于广播新闻人才的日益匮乏。

这是需要广播新闻人持之以恒,付出更多心血与汗水的事业。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编播人才,多做深度报道的策划,以更有思辨性的观点立台,这才是体现广播新闻的智慧所在。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与动物有所区别,就在于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听众对广播的需求虽然有刺激、休闲娱乐、信息、知识、思想、审美等多个层次,但作为媒体本身,必须以后面三个较高层次为指导。有思辨性的观点才经得起推敲,有深度的节目与报道才能与听众真正共鸣。媒体不能被受众的低层兴趣所牵引。只有当一个媒体上有最新的知识、有新鲜的思想,贯穿着高尚的道德和审美情趣时,这个媒体才算是有文化品位,传媒人才算尽到了人文责任。

[1]赵剑平,沈晓泓,宋亦兵.用新闻肩膀托起文化担当[J].新闻战线,2012(11).

[2]梁衡.新闻与文化[J].三项学习教育通讯,2009(9).

G2

A

1674-6708(2015)149-0010-01

孟祥秋,副高(主任编辑),本科,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媒

猜你喜欢
广播人文深度
人文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