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者视觉的城市公园社会服务功能初探
——以昆明市六个公园为例

2015-12-24 10:20史潇芳田敏季文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使用者问卷

史潇芳,田敏*,季文华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昆明650091)

基于使用者视觉的城市公园社会服务功能初探
——以昆明市六个公园为例

史潇芳,田敏*,季文华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昆明650091)

本文从公园使用者角度出发,调查研究城市公园社会服务功能与使用者期望的内在关联,旨在为公园社会服务功能设计提供量化依据。在昆明市选取6个公园进行现场踏查,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使用人群对其感受与偏好,比较实际情况与使用人群意愿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属性背景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认知差异明显;公园社会服务状态影响使用者对其的认知程度;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性。

公园;社会服务功能;使用人群;认知差异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使用者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园林[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用者对休闲需求日益突出。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主要的休闲游憩场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2-3]。公园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景观功能、场所功能、文化功能等方面。目前,城市公园社会服务功能已成为评价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4-5]。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上优化城市公园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6]。国外学者对城市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研究由来已久,多从生态效应、景观格局等角度进行研究[7-8]。国内学者从较为传统的空间分析角度对公园社会服务供给因素进行研究,其关注对象是社会服务资源的区位与空间分布情况[9]。城市公园是其重点研究的社会服务供给类型之一[10]。在众多中,公园社会服务使用状况研究一致是持续关注的课题[11-13]。

纵观相关研究,学者们认识到城市公园在城市中发挥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极其重要的[14-15],如有学者试图采用缓冲分析和费用加权距离相结合的方法将城市公园的生态、场所和文化功能集成起来[16],但由于对使用者认知作用的忽视,导致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成果与设计实践的转化上还存有一定的鸿沟。使用者认知属于行为心理学范畴,而行为心理学成为当前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园林服务功能分析设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7]。鉴于此,本研究以城市公园这一城市中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选取昆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结合行为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理论[18],从使用者对城市公园使用的角度,采用一种新思路对公园社会功能进行实证研究。

1 研究区概况

昆明市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中部,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云南省园林城市。样本公园为每个区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其中金殿公园的面积最大,为1 883.80 hm2。翠湖公园面积最小,为22.10 hm2。具体情况见图1,表1。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结合查阅文献和听取专家意见,设计“昆明市公园社会服务功能调查问卷”,包括使用者背景信息,使用者对公园的使用情况,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的认知,使用者对调查公园的现状评价,使用者对公园今后建设的意见与期望。在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问卷的选项和用词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在2013年9~12月、2014年2~11月正式问卷调查。在选取的公园内进行问卷的随机发放,在问卷份数上计划每个样点发放问卷80份,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0份。问卷有效率92%(见表2)。

表2 问卷发放情况

本研究采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评价法,可解释为“使用状况评价”,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性能进行系统评价[19]。即通过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城市公园的社会服务功能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再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20-23],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交叉分析,探讨不同属性背景的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的看法和使用差异情况。

经问卷分析统计,性别方面,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方面,受访者以青年、中老年人居多。文化程度上,受访者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大部分受访者为学生、自由职业者和离退休人员。月收入为1 000~3 000元人数最多,其次是3 000~6 000元(表3)。数据显示,问卷涉及的调查人员面广,符合实际情况[20],具有一定合理性。

表3 使用者个体属性

3 结果分析

3.1 使用者公园社会服务功能认知差异分析

对问卷中7种社会服务功能首先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出使用者性别影响“提供避难所”、“放松心情”两项功能的认知,使用者年龄影响“传承历史文化”、“增进人们间交流”两项功能的认知,使用者文化程度影响“服务设施服务功效”、“提供艺术表演空间”、“放松心情”三项功能的认知,使用者职业影响“提供艺术表演空间”、“提供避难场所”两项功能的认知,使用者收入影响“传承历史文化”、“增进人们间交流”两项功能的认知(见表4)。

问卷中对以上7中社会服务功能,设计了受访者对此认知情况部分,选项以“一般”、“满意”、“很满意”三种给出。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对使用者认知度进行探讨,而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满意程度间接反映了对此方面的认知程度。故此,研究中统计“很满意”选项数值,以分析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认知度(见表5)。

表4 使用者公园社会服务功能认知差异分析

表5 不同个体属性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满意度分析

(1)性别与提供避难场所功能极显著相关(P值为0.009)。且男性对公园提供避难所功能认知高于女性。

(2)年龄与传承历史文化功能呈极显著相关(P值为0.003)。公园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的功能,随使用者年龄增长,对公园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认知程度越高。

(3)不同文化程度使用者对健身、环境等服务设施配置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P值为0.032)。其中初中及以上学历的使用者对这方面有较好的认知度。

(4)职业对公园提供艺术表演空间认知显著较高(P值为0.028)。自由职业、学生、离退休的使用者相对其他职业而言,对公园发挥艺术表演场地的角色有较好的认知。

(5)不同收入水平的使用者对于公园传承历史文化的功能认知存在显著差异(P值为0.000)。中等收入及无收入(主要是学生)的使用者在公园发挥传承历史文化方面认知程度较高。

3.2 影响使用者公园社会服务功能认知因素

研究从问卷设计的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服务现状的认知情况、满意程度两部分出发,分析影响使用者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的认知因素。

研究中统计多选题选项数值,结果显示,使用者认为公园最大的优点是其优美的风景。而最大的缺点则是公园目前没有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其次是公园内文化元素缺乏(见表6)。

表6 使用者公园社会服务功能总体认知情况统计表

再根据问卷中设计的“您对公园提供的社会服务功能的态度是否满意?”的三个选项“一般”、“满意”、“很满意”,据此统计“很满意”选项数值多少,结合计量地理学的聚类法把社会服务功能分为三个等级(见表7)。划分结果中,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级别最高的是“提升景观美感”,而“传承历史文化”和“服务设施服务功效”级别较低。

表7 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等级划分

最后,统计“很满意”选项人数与各公园总访问人数比值,从横纵两方面对比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状况(见表8)。横向对比:各公园在“放松心情”与“提升景观美感”方面认知度高,而“传承历史文化”和“服务设施服务功效”被认知的程度相对较低,这与表7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等级划分一致。纵向对比:使用者认为金殿公园的社会服务功能相对完善,且与实地踏查情况符合,其余公园不作类似分析。

3.3 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需求状况

表8 各公园社会服务功能

综上,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的优劣现状,是影响使用者对其认知的主要因素。通过POE半结构访谈了解了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的需求状况,其中使用者对今后需求最多的是设施类的增设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厕所、座椅、凉亭),占20.4%。其次是使用者期望更多免费开放的公园来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要,达13.0%(见表9)。

表9 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需求状况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行为心理学调查结果显示:

(1)受公园社会服务自身条件及距离衰退现象限制,不同属性背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的使用者,对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的认知差异明显。

(2)公园自身社会服务优劣状态会影响使用者对其认知程度的高低。

(3)使用者提出的12点需求中主要包括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厕所)、增加娱乐健身设施、改善水质等几方面。可见,当前城市规划者与政府管理者首要任务是寻求合理的途径与方法,满足城市公园多样性的功能需要,促进城市快速与持续发展。

笔者从使用者认知出发,通过POE评价,结合行为心理学研究,将Pearson相关分析和交叉分析运用到城市公园社会服务功能中,系统全面分析出经检验有一定关联程度的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状况,为昆明市未来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提供参考。但本研究仍有不足,由于受位置、交通、客流量、使用者GDP等多方面影响,难以定量分析出公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仅就公园社会服务功能,主要研究其具有的景观价值、场所价值、文化价值。城市公园社会服务功能经济效益如何量化,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估,仍是一个难题。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436-437

[2]Li F,Sun RH.Recreational attraction of urban park wetlands in Beijing[J].Ying Yong Sheng Tai Xue Bao,2012,23(8): 54-69.

[3]Changfu,Liu,Xiaoma,Li.Carbon.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by urban forests in Shenyang,China[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12,11(2):121-128.

[4]Tore Bjerke,Torbjorn Ostdahl.Vegetation density of urban parks and perceived appropriateness foe recreation[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06,5(1):35-44.

[5]Sanesi C,Chiarello F.Residents and urban green spaces:the case of Bari[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06,4 (3-4):125-134.

[6]孟刚,李岚,李瑞冬.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出版社,2003:4-13.

[7][英]C.米歇尔.尔,斯蒂芬.J.佩奇.旅游休闲地理学——环境·地点·空间[M].周昌军,何佳梅.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24(8):111-130.

[8]Lu Hua,Holt James.Modeling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parks: a national stud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2011,10(31):10-33.

[9]苏丹,肖洪根.英文休闲学研究主题与领域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4):19-22.

[10]余柏蒗,胡志明,吴建平,等.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对居住区的社会服务功能定量分析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7).

[11]姚先铭,康文星.广州市城市森林社会服务功能价值及其评估[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3):24-31.

[12]付晓,王秀茹.北京城市绿地空间时空变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响应[D].博士,北京林业大学,2013.

[13]李葱葱.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研究[J].城市建筑,2013,27(3):31-44.

[14]尹海伟,孔繁花,宗跃光.城市绿地服务半径与公平性评价[R].南京: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2008.

[15]石忆邵,张蕊.大型公园绿地对住宅价格的时空影响效应[J].地理研究,2010,29(3):510-520.

[16]同丽嘎,宁小莉.基于RS与GIS的包头市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服务半径研究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 (3):19-23.

[17]潘远志,赵小兰.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营建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2.

[18]李理.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19]韩静,胡绍学.温故而知新——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简介[J].建筑学报,2006,8(1):80-83.

[20]宋秀华.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研究-以泰安市为例[D].博士,山东农业大学,2011.

[21]卢培歌.苏州河城市河岸带结构与社会服务功能研究[D].硕士,华东师范大学,2012.

[22]胡忠秀,周忠学.西安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测算及其空间格局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3,36(3):47-59.

[23]阳文锐,李峰.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功效评价方法—以常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3,33(14):17-26.

(责任编辑:杨婷婷)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Urban Parks Based on Users’Vision——A Case Study of 6 Parks in Kunming City

SHI Xiaofang,TIAN Min*,JI Wenhua
(College of Resource,Environment and Earth Science,Yunnan Institute of Geography,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The paper surveyed and studied the inn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urban parks and users’expectations from users’perspective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quantitative basis for designing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parks.6 parks were selected in Kunming City for on-spot field survey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made at the same time on users’feelings and preferenc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ual situations and users’wish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gni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us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regarding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parks,and the social service actualities of parks affected users’cognition degrees.Users’needs for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parks tended to be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Park;Social service functions;Users;Cognitive differences

TU985

A

2095-0152(2015)01-0028-05

2014-12-25

2014-01-23

云南大学基金项目(编号:2013CG011)。

史潇芳(1990-),女,硕士,主要从事灾害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田敏(1963-),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灾害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tianmin@ynu.edu.cn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使用者问卷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