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404100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牌楼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莉
404100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牌楼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目的:对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存在的慢性病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改正,观察改正后效果。结果:在采取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培训等措施后,社区居民不合理膳食、少运动等危险因素比采取措施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当前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果。
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2014年社区中的慢性病患者864例,男502例,女362例,年龄60~85岁,平均(78.3±4.5)岁。其中高血压581例,糖尿病123例,脑卒中和冠心病患者分别51例,高血脂和慢性气管炎患者分别29例。所有患者病情均由医院确诊。
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存在的慢性病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改正,观察改正后效果。
观察指标:统计并比较管理措施采取前后患者的饮食不卫生、少运动、抽烟、酗酒以及心理问题的发生情况[1]。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经过合理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措施干预后,本组研究患者的饮食不卫生、少运动、抽烟、酗酒以及心理问题等危险因素比管理措施干预前有了显著改善(P<0.05),见表1。
表1 社区慢性病管理措施干预前后患者危险因素比较[例(%)]
慢性病管理中的问题:①社区医护配置不合理:在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护人员数量依然是按照最低标准配置的,但随着慢性病人群的增加,现有的医护人员已经无法满足社区实际情况需要,增加了社区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长时间、重任务的工作状态下,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果和效率,使其不能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健康管理指导不到位,导致慢性病管理工作出现问题。②社区医护管理水平较低:在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聘请的医护人员只具备基本的执业资格证,既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其技术水平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有着严重的不符,从而降低了慢性病管理的水平。同时,还有许多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对慢性病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只等居民上门后才给予服务或指导,导致许多行动不便或健康意识不强的社区慢性病居民无法得到应有的健康指导,使患者病情不断加重。③社会居民健康意识不足:在很多慢性病患者中,健康意识缺乏现象较为普遍,其主要体现:首先,许多患者并没有认识到慢性病危害的严重性,也缺乏对慢性病知识的相关了解,对于自身出现的慢性病预兆并没有足够的了解,以为只是偶尔的现象,无须进行治疗,延误了最佳预防时间。其次,缺乏身体健康意识,许多社区老年人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中,这就使其在生活中极不注意身体的保健,各种危险因素不断发生,增加了其慢性病发生的概率。第三,慢性病患者受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等影响,对于服药、治疗等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给慢性病的治疗造
成了阻碍。④健康档案管理不规范: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慢性病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档案内容的不全面,一些档案存在着项目填写不齐全等问题,比如详细住址、联系方式等,这就使与患者的联系出现问题。其次,档案内容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在一些社区的健康档案中,有一些都是医护人员为完成任务随意填写的,或者没有对居民进行详细诊断,只按照其述说进行填写,自然就容易出现许多假档案。第三,在档案管理上,没有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一些档案存在错放、多次登记等问题。
慢性病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对社区医生和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建立完善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等。①社区医护人员的合理配置: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根据社区实际人数对医护人员数量进行重新配置,保证其能够满足基本的慢性病管理要求;同时,在医护人员上岗前应对其进行严格考核,避免业务水平差的人员进入到社区医护系统中,给慢性病管理工作造成负面效果。另外,还应该通过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②加强社区医护人员的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现有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各项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及时把握住重点,有效提高其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还需要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职业素质培训,提高其服务的主动性,使其自发地对居民进行日常访问,了解居民健康中存在的问题,及早发现相关问题并进行指导和改正,有效降低居民慢性病发生的危险。③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定期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各种慢性病知识讲座,使居民充分认识到慢性病的危害性,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慢性病预防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规避危险因素。同时,根据不同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和自身健康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慢性病培训,使其了解自身容易发生的慢性病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改正和应对,降低慢性病给其生活带来的不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④建立完善的慢性病管理体系:慢性病管理不仅仅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事情,与居民家庭、区县医院等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必须对慢性病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首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建立严格的责任机制,将慢性病管理的责任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和个人,提高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其次,社区服务机构要加强与社区居民家庭和县市医院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其相应的指导意见,在出现严重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区县级医院的支持。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针对性改进,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降低慢性病的危险性有着重要意义。
[1]朱虹.社区慢性病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31-32.
The p rob lem s and counterm easures of the comm unity m anagem ent of chronic diseases
Zhang Li
Pailou StreetHealth ServicesCenter,the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HospitalofWanzhou Districtin Chongqing city 404100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the communitymanagementof chronic diseases,and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We analyzed the problemsof chronic diseasemanagement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correct them,and observed the effect after correction.Results:After taking health education,medical training and othermeasures,irrational dietary of community residents,less exercise and other risk factors than before taking the measu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Conclusion: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Taking reasonable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ofchronic diseasemanagement.
Communitymanagementof chronic diseases;The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3.98